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杞笃·卡珞利谷排湾语:Cuqicuq Garuljigulj[1];?[2]—1872年),为十九世纪斯卡罗酋邦(位于今屏东恒春)的头目,曾牵涉入罗发号事件,后又与美国以书面纪录下非正式的谅解备忘录,俗称南岬之盟。英文文献上一般拼其名作Tokitok,汉文文献则以台湾话音译为卓杞笃 (Toh-ki-tok)。

Quick Facts Cuqicuq Garuljigulj, 斯卡罗酋邦头目 ...
Cuqicuq Garuljigulj
斯卡罗酋邦头目
台湾统治者
Thumb
石门战役后,日军指挥官西乡从道排湾族领袖合影。左坐者为卓杞笃之养子朱雷,中坐者为西乡、右坐者为亦失
斯卡罗酋邦头目
统治约十九世纪
加冕约十九世纪中
前任Paljaljaus
继任朱雷
安葬
配偶Qisi
子嗣养子朱雷
养子文杰
王朝卡珞利谷家族(Garuljigulj)
父亲Paljaljaus
Close

简历

卓杞笃为卡珞利谷家族族长 Paljaljaus Garuljigulj 的长子,在家中排行第二。

1867年3月12日美国罗发号商船遭风触礁沉没,船员十三人被因误闯龟仔甪社而遭到逮捕并处决,史称罗妹号事件。美国与清政府交涉未果后,1867年6月,美国海军英国商人必麒麟引路下成功登陆,然遭台湾原住民伏击,远征军指挥官麦肯齐战死,美军战败撤退。期间,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因与中国清朝官员交涉不得要领,因此于同年10月10日由台湾总兵刘明灯随行陪同,前往琅𤩝拜访琅峤十八社大头目卓杞笃。

会面中卓杞笃强烈捍卫家园,说:“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对西洋人仇视或生性嗜杀,而是西洋人水手和海盗曾多次登陆,扰乱山地,我们的人死伤很多,所以后来见到外人、异地陌生人登陆,即进行自卫。”双方口头约定此后若有遇难船只,海难登陆人员应举红旗为号,原住民便不加以攻击。

原本清朝政府也曾派代表要求与卓杞笃缔结同样的协议,但遭卓杞笃严词拒绝。在李仙得的外交纪录中,记载“卓杞笃派遣他的两个女儿为使者,表示卓杞笃善待西洋人系因敬重其勇气,他亲眼目睹对方(指美国军官)冒着枪林弹雨、箭矢齐飞,无惧地登山抢攻;对方与我父在我们的地盘洽谈和约,目的非常清楚。相反的,清朝官员则不同,我父不想和你们打交道。”[3]

1871年(清同治十年)琉球国宫古岛民船难,五十四人于琅𤩝遭原住民杀害。李仙得曾再次到台湾与卓杞笃会见,双方再次重申南岬之盟的内容。李仙得和卓杞笃之间并没有讨论琉球人之死,李仙得因为他们不是白人也没有很在乎,卓杞笃也避而不谈。因为南岬之盟目的是保护白人的条款,当地原住民认为如果他们是白人就不会被杀。

李仙得和卓杞笃之间的第三次会议,让他察觉卓杞笃无力掌控整个十八社,因此李仙得开始怀疑约定的效力,开始与日本接触。日本在李仙得的帮助下,以此为借口,在1874年(同治十三年)以“保护国民、质问台湾生番”的口号,派兵攻打琅𤩝地区以牡丹社为主的原住民族部落,史称牡丹社事件,而美国人李仙得即为日本外务省顾问,幕后策划该事件。在日军攻打石门之前,便已得知卓杞笃的死讯。[4]

然而,卓杞笃到底死于何年尚有争议,因1875年1月的爱沙尼亚德裔探险家艾比斯原本慕名而来,要来与老卓杞笃会面,但见面后发现老卓杞笃已经是个酒鬼,还提到他与老妻打架,这让艾比斯大失所望。

评论

  • 李仙得描述卓杞笃是:“他的举止很从容,语言极为谐合。他的样貌很讨人喜欢,展现极强的意志力与不屈不挠的精神。”

影视形象

More information 年份, 作品 ...
年份 作品 演员
2021年 斯卡罗 查马克·法拉屋乐
Close

参见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