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孜别克族,又译乌兹别克族乌兹别克语اوزبیکلار / Oʻzbeklar),是现代中亚民族,乌兹别克斯坦的主体民族,亦分布在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国境内,也有少数分布于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蒙古西欧北美。其中分布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口为12742人(2020年)。在现代汉语中,对分布于中国境内的一般记作乌孜别克族,对分布于中国境外的一般记作乌兹别克族。

Quick Facts 乌兹别克族Oʻzbeklar, 总人口 ...
乌兹别克族
Oʻzbeklar
Thumb
两个乌兹别克男孩
总人口
3000多万
分布地区
 乌兹别克斯坦23,929,309[1]
 阿富汗2,799,726[2]
 塔吉克斯坦1,210,236[3]
 吉尔吉斯斯坦980,000[4]
 哈萨克斯坦490,000[5]
 土库曼斯坦260,000[6]
 俄罗斯499,862[7]
 沙特阿拉伯300,000[7]
 巴基斯坦70,133[8]
 乌克兰22,400[9]
 澳大利亚80,000
 土耳其45,000[10]
 美国15,960
 中国12742
 蒙古国560[11]
语言
乌兹别克语
(北方和南方方言)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大多数为逊尼派
相关族群
维吾尔族、其他突厥民族
Close

乌兹别克族的使用语言为乌兹别克语,属于突厥语系葛逻禄语支,和维吾尔语十分接近。中国境内的乌兹别克族人亦多通用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乌兹别克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名字

“乌孜别克”这个名字的来源尚有争议。一种说法是来源于乌兹别克汗(穆罕默德·月即别,Mohammed Öz-Beg Khan)[12],另一种说法是这个名称的意思是“独立”或者“领袖自己”,源自Oʻz(自己)加上Bek/Bey/Beg(巴依,伯克,突厥语中“首领”或“酋长”之意)。但是有另外一种理论认为Uz的发音源自乌古斯加上Bey 或者 Bek组成uguz-bey,意思是“乌古斯的统治者[13]”。

族源

在5世纪之前,今日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是粟特人的居住地,为河中地区的一部分。粟特人使用印度-伊朗语族语言,但并未有统一国家,此时期臣服于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5世纪至6世纪又属嚈哒统治,6世纪至8世纪先后属突厥西突厥。7世纪中叶,中国唐朝征服西突厥。一些突厥人和汉人在这一时期移居河中。9世纪至10世纪,波斯萨曼王朝统治河中。11世纪起,突厥人建立的黑汗王朝征服河中,原本强势的粟特语等印度-伊朗语言转向衰落,河中人大量改用突厥语,是河中地区“突厥化”的重要时期[14][15]

12世纪,西辽征服河中部分地区,以中原政治文化统治该地;13世纪,黑汗王朝亡于花剌子模王朝,该王朝的建立者同样是突厥化部族。河中地区的本地人口是粟特人吐火罗人塞种后裔,这些部族使用印度-伊朗语言,可称之雅利安人[16],而身为征服者的突厥人来自蒙古高原,一般认为前者最终被后者至少在语言上同化[17],这种语言同化过程也称为“精英支配过程[18][19]”。在蒙古西征以后,突厥-波斯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加深,当地语言和文化的转变因而越发深刻,还进一步影响帕米尔高原地区。

美国学者彼得·戈登在其1992年的著作中,列出现代乌兹别克人三大族源[16]

  1. 原本使用印度-伊朗语言的定居人口,即突厥统治者口中的“撒尔塔人”,包括原塞种粟特人吐火罗人等,由于穆斯林征服的影响还带有少数中东阿拉伯混血;
  2. 使用突厥语蒙古语塞北部落移民,突厥语部落包括葛逻禄人样磨人乌古斯人康里钦察等,蒙古语部落如巴鲁剌思氏札剌亦儿等,随着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军事征服而融入当地;
  3. 使用费尔干纳-钦察语的“纯乌孜别克”(Taza Özbek),即穆罕默德·昔班尼率领的乌兹别克部族成员。

现代的乌兹别克语源于察合台语,在察合台汗国帖木儿汗国的统治时代成为河中地区流行的语言。帖木儿汗国之后,乌兹别克部族的穆罕默德·昔班尼建立布哈拉汗国,延续了察合台语的强势地位;现代乌兹别克语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17][20][21][22]

另外在20世纪20年代苏联实行民族识别和划定的过程中,一部分使用波斯语的人口被识别为乌兹别克人。他们主要是布哈拉撒马尔罕的定居人口,原本应划为“塔吉克人[23],但因经济和政治原因被划入乌兹别克族。这导致在苏联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将许多不使用乌兹别克语的人口识别为乌兹别克族。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如今仍然是塔吉克语城市[23]

基因学研究

现代基因学和遗传系谱学证据表明,现代乌兹别克族的基因组成介于伊朗人蒙古人之间[24]。中亚地区最初由雅利安人定居,但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就不断受到蒙古高原地区游牧民族的影响,最初是匈奴,在公元第一千年是突厥,13世纪后是蒙古。现代乌兹别克族的基因组成带有高水平的单倍群C-M130,这一基因多由上述的征服部族携带[注 1]。另有研究表明,乌兹别克族和中亚的其他突厥语民族的基因联系更紧密,和伊朗人相差较大;该研究还分析了一些父系和母系DNA单倍群的数据,发现突厥语民族之间的基因相似度比伊朗语族民族之间的更高[25]

201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中亚民族的基因来源和西伯利亚地区、东亚地区的民族更相似,和西亚或欧洲人有较大差别。这也表明了中亚地区的突厥化过程包含了更深刻的血缘和移民因素的影响[26]

历史

“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也可解作乌古斯人的主人)。乌兹别克族的记载最早出自《元史》(1369年),当时名月祖伯。在阿布海儿汗时代,建立乌孜别克汗国。后来术赤系的克烈汗贾尼别克与阿布海尔汗闹翻而逃亡蒙兀儿斯坦,另建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汗国不断扩张,迫使乌兹别克人南下,所以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却是帖木儿帝国的领土。乌孜别克汗国解体后一部分人随穆罕默德·昔班尼南下,前往河中农业区定居下来,征服了当地的撒尔塔人并与他们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乌孜别克人。

乌孜别克人有七十二部落,在锡尔河以北的哈萨克斯坦南部城市,他们占人口的多数,在塔吉克斯坦占人口中15.3%的,在吉尔吉斯斯坦有14.3%人口,是中亚最大的民族,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突厥语民族。白帐汗国未分裂时,钦察草原有92个部落[27][28][29] ,其中有两个部落如图兰东迁直至中国新疆以及内蒙古境内,后来又有70个部落到了哈萨克斯坦汗国,有些部落如克烈乃蛮弘吉剌,两国都有。希瓦汗国的乌孜别克人分四部:基雅特(乞颜)-弘吉剌畏兀儿-乃蛮,康里-钦察,努库兹-曼吉特。河中公元时代已有说突厥语的人,乌孜别克人其实是由粟特与公元前后进入中亚的突厥语民族构成,黑汗王朝葛逻禄特别重要,随昔班尼南下的钦察草原乌孜别克部落是民族最后构成阶段[30]

16世纪中叶的乌孜别克人还没有完全定居(曾在撒马尔罕圈地为牧场),与哈萨克斯坦人一样吃肉喝奶(不种田地也不吃面包),16世纪末定居化加快,17世纪河中只有他们与塔吉克斯坦人。16世纪至17世纪,他们中一部分来到南疆塔里木盆地,主要从事商业活动(被称为布哈拉人、浩罕人或安集延人)。到清宣宗时代,满人认为这些人已与卡内回民(维吾尔人)无异[30]。1867年,中亚人阿古柏建立的“哲德沙尔汗国”改称“洪福汗国”,攻占库车库尔勒,占领天山以南的南疆。随着阿古柏的扩张,大批乌兹别克族人进入新疆,成为今天新疆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有些乌孜别克人是在明代前住费尔干纳盆地与河中的维吾尔人后人,有些是受阿古柏裹挟至浩罕汗国。不同地方的乌孜别克来源不同,一些乌孜别克人是二十世纪被同化的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乌孜别克来自钦察人[30]

在二十世纪前,他们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民族,并且只认为他们的语言只是一种方言。他们与维吾尔也是二十年代才有自己族名[30]

文化

Thumb
乌兹别克男子

他们的婚姻转房制度,和维吾尔族在习俗和衣食方面大致相同,还有联姻的传统。乌兹别克妇女按传统习惯从结婚那天开始就必须戴上面纱,现在揭下面纱的妇女已经越来越多了。乌兹别克族男女在春、夏、秋三季还喜欢戴朵帕花帽[30]

乌兹别克斯坦人传统上从事农业、手工业和贸易。

宗教

绝大部分乌兹别克族信仰伊斯兰教,遵循逊尼派哈乃菲法学传统[31]皮尤研究中心在2009年的研究表明,乌兹别克斯坦96.3%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32][33],但有许多人自认是无教派穆斯林,同时有着更自由化的信仰主张,这和19世纪至20世纪的扎吉德运动有关。作为对比,未经历扎吉德运动的乌孜别克人,如阿富汗和中国境内使用乌兹别克语的民族,则保持着传统的信仰。乌孜别克人的宗教信仰情况在1991年苏联解体、乌兹别克斯坦建国后又有改变,传统的伊斯兰信仰不断复苏[34]。2015年的研究表明,大概有1万名乌兹别克人是基督徒,大多属福音主义或是灵恩派教会[35]。乌兹别克斯坦2009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有1,794名基督徒[36]。亦有一些居住于俄罗斯的乌孜别克人信仰正教会[37] 。粟特人信仰的琐罗亚斯德教在现代有所复苏,据信在乌兹别克斯坦有7,000名信徒[38]。乌兹别克斯坦2009年的人口普查显示有1,673人主张无神论[36]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