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宗汉传佛教十三宗之一,属小乘说一切有部,以俱舍论为主要经典。与成实宗,同属汉传佛教中的小乘传承。成实宗被称为“小乘空宗”,俱舍宗则被称为“小乘有宗”。[1][2]

名词解释

俱舍是梵语kośa的音译,意译为“藏”。俱舍论所依的《阿毗达磨俱舍论》,“阿毗”(abhi)意译为“对”,“达摩”(dharma)含义为“法”,“俱舍”(kośa)汉译为“藏”,bhāṣya者“论”也,全名译成汉文就是《对法藏论》。“阿毗达摩”初译“阿毗昙”,简称“毗昙”。

俱舍宗以此论文为名。

新译与旧译

旧译派

俱舍宗的前身为毗昙宗。陈文帝时,真谛于于广州制旨寺译出《俱舍论》二十二卷,慧恺根据真谛的讲学,又编成《阿毘达磨俱舍释论》。其后,法泰智恺智敷靖嵩道岳等人开始宏扬俱舍论,成立俱舍宗,毗昙宗也随之并入。慧恺及道岳为旧译俱舍宗重要的代表人物。

新译派

玄奘也曾跟随道岳法师学习俱舍论,后前往印度,遇磔迦国小乘三藏般若羯罗,向其求解《俱舍论》。玄奘自印度返国,永徽二年五月,于慈恩寺重译《俱舍论》,永徽五年七月完成,共三十卷。并整理说一切有部各论书,传于弟子普光法宝,为新译派俱舍宗。普光撰《俱舍论记》三十卷以详解之,与神泰、法宝分别撰写的《俱舍论疏》合称俱舍论三大疏。圆晖又撰成《俱舍论颂疏》三十卷。至今只有慧晖的《俱舍论颂疏义钞》六卷、遁麟的《俱舍论颂疏记》十二卷尚存。

学术根据

俱舍全名为阿毘达磨俱舍

犍陀罗国有世亲尊者,感于当时《大毘婆沙论》繁琐。于是根据《大毘婆沙论》作六百偈颂而成《俱舍论颂》,其后注释八千颂,即《阿毘达磨俱舍论》,全论凡九品,组织缜密而不繁杂。俱舍宗将宇宙分为五位七十五法,并以十八界为中心。五位即是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其中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为法三,共七十五法。

俱舍宗以此为主要经典开宗立派。

影响

此时,日本学僧道昭、智通、智达、玄昉等先后来华,从玄奘和智周学习《俱舍论》,归国传授,建立日本俱舍宗,虽然多依附于法相宗之下,但历代研习的风气仍然极盛。俱舍成了唯识学的必备知识基础。反观中国,于唐代之后,因为轻视小乘,俱舍宗传承断绝,也很少有僧侣对俱舍论进行研究。传至西藏格鲁派将之列为五部大论之一。在藏传佛教正规学制中,《俱舍论》是专攻四年的课程,毕业后方可考取显教格西学位,以难度大而著称。至元世祖时,八思巴造《彰所知论》二卷,这是研究《俱舍》的最后之余绪。

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