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塞俄比亚
非洲國家 / 维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书
衣索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阿姆哈拉语:የኢትዮጵያ ፈደራላዊ ዲሞክራሲያዊ ሪፐብሊክ,拉丁化:ye’ītiyop’iya federalawī dīmokirasīyawī rīpebilīki),简称衣索比亚(ኢትዮጵያ,ʾĪtyōṗṗyā, 读音 ·)或埃塞,是位于非洲之角的主权国家。北部与东北部与厄立特里亚接壤,东部与吉布提、索马里及索马里兰 (索马里宣称为该国领土)接壤,西部与苏丹及南苏丹接壤,南部与肯尼亚接壤。埃塞俄比亚有超过1亿居民,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内陆国家,亦为人口第二多的非洲国家(仅次于尼日利亚)。国土面积为110万平方公里,首都及最大城市是亚的斯亚贝巴。
衣索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 |
---|---|
![]() | |
首都 及最大城市 | 亚的斯亚贝巴 9°1′N 38°45′E |
官方语言 | 阿姆哈拉语, 阿法尔语, 奥罗莫语, 提格雷尼亚语,索马里语[1][2][3] |
地方语言[4] |
|
官方文字 | 吉兹字母 |
族群(2012[1]) |
|
宗教 | 62.8% 基督教 —43.5% 埃塞俄比亚正教 —18.6% 新教 —0.7% 天主教 33.9% 伊斯兰教 2.6% 非洲传统信仰 0.7% 其他[5] |
政府 | 基于民族划分的联邦制[6]议会制共和国 |
• 总统 | 萨赫勒-沃克·祖德 |
• 总理 | 阿比·艾哈迈德 |
立法机构 | 联邦议会 |
沿革 | |
• Dʿmt | c. 980 BCE |
• 阿克苏姆王国 | c. 100 CE |
• 扎格维王朝 | 900 |
• 衣索比亚帝国 | 1137 |
• 被意属东非吞并 | 1936 |
• 组成联邦 | 1952 |
• 德尔格军政府 | 1974 |
1987 | |
• 厄立垂亚分离 | 1993 |
面积 | |
• 总计 | 1,104,300[1]平方公里(28th) |
• 水域率 | 0.7% |
人口 | |
• 2018年估计 | 109,224,414[7][8](12th) |
• 2007年普查 | 73,750,932[9] |
• 密度 | 92.7/平方公里(123rd) |
GDP(PPP) | 2022年估计 |
• 总计 | 3,451.38亿美元[10] |
• 人均 | 3,407美元[10] |
GDP(国际汇率) | 2022年估计 |
• 总计 | 1,053.25亿美元[10] |
• 人均 | 1,039美元[10] |
▲ 0.336[11](2011年) 中 | |
人类发展指数 | ▲ 0.470[12](2018年) 低 · 173rd |
货币 | 衣索比亚比尔(ETB) |
时区 | UTC+3(EAT) |
行驶方位 | 靠右 |
电话区号 | +251 |
ISO 3166码 | ET |
互联网顶级域 | .et |
![]() |
本页面有吉兹字母,及浏览器须特殊字母与符号才能正确显示为吉兹字母,否则可能变成乱码、问号、空格等其它符号。 |
衣索比亚于距今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已有人类活动,并于公元1世纪左右出现最早的王国记载。中世纪时哈比沙人、阿姆哈拉人先后在此建立基督教王朝。19世纪初列强瓜分非洲,埃塞俄比亚在与义大利王国的战争中获胜,成为当时极少数未遭列强殖民的非洲国家[13],并维持独立至墨索里尼发动第二次义衣战争为止。二战结束后,衣索比亚在复国时主张对厄立特里亚的统辖权,后者展开了长期的抵抗。1974年,军官门格斯图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末代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军政府宣布成立社会主义国家[14]。1990年,亲阿尔巴尼亚的霍查派在内战中获胜,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埃革阵)上台执政[15]。2019年底,埃革阵改组为繁荣党继续执政,并正式与交火数十年的厄立特里亚和解。然而繁荣党改组时各族裔间的矛盾浮上台面,导致了隔年提格雷战争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