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20022002欧拉(英语:2002 Euler),是位于小行星带的小天体,直径约为17千米(11英里)。它于1973年8月29日由苏联天文学家塔玛拉·斯米尔诺娃俄语Tamara Smirnova克里米亚天文台发现,天文学临时编号 1973 QQ1。它以瑞士知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莱昂哈德·欧拉命名。[2][9]

Quick Facts 发现 [1], 发现者 ...
2002 Euler
Thumb
通过光变曲线得到的小行星2002的形状模型
发现 [1]
发现者塔玛拉·米哈伊洛夫那·斯米尔诺娃英语Tamara Mikhaylovna Smirnova
发现地克里米亚天文台
发现日期1973年8月29日
编号
命名依据莱昂哈德·欧拉
(瑞士数学家)[2]
其它名称1973 QQ1 · 1938 DW
1942 GJ · 1953 EB
1973 SJ2
小行星分类主小行星带 · 柯克伍德空隙
形容词Eulerian /juːˈlɪəriən/[4]
轨道参数[1]
历元 2017年9月4日(JD 2458000.5)
不确定参数 0
观测弧75.04 yr (27,408 天)
远日点2.5844 AU
近日点2.2512 AU
半长轴2.4178 AU
离心率0.0689
轨道周期3.76 yr (1,373 天)
平近点角0.3273°
轨道倾角8.5015°
升交点黄经178.65°
近日点参数53.294°
物理特征
质量5.5×1015 kg
自转周期5.9929 h[5][6]
几何反照率0.036±0.003[7]
0.0839±0.015[8]
光谱类型S[5]
绝对星等(H)12.4[1] · 12.7[5]
Close

轨道和表征

小行星2002以 2.3–2.6 AU的距离绕太阳运行,公转时间3年9个月(1,373 天)。它的轨道离心率为 0.07,相对于黄道轨道倾角为 9°[1]

命名

这颗小行星的命名来自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莱昂哈德·欧拉 (1707–1783)。他对天文学的贡献包括两种关于月球运动的理论。欧拉大部分时间都在圣彼得堡度过,并与俄罗斯科学院有联系。[2]小行星中心于1977年10月15日发布了小行星2002的官方命名M.P.C. 4238)。[10]

物理特性

直径和反照率

根据红外天文卫星,日本的AKARI卫星和NASA的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以及随后的NEOWISE任务中的测量,小行星2002的直径在14.49至19.773公里之间,表面反照率介于0.0416 和0.0839之间。CALL则采用了Petr Pravec英语Petr Pravec修订后的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数据,即反照率为0.0375,直径19.78公里,绝对星等 12.7。[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