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ǎn》传为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作品之一,描绘贞观十四年(640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长安通聘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

Quick Facts 《步辇图》, 时代 ...
Close
Quick Facts 外部视频链接 ...
Close

现存画作为设色绢本,高38.5公分,宽129公分,被认为是宋朝摹本,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1972年,《步辇图》在故宫博物院“修复计划”中被改动,故宫博物院的11位专家为这一行为签字作保[2]。但此次改动,引起争议[3]

Thumb
《步辇图》1972年改动后版本

修复争议

中国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老画家宁恩宝,对于北京故宫修复后的《步辇图》版本(1972年)与修复前版本(1959年)的明显差异,曾提出以下质疑:[3]

  • 修复版中,唐太宗的右手及手中攥著的白布袋被抹去。这白布袋可能装了题记中所说封禄东赞右卫大将军的的印信,称为“鱼符袋”,是三品以上官员出入宫廷的身份标识。此袋显示本图的主题是封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
  • 靠近唐太宗的右膝下,有一抬步辇的宫女。修复前,可明显看到她左手手指和指关节。但修复后,图中那位宫女的左手手掌与袖箍之间的衔接处,被用白色颜料向外扩展,成为一个上下垂直的长方形,使左手变成宫女上衣袖筒的一部分。使这名宫女失去了用手抬步辇的动作,看起来像随同走动的闲人。
  • 修复前,唐太宗胸前的长方形盒子下垂下一根直线,连接他手中的白布袋。紧挨着垂直线,还有一条向左弯的线条,宁恩宝认为这条线才是那位宫女上衣袖筒的外沿轮廓线。可是,在改动后的《步辇图》中,拴白布袋的那条垂直线成了宫女衣袖的一部分,而原来的弧线被视为多余之物抹去。这样一改,不但“残”了唐太宗的右手,同时也丢失了他右手所握的重要标志物———白布袋。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