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英语:party discipline)指的是一个政党约束该党所属国会议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国会中支持该党领导阶层所欲推行之政策。党纪的特性会由于政党属性与目标而有所不同,可以依照政党纪律与政纲严谨程度,划分为“刚性党纪”与“柔性党纪[1]

在许多政治制度中,国会中各党会以指定或选举的方式,将一名成员选为党鞭(whip),负责在国会中执行党纪。

刚性党纪

实行刚性党纪的政党,亦称为刚性政党

实行刚性党纪(Strong party discipline)的政党,其政纲与党章规定严谨,长期具有一贯性。党纪较为严格,党员实行登记制度,有固定党员,有时进行考察筛选,较难随意参加,并且每位党员都有其权利与义务。其中央与基层组织架构较为清晰,具有明确定义的日常业务,行政领导职权明确。

通常在内阁制国家中,因为每一次国会决议投票,都是一场对执政党内阁的信任投票,所以对党纪就有相当的规范,大都属于刚性党纪[2],例如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国会党鞭有开除议员党籍的权力,能够贯彻党中央政策决议。[3]

中华民国的主要政党如民主进步党中国国民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亦存在极为严格的党纪,但是这些政党的党纪和西方民主国家的刚性党纪不能混为一谈。中国国民党和民主进步党有着严密的基层党组织,能够对基层党员实施各种处罚、乃至“开除党籍”的处罚。2021年10月15日,民主进步党对党员吴子嘉实施开除党籍处分,吴子嘉从未曾担任民选代表。中国共产党更以双规的党纪处分闻名,其下属的纪律委员会可以对所有党员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原创研究?] 。西方政党的党纪,无论是什么形式的,都仅约束民选代表,除民选代表以及党的高级干部以外,极少听说过西方政党用党纪约束普通党员的例子。实际上,有些政党,例如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因为不存在入党程序、党员档案、党费等管理形式,甚至都不具备约束和处罚普通党员的条件和能力。

柔性党纪

实行柔性党纪的政党,亦称为柔性政党

实行柔性党纪(Weak party discipline)的政党,政纲与党章内容较为模糊,随着选举情势保持较大弹性,因选情与领导人政见而常有变异。党纪松散,没有党员登记制度,没有固定的党员,政党机构不清楚其党员人数与身份,所有公民都可以自由选择参与特定政党的初选[4],出入自由不需考察。柔性党纪下的党中央与基层组织具有很大随意性,大多仅在选举期间活动,平时仅是俱乐部与谈话会性质,中央领导只是候选人的竞选总干事,没有实质的政党领导权。

美国的政党制度被视为柔性政党的代表。民主党共和党都属于柔性党纪,两党均设有全国委员会主席,但全国委员会主席并不是党的最高领袖,政党领袖是由执政时期的总统和国会参众两院领袖领导。选举时,两党的选民会在参加党内初选和党代表大会时加入政党,可以随时加入和退出,政党亦无权力开除和处分党员。不过,在国会和州议会中,两党均设有党团。

台湾方面,只有之前新党(1993年至2002年)[5]组织党章符合条件。而亲民党[6]台湾民众党[7]虽自称属于柔性党纪,但实际上有规范党员登记跟党纪处分仍是刚性政党。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