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人波斯尼亚语:Jugosloveni/Jugoslaveni;马其顿语塞尔维亚语,以西里尔字母书写:Југословени,以拉丁字母书写:Jugosloveni;克罗地亚语:Jugoslaveni;斯洛文尼亚语:Jugoslovani)是以南斯拉夫及其共同经验为认同的族群,缘起于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地区,然而由于二十世纪末各南部斯拉夫族群民族主义兴起,以及南斯拉夫国家瓦解,如今以“南斯拉夫人”为认同的人大多数居住于美国和其他国家,居住在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反而不多。

Quick Facts 南斯拉夫人, 总人口 ...
南斯拉夫人
总人口
400,000
分布地区
 美国291,045 (2013)
南斯拉夫裔美国人[1]
 加拿大38,480 (2016)
南斯拉夫裔加拿大人英语Yugoslav Canadian[2]
 澳大利亚26,883 (2011)[3]
 塞尔维亚23,303 (2011)[4]
 波黑2,507 (2013)
 黑山1,154 (2011)[5]
 斯洛文尼亚527 (2002)[6]
 克罗地亚331 (2011)[7]
语言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
英语
宗教信仰
主要是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相关族群
南部斯拉夫民族、其他斯拉夫人
Close

缘起

一次大战以前,南斯拉夫地区主要由两个帝国的势力所支配,西边是哈布斯堡王朝奥匈帝国,东边则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8世纪之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民族主义渐渐出现,开始争取由这两个帝国的支配下独立。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这些民族主义者认识到,将南部斯拉夫各族组合起来,或许能够形成更强大的力量,在奥斯曼与奥匈双元之外建立一个第三元帝国。1788年,塞尔维亚的学者多西泰伊·奥布拉多维奇英语Dositej Obradović首先提出将南斯拉夫各族视为单一民族“南斯拉夫人”的观念。在实际的独立运动上,塞尔维亚在南斯拉夫族群当中最为成功。因着奥斯曼帝国的衰弱,塞尔维亚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取得国际完全承认。1905年,为了脱离奥匈的控制,帝国内同为南部斯拉夫民族的克罗地亚人与塞尔维亚人结盟,南斯拉夫的民族统一运动随着塞尔维亚王国势力的增长,而倾向塞尔维亚。[8] 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个名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的议会制君主制王国成立,内部的克罗地亚与塞尔维亚两个民族的力量以国会为舞台斗争,在国会引发了流血事件。国王亚历山大一世以此为由解散国会,改行君主专制。停止实施宪法,开始推行一种称为南斯拉夫统合主义或是南斯拉夫单一主义的政策。1929年,他正式将王国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并且废除一切的民族旗帜、象征与纹饰徽章;禁止使用部族、宗教或纲领为政党名称;以南斯拉夫人认同取代原先各民族的认同,将王国内部统一成为一个仅以“南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单一民族国家。[9]

二战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政府成立,狄托也得以决定战后势力的分配。为了解决民族之间的冲突,狄托推动各族间“友爱团结”。他认为,“只要成员不想团结,只想分离,就不会有南斯拉夫。”但他也认为,像亚历山大一世那种试图将各民族统一为单一的南斯拉夫民族并没有意义。他所强调的“友爱”是各族平等,互相尊重;统一的是各族间共同的行动,而不是将各族的本质变为相同。[10]虽然如此,“南斯拉夫人”这样的认同,在社会主义南斯拉夫时期并没有消失。即使在1981年的人口普查当中,以南斯拉夫人为认同的仍有1,216,463人,占全国人口的5.4%。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