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豆于[1],《北史》记载为地豆干[2],是公元5-6世纪游牧于洮儿河西拉木伦河之间,今日大兴安岭山脉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游牧民族。近代历史学家认为是鲜卑的北支[3],而且很可能就是鄂尔浑碑铭Küli-Čor)、阙特勤碑Kül-Tegin)、及毗伽可汗碑Bilgä Qaγan)等所提及的“Tatavï[4]。隋唐时该名不见于史书,日本学者白鸟库吉认为地豆于就是的前身。

历史

延兴2年(472年)八月,地豆于遣使朝贡北魏,至太和6年贡使不绝[1][2]

太和3年(479年)、高句丽柔然共谋攻打地豆于,分割占领其地。

太和14年(490年)、地豆于频繁越长城侵犯北魏,魏孝文帝派征西大将军阳平王元颐讨伐,自此至武定末贡使不绝[1][2]。及至北齐受禅,地豆于亦来朝贡[2]

习俗

地豆于多牛羊,出名马,衣毛皮,肉酪为食,不产五谷[1][2]

地理

地豆于在室韦西1000余里[1][2]乌洛侯国以南[4],与突厥、柔然、契丹为邻。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