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来自维基词典,自由的词典

Remove ads
U+6B62, 止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6B62

[U+6B61]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U+6B63]

汉字

字源

脚掌的象形。是“”的初文,但本义指整个脚掌。“止”和像右手的形“又”一样是三指,汉字中常以三代指多。在古文字早期,通常一字正反左右无别,因此像左脚形或像右脚形皆是“止”。今文字“止”继承自左脚象形,而右脚象形隶定为“𣥂”,也固定在了一些字如“”中。“止”还有倒写左脚的异体“”、向左左脚异体“𫝀”、向右左脚异体“”。这些在中古字书中被训读了很多其他的字,但近代以来的越来越多的出土上古文献证明皆是“止”的异体。

“止”商代金文是填实的足形,象形程度很高。同时期的甲骨文就广泛采用其轮廓,变得不那么象形了。商代后期“止”形稍讹,代表脚趾根部的一撇收短,“止”不再封口;“止”外侧的一笔不断延长。西周和后世“止”形基本继承本形。战国秦简始见“止”外侧变成竖弯横又最终断开的“止”,此形最终成为主流,是隶楷所本。

“止”在商代用作本义,指整个脚掌,又用作人名方国名,也通“”。[1]周代金文用作人名。[1]战国竹简“止”假借停止和足够义,沿用至今。“止”被久假不还,后世累增“足”造“趾”字。“止”(趾)的字义也缩小了,“止”(趾)由指整个脚掌而缩小为脚趾,整个脚掌由“”字代替,现代汉语又被“”字代替。“足”本指整个大腿到脚板,也含义缩小被“”代替后又被“”字代替。

更多信息 古代字体(止), 商 ...
Remove ads

笔顺

更多信息 笔顺 ...

参考

汉语

中文维基百科有一篇文章关于:
维基百科

读音



更多信息 韵图, 字 ...
更多信息 字, 读音 # ...
更多信息 郑张系统 (2003), 字 ...
Remove ads

释义

  1. 。后作“”。
  2. (鸟类等)栖息
  3. 居住
  4. 停止。例:适可而止
  5. 制止阻止。使…停。例:止血

翻译

组词

见:附录:汉语词汇索引/止

日语

二年级汉字

读音

朝鲜语

读音

更多信息 训读, 音读 ...

越南语

读音


异体字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