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州中国隋朝起设置的一个唐朝上州宋朝为望州,治所在今安徽省合肥市。建制始于开皇初年(约581年)改合州为庐州,终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平庐州改建制为庐州路,历时近700年,辖境大致为今天合肥市区全境、肥东县全境、肥西县全境、舒城县全境、长丰县南部,而庐江县全境、巢湖市全境、无为县全境、六安市区全境、霍山县全境、英山县全境、霍邱县南部、金寨县部分地区亦时有并入。

Quick Facts 庐州, 首府 ...
庐州
杨吴南唐后周
581年—1276年
Thumb
坐标:31°50′N 117°18′E
首府合肥县
历史
历史 
• 成立
581年
• 废除
1276年
货币开皇五铢开元通宝宋通元宝
分区
 • 类型
 • 单元合肥、慎 (梁)、庐江、舒城、襄安 (巢)、无为、开化、霍山、淠水
前身
继承
合州 (安徽)
霍州 (北齐)
庐州路
今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Close

沿革

开皇初年,改合州为庐州。治所在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

大业八年,领七县:合肥县、开化县、霍山县、慎县、庐江县、襄安县、淠水县。[1]

More information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区划 ...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区划 开皇元年 区划 大业3年
庐州 霍州 庐江郡
汝阴郡 庐江郡 南梁郡 岳安郡 北沛郡 合肥县 襄安县
庐江县 慎县
霍山县 开化县
淠水县
汝阴县 庐江县 慎县 岳安县
开化县
新蔡县
Close

武德三年,改为庐州,领合肥、庐江、慎三县。[2]

武德七年,废巢州及开城、扶阳二县,改襄安为巢县,属庐州[2]

开元二十三年,分合肥、庐江二县,取古龙舒县之名,置舒城县[2]

开元末年,领五县:合肥县、慎县巢县庐江县舒城县[1]

天宝元年,改为庐江郡。乾元元年,复为庐州。[2]

More information 唐朝庐州辖县 ...
唐朝庐州辖县
618年 合肥县慎县襄安县庐江县霍山县[3]淠水县
619年 合肥县慎县襄安县庐江县霍山县(废除淠水县
620年 合肥县慎县庐江县霍山县襄安县改属巢州
621年 合肥县慎县庐江县霍山县改属霍州
625年 合肥县慎县庐江县襄安县来属,改为巢县
626年 合肥县慎县庐江县巢县(新设舒城县[4]
Close

太平兴国三年,以巢、庐江二县隶无为军[5]

元丰三年,领三县:合肥县、慎县、舒城县。[5]

崇宁元年,领县三:合肥县、舒城县、慎县。[6]

绍兴初年,寄治巢县。[6]

乾道五年,诏修庐州城。明年三月二十二日兴工,四月毕。[7]

庆元元年,因夏水毁城,王知新因命整治,并暗渠,浚长壕,修瓮城,视旧加倍。壁垒崇坚,楼橹相望,称雄淮右。[7]

开禧二年,帅田琳略加增修。[7]

嘉定四年,夏水毁城,帅李大东将新城、古城悉加修筑,数月而就,并疏三壕,合鸡鸣山水入于市河,金汤益固,比险方汉云。古城凡九十三处,羊马墙八百八十四丈,水埧九处九十二丈,卧牛一十五处五百二十六丈。又增修古城一带女头,与内城相为雄长云。[7]

废置

元朝至元十三年,改为庐州路。元朝至正二十四年(龙凤十年,1364年),朱元璋政权改为庐州府,1912年废除庐州府。

户口

大业五年,户四万一千六百三十二。[8]

贞观十三年,领县四,户五千三百五十八,口二万七千五百一十三。[2]

天宝十三年,户四万三千三百二十三,口二十万五千三百九十六。[2][9]

元丰三年,主户六万一百三十六,客户三万三百五十二。[5]

崇宁元年,户八万三千五十六,口一十七万八千三百五十九。[6]

州格等升迁

乾元元年,升上州。[2]

大观二年,升望州。[6]

建炎二年,置淮南西路安抚使司。[6]

乾道二年,置安抚使司于和州。[6]

乾道五年,复旧制。[6]


刺史

唐朝庐州刺史
  • 方亮(武德年间)
  • 段高(武德、贞观年间)
  • 杜某(636年)
  • 卢宝胤(664年)
  • 韩俭(唐高宗时)
  • 郑钦言(唐高宗时)
  • 樊季节(唐高宗时)
  • 毕憬(武周时)
  • 李千里(武周时)
  • 韦岳(武周时)
  • 沈成福(武周时)
  • 李迥秀(704年)
  • 朱敬则(706年)
  • 高峄(唐中宗、唐睿宗时)
  • |王济(开元初年)
  • 樊季节(开元年间)
  • 薛缙(开元年间)
  • 王师干(开元年间)
  • 源光乘(开元年间)
  • 索敬节(开元年间)
  • 郑杳(开元年间)
  • 竹承构(735年)
  • 敬诚(739年)
  • 庐江郡太守(742年—757年)
  • 赵良弼(760年)
  • 徐浩)(761年)
  • 张万福(唐代宗初年)
  • 贾深(768年)
  • 裴谞(大历年间)
  • 孙会(大历年间)
  • 李崿(贞元初年)
  • 杜收(贞元年间)
  • 窦彧(贞元年间)
  • 罗珦(796年—802年)
  • 路应(802年)
  • 裴靖(803年)
  • 韦覃(贞元年间)
  • 王仲舒(811年,未任)
  • 薛丹(元和年间)
  • 殷祜(元和末年)
  • 张屺(821年)
  • 李翱(825年—827年)
  • 路某(827年—829年)
  • 李群(834年—835年)
  • 罗立言(835年)
  • 孙公乂(843年—846年)
  • 卢搏(851年—852年)
  • 温璋(855年)
  • 卢潘(859年)
  • 冯韬(大中年间)
  • 敬湘(862年)
  • 卢鉟(869年)
  • 张搏(875年)
  • 郑綮(乾符末年)
  • 薛沆(中和初年)
  • 许勍(中和年间)
  • 郎幼复(882年)
  • 杨行密(883年—887年)
  • 蔡俦(888年—893年)
  • 刘威(894年—906年)
  • 康儒(903年,未任)
  • 张崇(907年)
杨吴庐州刺史
南唐庐州刺史
后周庐州刺史
北宋知庐州
  • 赵赞(960年)
  • 宋偓(960年—963年)
  • 冯瓒(963年—964年)
  • 陈思让(964年—969年)
  • 尹崇珂(973年)
  • 邢琪(975年—977年、983年—987年)
  • 魏震(988年—989年)
  • 赵安易(990年)
  • 赵镕(992年)
  • 刘蒙叟(992年)
  • 刁衎(996年—998年)
  • 宋太初(1002年—1007年)
  • 刘琮(1014年—1015年)
  • 陈尧佐(1015年—1017年)
  • 高绅
  • 刁湛(1018年—1019年)
  • 马亮(1020年)
  • 刘筠(1021年—1022年)
  • 马亮(1022年—1027年)
  • 刘筠(1028年—1030年)
  • 梁𬱟
  • 陈尧佐(1033年)
  • 赵贺
  • 徐越(1036年)
  • 杨日严(1036年—1038年)
  • 张亿(1039年)
  • 王质(1039年)
  • 李柬之(1041年—1045年)
  • 唐询(1046年)
  • 林潍(1046年—1048年)
  • 陈希亮(1049年)
  • 吕公孺
  • 刘纬(1051年)
  • 张昷之(1052年)
  • 包拯(1053年)
  • 赵良规(1055年)
  • 李端愿(1057年)
  • 张子宪(1058年)
  • 冯京(1059年)
  • 吴及(1060年)
  • 李端愿(1062年)
  • 张田(1064年)
  • 傅俞尧(1066年—1070年)
  • 孙觉(1073年)
  • 刘定(1074年—1075年)
  • 陈绎(1077年)
  • 韩宗道(1078年—1080年)
  • 沈绅
  • 李良辅(1083年)
  • 何正臣(1084年)
  • 吴居厚(1085年)
  • 杨汲(1086年)
  • 穆珣(1088年)
  • 史宗范
  • 蹇周辅
  • 朱服(1091年)
  • 刘定(1092年)
  • 陈轩(1093年—1094年)
  • 章衡(1094年)
  • 王钦臣(1094年)
  • 王子京(1096年—1097年)
  • 刘定(1099年)
  • 朱服(1100年)
  • 陈师锡(1102年)
  • 龚原(1102年)
  • 蹇周辅(1102年)
  • 林颜(1104年)
  • 罗畸
  • 周焘
  • 李图南(1112年)
  • 蒋猷(1113年)
  • 吴伯厚(1114年)
  • 翟汝文(1119年)
  • 刘僴(1123年—1125年)
  • 王孝迪(1125年—1126年)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