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糖厂

位於臺灣高雄市橋頭區的近代製糖廠及工業設施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橋頭糖廠map

桥头糖厂,是一座位于台湾高雄市桥头区的一座现代机械化的制糖工厂及设施群,于1902年成立,原设施隶属于台湾制糖株式会社[1]。是台湾的第一座新式现代化制糖厂,也是标示台湾进入现代工业化时代高速发展的代表性设施群,归于园区所保存之工业遗产、办公厅舍及相关历史性意义,该园区现则指定为高雄市市定古迹及文化景观。[2]

Quick Facts 桥头糖厂, 成立 ...
桥头糖厂
台湾糖业博物馆
Taiwan Sugar Museum
Thumb
桥头糖厂的大烟囱
成立2006年5月1日
地址 中华民国台湾高雄市 桥头区
坐标22°45′28″N 120°18′51″E
类型制糖厂博物馆
地图
Thumb
Close
Quick Facts 桥仔头糖厂, 位置 ...
桥仔头糖厂
位置高雄市桥头区糖厂路24号
官方名称桥仔头糖厂
类型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详细登录资料
Close
Quick Facts 桥仔头糖厂文化景观, 位置 ...
桥仔头糖厂文化景观
位置高雄市桥头区糖厂路24号
官方名称桥仔头糖厂文化景观
类型登录等级:文化景观
详细登录资料
Close

该厂区最初名称为桥仔头制糖所,后曾一度更名改为桥仔头糖厂、台糖高雄总厂,目前该糖厂园区及相关附属设施则是以台湾糖业博物馆之名开放民众参观。[3]

沿革

日治时期的创立

Thumb
日治时期的桥仔头制糖所,图中中央设施为甘蔗专用机关车铁道。

台湾日治初期,时任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上任后为谋求台湾的财政独立,发展糖业成为其施政重点之一,而在接受殖产课农务股技手山田熙的“糖业政策意见书”之建议后,决定先在台湾成立一间大规模的新式制糖会社,在考量资金等问题后,儿玉源太郎便有与三井财阀合作之打算。因此,民政长官后藤新平在明治32年(1899年)12月前往东京后的停留期间,曾于隔年2月与三井物产专务理事益田孝日语益田孝会谈,之后他与山田熙又各自与三井物产营业部长福井菊三郎日语福井菊三郎、三井财阀最高顾问井上馨、日本精制糖株式会社社长长尾三十郎和专务取缔役铃木藤三郎日语鈴木藤三郎[4]等人交涉,但要到儿玉总督明治33年(1900年)5月抵达东京承诺给与新会社为期五年之资本额6%的补助,并在第一年给与12000元后,新会社的台湾制糖投资案才顺利进行。

1900年10月,台湾制糖推举铃木藤三郎担任社长,在山本悌二郎[5]、益田孝、铃木藤三郎等相关人士的引介下加入台湾制糖创设计划,并于同月访台,开始于台南、高雄地区勘察、择址台湾制糖新厂的位置。[6]总督府原建议地点包括台南蔴豆,山本、铃木后则前往高雄凤山万丹东港等区域,在一个月后的探勘后则将候补区缩小至台南厅曾文街、以及高雄州冈山郡楠梓庄桥仔头一带,后因考虑桥仔头用水、交通地理具有优势,因而选定桥仔头近中崎溪区域作为新厂的所在地点。

结束探勘后,铃木藤三郎返日参加台湾制糖创立总会,后于明治34年(1901年)2月15日,台湾制糖株式会社开始于台南厅桥仔头建厂,此外为了确保原料甘蔗供应稳定,收购周边约746甲土地以辟建自营农场,同期兴建建筑则包括桥仔头驿、社宅事务所及俱乐部厅舍,支配人(经理)为山本悌二郎,制糖技师为齐藤定隽[7]

第一工场的施工期间于该年5月开始[8][9],其中由于工场曾遭土匪袭击,楠梓坑分遣队20名士兵遂进驻。11月23日,桥仔头完成机械安装、进行试运转,并于12月11日试制砂糖,最终制糖工场于隔年(1902年)1月15日正式使用,其设施最初承接北海道纹鳖制糖所日语紋鼈製糖所的机械设施,每日压榨甘蔗量1000公吨,因而成为台湾的第一所新式制糖工厂[7]

同年,铃木藤三郎于厂区中设立黑铜圣观音塑像作为保佑平安,此外,为避免抗日者偷袭糖厂,该工厂也在建筑设立防御设施,并派遣70名士兵及自组壮丁团以协助防御。[10]

扩建工程

Thumb
桥仔头酒精工场,于1908年4月开工。

自明治36年(1903年)开始,桥仔头制糖所便开始进行厂区的扩建工程,先于同年2月铺设30英寸轨道的轨道供牛只牵引作业[11],后于明治38年(1905年)铺设电话线路。明治39年(1906年)8月30日,台湾制糖在东京商业会议所举办的第六回定期股东大会及临时总会上宣布增资400万日圆,并于桥仔头增设第二工场与酒精工场,同时准备觅地设立第三工场。[12]

在第一扩建阶段,除了于1907年9月15日起正式引进甘蔗专用机关车铁道及机关车设施外,[13][14]第二工场则于隔年(1908年)1月动工;酒精工场则于3月落成,4月开工,成为台湾第一座以糖蜜为原料制造酒精的工厂,至此桥仔头制糖所重要机能多已具备[15],周边自营农场也从746甲扩充自4500甲面积,其作为总会社所在地的地位则直至明治44年(1911年)台湾制糖本社搬到打狗哨船头后才告终。[7]

至于桥仔头制糖所在第二、三阶段的扩建,则偏重于员工生活休闲与信仰的空间机能。伴随着在地的员工人数随着糖厂规模扩大而增加,厂区也从1911年至1940年代期间开始兴建大批宿舍群和休闲设施,并在昭和6年(1931年)11月2日在于厂区与住宅区交接地带兴建桥仔头神社,取代当地圣观音信仰。初建阶段的主厂区则统筹做为生产与事务区域使用,宿舍群、休闲设备和神社成为员工生活的空间。1939年,厂区东北方则设立运动场、跑马场和射箭场[16]。1940年,厂长、副厂长之官职宿舍兴建完成。[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桥仔头制糖所曾大量生产可供作战斗机替代燃料的酒精,就近供应予当时停驻于冈山的日本海军第61航空厂内。被美军洞悉此举后,桥仔头制糖所即被美军列为针对高雄大轰炸的重点目标之一,多栋建筑物于1945年3月25日开始陆续遭到美军航空部队的轰炸、其中第一、二工场因制糖机械也遭到支解,其他设备也轰炸中炸毁而无法制糖[18],因此工厂现仍存留部分弹药库、防空洞和防空火炮阵地遗迹。[19]

战后时期及停运

Thumb
战后所兴建的台湾糖业公司高雄厂大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桥仔头制糖所等台湾制糖在台资产、厂群于1945年11月由台湾糖业公司接收,台糖开始对于厂区设施维修适度地加以整并调整的监理工作,其中第一、二工场在先行修复后暂时恢复制糖流程,此时的厂区土地大致维持日治时期使用方式,1946年6月1日,桥仔头制糖所正式改名为桥仔头糖厂,首任厂长由黄泽蓉担任,员工合计699人。后在1948年,第一制糖工场压榨室、清净室、发酵室及仓库三栋在修复完成,正式恢复制糖工作。

1950年7月1日,台糖总公司改采总厂制,桥仔头则编入屏东总厂内营运。在此时期,桥仔头糖厂先于1953年更名为桥头糖厂。后于1958年因应设备扩充等因素,将第一、二工场正式合并及设立全自动中央控制系统,神社则于1965年改建为中山堂。

1966年7月1日,由于台糖试行大厂制,该厂则与小港糖厂合并更名“高雄总厂”,下辖高雄、仁德、小港糖厂。1967年6月,筹备成立畜殖场,兴建种猪舍10栋、肉猪舍8栋,年产肉猪10,000头。同年10月底,中央控制系统工程完工,压榨量则提升到3,400吨之规模。

自1970年代开始,由于国际糖价下跌,桥头糖厂因而开始停止厂内建设营造,并对于厂区设备进行升级,使用半自动化制糖控管;1975年台糖恢复旧制后,“高雄总厂”撤销,改回“高雄糖厂”,原辖下三个糖厂改隶屏东总厂。1986年,畜殖场停止经营。

1998年原高雄县政府在进行探勘后,将厂区列为古迹保存区。1999年2月8日,高雄糖厂制糖工场停止制糖,改制为高雄厂,并于同年6月1日正式停闭制糖工场。[20]

当代

Thumb
台湾糖业博物馆入口,为该园区当代的主要出入口。

自2000年开始,厂区开始推动保存及百年纪念运动,其中社区地方人士于2001年成立并进驻桥仔头糖厂艺术村,并定期举办相关艺术活动。后于2002年9月,“桥头糖厂”经高雄县政府公告为县定古迹,后于2006年台糖公司将工厂区及办公区规划为糖业博物馆。博物馆由台湾糖业公司高雄区处经营管理,高雄区处辖区包括原旗山糖厂、高雄营运处等区域。[21][22]。2007年,高雄县政府再将糖厂区范围指定为文化景观,并增设历史文物馆、观光工厂等设施。以开放实体展示馆,展示甘蔗经过压榨、结晶、分蜜到成品的过程。[23]

现时桥仔头糖厂分为两个区域,一为原制糖工厂行政区,现已整建为台湾糖业博物馆,另一部分为冰品休憩区与艺术创作区。十鼓文化园区则2010年进驻。此外,区处经管土地之区位、桥头资产课、综合经营课、有机园区等部门等行政重心依然于糖厂办公。[24]

影响

随着桥仔头制糖厂的成功,台湾制糖株式会社也随即开始于台湾各地设立现代化机械式制糖工厂的兴建,这些新式糖厂的规模、生产形式也都以桥仔头模式为范本进行经营,其中规模最庞大者则为1908年年底竣工,在1909年11月到1910年11月之间进行扩张的阿缑工场。此外,为了应付糖厂成功所伴随的大量砂糖外销,桥仔头制糖厂的糖业,也是间接推动高雄市打狗港筑港计划的发展之一。

园区配置

当前,桥头糖厂整体面积约为23公顷,其厂区整体空间大体维持日治时期的规划格局,并保存包括社宅事务所、俱乐部、厂长宿舍、副厂长宿舍、农务课办公室、警勤队办公室、制糖工场、仓库、铁道及产业附属设施。其周围则保留原作为糖厂宿舍群之艺术村。目前园区共有19座建筑或附属设施具有文化资产身份。[25]此外周围地区也曾移植实验树种,而后随着扩张而发展专属森林生态,形成属于人文和自然交集之文化景观。[26]

目前桥头糖厂已规划成文化园区,并设有博物馆、展设厅、五分车系统及部分景观设施,以展示台湾糖业文化的历史、建筑、文物、技术、规划、景观设计以及对于在地产业发展的影响。[16]

办公区

办公区为桥头糖厂主要的行政区域,因此设立了多个公共机关作为提供人员办公的使用空间,当前该区域所保存建筑则包括社宅事务所、俱乐部、人事课厅舍、警卫部、餐饮部等设施。并设有两排笔直的椰林大道为园区的主要大道。[27]

社宅事务所

社宅事务所最初作为台湾制糖株式会社社长的办公室兼住宅所在地,其建筑物建造于公元1901年,建筑风格则模仿荷兰殖民地复兴建筑。建筑物的结构采用西洋式的砖石构造。其玄关入口的中央门廊及基座,则是使用来自英国进口的钢筋混凝土构造,针对早期防御系统需求,建筑物的上方则设置加农炮作为吓阻或攻击敌人所需、而回廊屋顶四周的女儿墙,则开有方型的枪孔提供厂方人员用来持枪应战。另外房舍下方同时增设地下室以储备粮食,同时也用于提供人员或其家属避难等防卫功能。[28]建筑物内部除了规划社长办公室之外,也设有包括卧室、简易厨房、浴室等生活机能空间,以利交由社长与其家属居住使用。[29]


社宅事务所的建筑结构上因融合了木造(包括屋架、基桩)、砖砌(墙身)、钢筋混凝土(观景台四柱)等结构,因而成为台湾日治初期公共建筑实例中较为重要的工程。其地基则采地上架高结构而以利通风,建筑外观的拱形回廊、柱头、柱脚、楼梯及窗框,则可见仿巴洛克风格灰泥繁复装饰,其拱廊和连续拱门也具有遮蔽阳光的功能,这源自于考量台湾南部地区较为炙热的阳光的基本设计。[30]

2016年,社宅事务所与俱乐部正式进行古迹本体修复过程,以考究原有建筑构造形式,大量采用厂区内资材仓库的构材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建筑物则作为进行游客导览、文创展示及艺文活动等活化再利用展示馆使用。[31]

俱乐部

俱乐部同与社宅事务所于公元1901年兴建。其建筑最初的用途是作为招待高阶长官的专属场所所使用。建筑形式风格则与社宅事务所相同,为仿荷兰殖民地复兴建筑,然而相较于社宅事务所简单的平面设计,俱乐部的整体及平面构造则较为复杂,除了在外观造型较呈现多结构型态外,其建筑右侧、侧面、屋顶结构则是以台湾桧木为材料的木构造,其余区域则为砖造结构,整体外观同以采高结构、回廊及连续拱门造型互相串连,使建筑物的空间感具有变化性,各个空间也设有独立的出入口。在内部空间,则设有斜撑结构以产生空间视觉变化。[32]

当前的俱乐部则被规划为糖业文物馆、咖啡馆[33]及猪仔文物馆的等多功能展示馆使用。其中猪仔文物馆于2012年12月8日举办开馆揭牌仪式,是由时任台糖总经理魏巍与经济学家陈师孟教授共同主持[34]其馆内本身则展示陈师孟所捐赠的1,400余件猪公仔、模型[35],以及由台糖公司前畜产研究所长戈福江所捐赠的514件猪仔模型,使得该建筑物成为当前台湾最完整、最具特色的猪公仔展示馆。[36]

该建筑物前方则设有一片空旷的广场,乃是当时员工的练兵场及守卫队驻扎之地。[37]

文物

山本悌二郎铜像(1927年)

社宅事务所玄关处原设有一座山本悌二郎铜像,是为台湾雕刻家黄土水所创作的塑像。

1927年,归于山本悌二郎调任回日入阁农林大臣,辞台湾制糖社长一职之因素,在地台湾制糖社员于同年捐资委托黄土水制作石膏胸像作为纪念,黄土水因基于山本为东洋协会主要成员,因而同意制作此次的委托工作。并在1928年制作第二座石膏胸像,该尊后收藏于东京目黑山本官邸,在此期间共制作约两个塑像,原型的石膏胸像现已不知下落。

昭和4年(1929年)2月5日,台湾制糖将黄土水1927年所制作的第一尊石膏胸像翻制成铜像,并矗立于社宅事务所玄关作为纪念。战后,该铜像则与桥仔头制糖所的机器设备被送回日本新潟县佐渡市,并自1960年开始矗立于佐渡市真野公园内展示。[38]

2021年12月,时任高雄市市长陈其迈与驻日代表大使谢长廷在会勘糖厂后,亲笔致信佐渡市政府希望令1927年铜像赋归的构思,后在时任佐渡市长渡边龙五、若林素子、及台日相关人士的推动下,台日政府于2022年7月27日签署MOU[39],并于同年8月28日将塑像重返高雄,交由高雄市立美术馆典藏修复[40][41],台方并另外制作两尊翻制铜像,一尊放置社宅事务所玄关展示[42][43][44],一尊则回送给予佐渡市保存。

此外,第二座石膏塑像在战后也送往佐渡市保存,2020年5月,文化部国立台湾美术馆曾与佐渡市达成协议,出借胸像石膏雕塑三年给国美馆进行修复、翻制原作典藏及规划展览。[45]

黑铜圣观音

该尊雕像又被称为“黑铜圣观音”或“黑弥陀”,为1902年铃木藤三郎日语鈴木藤三郎社长于社宅事务所旁所设立,主要目的是体恤因远离故乡且生命受到“抗日份子”威胁的日本技术人员、以及社宅官舍场址原为坟墓地,工场开工第一年机械经常故障、运转不顺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等,铃木希望借由设立圣观音像,借此拉近台湾工人、农民对制糖会社的向心力。因而选择了一个台日双方共同认可之宗教信仰作为象征,自设立后,每年糖厂厂方都会定期向圣观音举行祭祀活动。[46][47]

此观音像约182公分,共有24片莲花瓣,莲花座高约60公分,作品出自日本雕塑家大熊氏广日语大熊氏廣铸造,外型则仿位于日本奈良市药师寺东院堂之圣观音像(约铸造于720年),两者是同一风格作品,共属日本佛像雕塑的代表作。此外该观音像也是铃木当初曾铸造之四尊观世音菩萨佛像一部分,其余三尊分别祀立于铃木社长的故乡镰仓别墅、铃木社长森町的龙山住宅以及东京深川日本制糖厂本部。

观音像祀立方向朝偏北方,正面对向制糖工场以凝视厂房,意味着一方面可镇宅(社宅事务所) ,一方面可保佑加持工场开工生产顺利工作人员平安。[48]然而该观音像具有黑铜色彩,最初圣观音像铸成后外表镀有铂金,由于曾发生制糖工场的铜制避雷针被抗日人士偷走之失窃案件,铃木为避免圣观音像也发生失窃之虑,因而刻意命人将雕身漆黑,以作为掩饰。[49]

2022年,黑铜圣观音委由正修科技大学亚太文化资产保存修复新创科技研究中心进行修复工程,并对于雕像进行表面清洁、黑漆层移除、基座裂缝环氧树脂补强、重新补色调整等修复工程。该修复工程最后于同年10月初完成。[50][51]

宿舍区

宿舍区原作为供应桥头糖厂员工家属及生活场所使用[52],除宿舍外则设立多种公共设施,包括中山堂、警勤队、农务科事务所等建筑。以及各种设防避难使用的防空洞。自2001年开始,桥仔头文史协会与一群艺术家将此历史遗址转化为文化保存聚落,并且展开第一期的“桥仔头糖厂艺术村”之艺术家驻村计划。[53][54]

2008年,艺术家驻村计划开始由桥仔头白屋股份有限公司和台湾艺术发展协会共同经营管理,并在不同团队与厂商的进驻下,定期举办文创设计、艺文表演等活动延续至今。[55]

厂长与副厂长日式宿舍

厂长与副厂长日式宿舍于昭和15年(公元1940年)完工,以做为当时桥仔头制糖所厂长居住的主要宿舍所使用。该两栋建筑其官舍依其颁布之“台湾总督府官舍建筑标准”规定标准性质而兴建,其建筑形式为木造瓦顶平房,在构造则采用台湾桧木所制之屋架、高架地板、木床束以及砖造基础,其建筑周遭面积因有腹地,因此设有前庭及后院,并因应战时要求而与周围地区开设防空洞。[56][57]

1955年后,为因应起居需求,两栋建筑物的内部格局进行改建,使得空间略有改变,并在1999年厂区停闭后暂供员工住宿使用。[58]

后于2011年,台糖为保存此该文化资产,自行编列预算将此栋建筑依原样重新修复完成,并于2015年起开放外部空间供游客参观,内部空间提供民众预约导览服务。[59]其中厂长宿舍后于2021年开始以日式茶馆店铺形式开始营运。[60]

保警队、农务课办公室

保警队、农务课办公室皆为战后时期所扩建之建筑设施,其中保警分队建筑属闽南折衷形式,砖墙以简化英式砌砖形式以及木架屋顶构成。农务课办公室则是使用砖造结构,及在顶版建筑山墙上方设有通风气窗与屋檐,建筑前方则设有日式庭园以及半月圆水池。

该两栋建筑附近设有一战后兴建之防空洞,该构造以剪力墙作为主要荷载结构,圆形平面设计及运弹孔有别于其他防空洞,能够兼具弹药库及避难空间使用。[61]

桥仔头神社

桥仔头神社源为昭和6年(1931年)11月2日镇座之所建无格厂内社,主祀天照大神丰受大神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例祭日为每年的11月5日。神社供奉天照神的牌位,四周设有环绕的献时灯笼。[62][63]战后初期,神社建筑仍持续使用并改奉福德正神,然而自1966年后,神社被拆除以改建为中山堂。中山堂后曾于2003年改建为台糖高雄厂展售中心,现则闲置状态。

至于当代桥仔头神社所保存的遗构部分,除了仍存手水舍、“桥仔头社”神社社号标、与雌雄两座狛犬石像之外。部分石灯笼残件也被放置于厂区各地,包括“竿”作为厂长宿舍的园林景观,“笠”与基础构建部位放置于中山堂前展示。[64]

招待所(白屋)

Thumb
雨豆树广场,因种植雨豆树而得名。

白屋的所在地为原桥仔头制糖所之招待所,该招待所最初为日式木构造建筑,曾于1906年(明治39年)接待过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及民政长官后藤新平

战后,该建筑改建为今日白色结构之现代主义建筑。在战后国民政府来台后,曾成为蒋介石的招待所之一。并于1971年4月18日曾接待时任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2008年,该建筑物由民间资金承租,并修复重建为艺术展览及饮食空间。并于2012年正式以“白屋艺术村”之名成为环境教育场所,并通过行政院环境保护署环境教育场所认证。日式招待所的基座遗址则被改建户外用餐区,当前老榕树前庭广场及周围区域也是提供当地居民使用的活动场所。[65]

此外建筑周遭则设有一座1927年所兴建的红砖水塔,是为服务招待所的贵宾特别打造的设施,该水塔基底结构中则包含有方形、扒形、圆形等多种形式之变化造型。[66]

六连栋

六连栋位于兴糖十五巷,为典型日式官舍建筑,台糖原订于2010年拆除该建筑,后在经过高雄大学争取,为以人工拆除过程结合教学活动的方式介入后,获得台糖与文化部文资局的支持以“高雄县桥仔头糖厂文化景观后工业场域空间活化计划”的提案修复。并于2012年开始对该建筑物的测绘与建筑元素及构造的分析研究。并增设木构造拱型棚架,提供小型文创活动的会场、展厅与交流平台。该建筑物现为闲置状态。[67][68][69]

单身员工宿舍

1958年,为训练越南交换学生为要求,台糖于原桥头糖厂设立的靶场、相扑场旁建造单身员工宿舍,该建筑物共有13间单身宿舍和1间会客室。1999年糖厂关闭后,该单身员工宿舍前方广场则改名为雨豆树剧场使用,其剧场周围的阶梯则使用咾咕石为材料。并定期举办剧场活动。[70]

工厂区

Thumb
桥头糖厂制糖工场甲压室、乙压室宽景图,右下侧圆拱型结构为日治时期的第一工场遗构。

最初,桥头糖厂制糖工场内陆续建置的设施,除了所需的机关室之外,还包括压榨清净室、压榨附属室、机械修缮室、仓库等设施。当厂方或民间收获通知,将种植甘蔗运抵糖厂后,则通过秤量所过磅、检验品质,接着则将甘蔗送往制糖工场以依步进行制糖流程。[71]

制糖的简易流程,为甘蔗先卸至压榨室进行压榨娑作业,再经蒸发室加热器、沉淀槽、压滤机[72]、蒸发罐,后到结晶室的结晶罐、助晶机、分蜜机构成后,最后产生出糖。锅炉室则作为燃烧剩余蔗渣、蔗汁滤泥等废物,当前,原制糖工场已被规划成“制糖设备展览馆”,以半展示形式对外开放参观。[73]

制糖工场

在经历大规模的改建后,当前已整体规划保存的制糖工场厂区,是以大量金属构件、铁皮等外墙结构组成,其主要内部结构及保存之产业机器设施则包括:蒸发罐、酒精工厂、石灰窑、锅炉室、结晶助晶分蜜包装室等。户外设施则陈列人工卸蔗机、沉淀槽、真空滤泥过滤机等设备。

一楼主侧部分为甲压室及乙压室,其区域主为初期处理甘蔗的工厂使用,为应付输送带上的甘蔗,因此该区域设立了如主输蔗机、五重压榨机等大量重型机具,压榨机每组有三个相互嵌合的压榨辘,以压榨甘蔗至充分榨出糖分。旁侧区域则为锅炉室,压榨后所留存的蔗渣则将运往该区域进行燃烧,并产生蒸汽动力供应整个糖厂电源,锅炉室每小时能生产约60公吨的蒸气,其旁设有电力室及控制室以控制、检查厂内电力。

其二楼部分则为清净室、分蜜室、以及工场中央控制室的所在地,作为监测机器运作及工场的主要区域。[75]该区域主要设有制糖重型机具,如蒸发罐、蔗汁加热器。蒸发罐主要的功能,是作为蒸发沉淀后的甘蔗汁,再借由废汽及凝结水间接加热至产生糖浆,后经结晶罐达到饱和度产生结晶。最后再经送往分蜜室脱出糖蜜,则能进一步产生、筛选出白砂糖或红糖等原料。[76]蔗汁加热器则能够使甘蔗汁长期保持在高温状态以利后续制作,并进而达成蔗汁浓缩效果。该楼层附属设施则包括包装室、水槽、澄清槽等[77]

锅炉室旁则设有原糖厂办公室、打包室[78]及储蔗室,目前主要展设当时糖厂所使用之相关文物及展览。

第一工场遗构

起初,日治时期的桥仔头制糖场设有第一工场、第二工场等主工厂,起初原建筑均是以红砖构成,采用西方古典风格设计,后随着建筑扩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轰炸,以及战后将第一工场与第二工场进行合并重建的影响,当前日治时期所留存的结构,仅剩第一工场的侧边墙体结构,该结构共包括多道拱形出入口、另在二楼部分设有一座西式圆形窗框为辨别特征。

仓储区

制糖工场户外部分则展示工厂的附属使用设施,如糖蜜槽[79],其两座槽体用铆接方式建造之钢铁结构,另两座则是以钢筋水泥之地下结构。是用来存放制糖过程中所产生的糖蜜使用。

另外也增设一座烟灰池,最初因锅炉室燃烧后为部分烟灰随着烟囱排出,厂房因而需将排烟经过水网喷洗,而从将导流进入烟灰池中沉淀而设立。 沉淀后的烟灰则能够运往农场作为肥料。在糖厂停闭后,烟灰池则作为景观池使用,1988年,厂方也增设一座品质分糖采样机,该设施之功能作为采样、检测甘蔗品质使用,台糖会定期与蔗农代表进入糖厂,会同观看甘蔗过磅、采样、品质分析化验过程,再以此进行检测。[80]

糖业历史馆

糖业历史馆过去为制糖工场仓库,当前在经过再规划利用后,主要介绍关于台湾糖业自16世纪、日治时期至战后时期的发展历史、并以介绍糖业的起源、开发、繁荣及转型的经过为重点项目,其馆舍则展示大量桥头糖厂缩小版本模型,桥头糖厂的老照片、在地居民生活的用品、台糖公司的简介及原配属旗山糖厂的蒸汽机车361号,该火车头原于1948年由比利时TUBIZE制作,后于2006年4月起移至现地展示。[81]

历史馆另设有“糖业人文小剧场”主要播放糖业相关影片提供民众参观、休息之空间。[82]

农机具展示场、修理室

作为早年维护桥仔头制糖所所属的机械设备,台湾制糖曾进一步在糖厂内设置“株式会社台湾铁工所”(初名株式会社台湾铁工所打狗工场)[83],该机构以专修损坏的维修与机械设施、或从改善设计。 尽管台湾铁工所的部分人员在1915年移出桥头,但仍以定时修理糖业机械及窄轨道。战后,台湾铁工所更名为机械修护所,并持续由糖厂人员沿用。当前该设施仍保存部分维护器具。[84]

1975年,糖厂另建造农机展示场,以作为提供糖厂运糖卡车维修及停放之场所,后待规划成博物馆后,将其他各厂区之特殊农机具则特地转移于此展示此做为糖业农机展示场。[85]

北区仓库群

桥头糖厂的北区仓库群原作为砂糖存放仓库及物料糖存放仓库使用,后因建筑闲置因素,于2010年10月则由十鼓桥糖文创园区进驻,并设有包括会展中心、听雨轩、鼓乐体验教室、水剧场、蔬苑餐厅、文创商品馆、鼓文物馆等设施。当前该仓库群共有九栋作为室内场地、以及三处作为户外场地使用。[86]

2017年10月,百世教育集团与原有的十鼓桥糖文创园区结合进驻桥头,并于仓库成立“百世新天地”举办结合数位、文创、教育与娱乐相关活动。[87]

糖业铁道

Thumb
日治时期的桥仔头糖厂及糖业铁路。

铁道部分则源自于1901年1月开设,台湾制糖最初向总督府官方提出桥仔头停车场设置的申请[88],同年3月外则向铁道部申请铺设自桥仔头停车场延伸入工场内的装卸用铁道,并于5月12日开通。最初,桥仔头制糖场邻近区域的甘蔗采收除由水牛牵引的二轮车运送外,也有以人力推行的手押台车设备。后则逐年扩张规模。于1907年引入轨距25磅专用铁道。其厂区原料线长度有1.23哩(约1.9公里),并于该年11月使用蒸汽机车[89]1916年,闲院宫载仁亲王与其妃子巡视台湾时曾于4月22日午后抵达桥仔头制糖场,曾转乘糖业铁道进入制糖工场的厂区参访、当时第二工场前则临时月台方便两人上下车厢。

战后,桥仔糖厂厂区的铁道及轨道仍保留原始样态,并设有主要侧线石案潭线、太爷线及仁武线分类为几个不同属性区域。从产区采收的甘蔗则是经由厂区西侧南北端的原料秤量场送至等候区,并在最后运往压榨室,料秤量场东侧则设有铁道课办公室,以及机关库、检车库、内燃机修理工场[90]、油料仓库、道班房等铁道设施,太爷线则与桥头车站接壤。其主要负责牵引列车。自日治时期到战后台糖公司时期,火车头则引进由比利时、日本及台湾机械制之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等车辆。

2000年与2001年,因庆祝桥头糖厂、圣观音奠基百年,台糖在活动期间则提供民众搭乘小火车。后则于糖厂正式开办观光五分车设施活动,路线则利用原有仁武线(现更名为桥头线)进行复驶,目前五分车则作为园区中的观光设施使用,并定期于假日行驶。[91][92][93]

铁道景观区域

当前原糖业的铁道区域已被规划为铁道景观区,并静态展示包括台糖溪州牌内燃机车台糖德马牌内燃机车、蔗车等柴液式内燃机车,在糖厂停工后,员工曾运用工厂遗留的铁件及木料打造“物料循环展示区”,并透过组装,拆解或重组铁件及木料创作出一系列火车模型。

其他设施

金木善三郎纪念碑

Thumb
金木善三郎纪念碑

金木善三郎为日本冈山市人,自京都帝国大学毕业后则来台至糖厂服务,并担任所长一职。后于昭和4年(1929年)6月病逝于任内[94],金木逝世一周年后,台湾制糖株式会社于1930年6月18日立碑以纪其生平、颂其事迹。

该背碑高约2米,俗称“三好碑”,其刻以篆书楷书书写:[95]

工学士金木君讳善三郎,明治十一年五月廿八日生于冈山市,三十八年七月毕业京都帝国大学工科机械科,四十年四月入我台湾制糖会社为技师,尔来历任后壁林,阿𬭤、桥仔头各制糖所主任。大正三年四月累进三崁制糖所长,五年十月兼务湾里所长,九年转桥仔头所长,在职二十二年,昭和四年六月十八日宿痾不愈汝焉,逝于桥仔头,享年五十有二,君有三男二女,长清次和夫、季正行,长女弥惠早夭,次爱枝君资性刚毅直谅精通机械,学穷极蕴奥其于机械之改善施设厥功孔伟,夫桥仔头之工场,盖我社发祥地,本邦新式制糖滥君早不负所擢,当我社第二十九业期克举本岛空前之续昊天虽弗更假君以年,我社之人皆体君遗志,各勉其职,日进月步,相倚以作,君亦可以瞑矣,兹当一周忌辰有志胥谋建碑勒功以传不朽铭曰:

西京学研 技挥南国 遗绩肇基 弥昌耕殖 淳朴和人 刚毅尽职 伟哉钦功 千秋嶷嶷 昭和五年六月十八日台湾制糖株式会社 有志口从三位勋二等山本悌二郎篆额 石匠大阪天满平清

战后,由于此碑地处偏僻,成为极少数未遭破坏的日治时期纪念碑,至今仍作为园内文化资产保留。[96]

禁闭室

Thumb
禁闭室

禁闭室于公元1941年兴建,该建筑内部面积约为6坪大,其门廊具有少许装饰艺术风格,该建筑主要的用处功能,则为关押偷窃、偷吃甘蔗的罪犯使用,当初除了关进禁闭室外,罪犯还会被要求写悔过书及罚款。此外根据糖厂留下的文献资料,偷吃1口甘蔗则罚30元,偷吃1节甘则蔗罚300元,而当时一般公务员月薪约3、400元,可见对于罚责上的处理相当严苛。在厂区转型后,当前禁闭室则向公众开放参观。[97]

战时指挥中心

因应军事防御、避难及战争预防等因素,桥头糖厂共设有大量防空洞系统,当前园区存有着24座防空洞,其中位于工场铁道区地下道下方则设有战后所兴建之“战时指挥中心”,除提供高级长官避难之外也兼作厂区战时指挥中心。该地道全长约48米、宽1.7米、高22米。

此外,糖厂内部依法规定由单位内员工组成民防组织“防护区团”,每年会定期办理防护训练;为机动性组织,如遭遇火灾或其他事件也会召集防护团。[98]

装饰艺术

随着桥头糖厂转型成博物馆及文创园区,其厂区各处则设有装饰艺术及可互动设施,以利民众参观。其中则包括糖厂员工利用废弃铁件所制作之“铁园迷城”设施、雕塑艺术家梁任宏的作品《焊铁妙相立千秋》、刘丁赞《红虫》[99]、张新丕《消失的帝国》[100]及黄顺男《糖僧精灵》[101]等作品。

另外,园区在战后时期曾设有一座蒋介石铜像,然而该铜像于2015年4月被一名男子持铁锤砸毁,为避免无谓的困扰,台糖倾向石膏像不复原形式,将另以景观台作为替代。[102]

交通资讯

捷运

  •   捷运红线桥头糖厂站

公车

More information 编号, 经营业者 ...
编号 经营业者 区间 备注
8506 义大客运 冈山转运站(冈山车站)-义大世界 里程收费。
Close

公共自行车

流行文化

在2017年台湾电影《血观音》中,片中翁棠夫人的住所、会议场地等地大多取景于桥头糖厂的厂长宿舍、社宅事务所等地点。[103][104]

参考文献

相关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