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国民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度尼西亚国民军 Tentara Nasional Indonesia | |
---|---|
印度尼西亚军徽 | |
建立 | 1945年10月5日 |
军事部门 | ![]() ![]() |
总司令部 | 雅加达 |
领导 | |
三军司令 | 总统 Joko Widodo |
国防部长 | Prabowo Subianto |
国民军司令 | Hadi Tjahjanto |
军力 | |
每年可征兵数 | (2008年估计[1]) |
现役人数 | 476,000人[来源请求] |
军费 | |
预算 | 84亿美金(2013年) |
占GDP百分比 | 1%(2013年) |
工业 | |
本国供应商 | PT Pindad PT PAL LAPAN IAe PT Lundin Industry Invest PT DAHANA PT SRITEX PT Sentra Surya Eka Jaya (SSE) CV Maju Mapan PT Fista Bahari Internusa PT Sari Bahari Malang PT Palindo Marine Shipyard[2] PT Len Industri (Persero) PT CMI Teknologi[3] PT. Dok dan Perkapalan (DKB) Kodja Bahari PT. Tesco Indomaritim |
相关 | |
历史 | 印度尼西亚独立革命 |
印度尼西亚国民军(印尼语:Tentara Nasional Indonesia,缩写TNI),亦可直译为印尼国军、印尼国民军,是印尼的军队,旧称人民治安军(Tentara Keamanan Rakyat),后曾与印度尼西亚国家警察合称印尼共和国武装部队(Angkatan Bersenjata Republik Indonesia,缩写ABRI)。由于该国采取不结盟政策,故军队武器装备来源多样化,有许多欧洲、苏联和中国武器,但也有美国和韩国武器。印尼《国防法》规定,总统对全国军队有最高统帅权,在国防与安全委员会及国防部长协助下就国防与安全事务作出重大决策,通过国民军司令和警察总长对全军实施领导和指挥。
概观
国家军由正规部队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印尼国民军(TNI)是在荷兰殖民时期的皇家荷属东印度陆军和二战日本占领时期的乡土防卫义勇军基础上改编而成,
- 陆军37万人,编成战略预备队司令部、特种部队司令部、军训司令部和11个军区
- 海军6.4万人,编成西部、东部舰队司令部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训练司令部、军事海运司令部
- 空军3.2万人,编成第一(西部)、第二(东部)空军作战司令部和特种部队司令部、训练司令部、维修司令部。
苏哈托时期开始与西方国家在经济及政治上合作以对抗有摩擦的马来西亚[来源请求],故取得了一些欧洲和美国武器的购买权,在海军上也购入了不少韩国装备,但主要大型装备还是和俄罗斯有合作。印尼民间有反华的情绪,且70年代官方政策是肃清共产党,故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漫长的冷淡期,直到90年代末开始政策大幅转向,积极与中方建交和经贸合作,21世纪后虽然与中国有南海问题的摩擦但依然能购入前卫系列便携式防空导弹等中国制敏感性高科技武器,两国维持微妙的台面下关系。
陆军
- 陆军37万人,编成战略预备队司令部、特种部队司令部、军训司令部和11个军区
- 装备
型号 | 图片 | 起源 | 类别 | 型号 | 数量 | 细节 |
---|---|---|---|---|---|---|
坦克 | ||||||
豹2 | 德国 | 主战坦克 | 豹2A4 | 103 | ||
Harimau | ![]() ![]() |
中型战车 | Kaplan-MT (MMWT Prototype) | (18) | ||
FV101 Scorpion | ![]() |
轻型战车 | 90 | |||
AMX-13 | | | ![]() ![]() |
轻型战车 | AMX-13/75 Modèle 52 AMX-13/105 FL-12 AMX-13 Retrofit |
120+ | |
M3/M5斯图亚特战车 | ![]() |
轻型战车 | M3A1 | 1 |
空军
主条目:印度尼西亚空军 |
印度尼西亚空军编成第一(西部)、第二(东部)空军作战司令部和特种部队司令部、训练司令部、维修司令部。
海军
主条目:印度尼西亚海军 |
印尼海军是印尼国民军的海上武装部队,主要任务有保卫印尼漫长的海岸线、领海、岛屿和专属经济区,捍卫印尼海洋战略利益以及防御海上威胁等。1945年9月10日成立,目前由三支舰队、军事海运司令部以及海军陆战队构成。
参考文献
- ^ CIA World Factbook Indones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25 July 2008
- ^ PT Palindo Marine Shipyard. [2014-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30).
- ^ PT CMI Teknologi. [2014-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9).
|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SA 4.0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Images, videos and audio are available under their respective lice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