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书时
维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书
历书时(ET)是过去用于天体的星历表中,特别是太阳(从地球观测)、月球、行星和其他许多太阳系内天体位置所用的时间尺度,但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了。这不同于世界时(UT):依据地球绕轴自转制定的时间尺度。历书时已经在1976年经国际天文联合会议决由地球力学时(Terrestrial Dynamical Time,TDT)与质心力学时(Barycentric Dynamical Time,TDB)取代,在1991年TDT重新更名为地球时(Terrestrial Time,TT)。
在19世纪末期,地球的自转(也就是说日的长度)被发现不仅不规则,而且在增长中。事实上,观测太阳、月球和行星的位置与星历表比较,是确定时间更好的方法。
以纽康在1895年依据太阳视运动编辑的星历表,国际单位制的秒在1960年被定义为:
- 自历书时1900年1月0日12时起算的回归年的31,556,925.9747分之一为一秒
铯原子钟在1955年开始运转,并且很明显地显示出地球自转的任意起伏,证实了平太阳秒完全不适宜做为世界时的时间测量单位。经过三年的比较和观测月球的位置,确定了历书秒相当于9,192,631,770周期的铯共振,在1960年和1984年之间的国际单位秒被定义成和原子秒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