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修正主义(英语:historical revisionism)在历史编纂学中是指根据以往被忽略的证据,重新解读主流的历史观点。它通常意味挑战被专业学者所持有的对一个历史事件的传统观点,或引入新证据,或重新陈述参与人的动机和决策。

由于“修正主义”一词给世人所带来的印象,历史否定主义也时常被误称为历史修正主义,但这两者是分别具有不同意义的学术名词。

原因

新的证据可能推翻旧有的解读,包括新发现的史料、新开放的机密文件、或是新的研究方法(例如古老DNA放射性定年法)。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例如民族主义会让人们从自己国家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事件,或是多元主义让历史学家用新的角度来看待传统以希腊、罗马、或汉族为中心的历史。

例子

黑暗时代

欧洲历史中的黑暗时代以往被认为是罗马帝国衰落、造成欧洲文明崩坏的时代,“黑暗”这个描述是与“光明”相对,带有负面的意味。然而,这些只是意大利跟高卢(今法国人)的观点,随着越来越多非拉丁文的史料出土,历史学家开始认知到在这个时代的凯尔特日耳曼斯拉夫等文明都非常活跃,不亚于其他时代,原本看似“没有文化”的现象只是因为历史学家手上没拿到史料造成的错觉。许多现代历史学家不再使用这个词。[1][2]

封建制度

1974年美国历史学家布朗质疑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所谓“封建制度”在各地都不一样,当时也没有这个词,尤其之后还用到历史发展独立于欧洲的地方(例如日本),把这些本质上并不相同的东西通称为“封建”、当作类似的东西并不合适[3] [4]。 现代西方历史学课本以及日本历史学家都很少再提封建制度[5][6]

地理大发现

欧洲人“发现”的土地大多本来就已经有人居住,在澳洲的欧洲后裔作为殖民者,终于在20世纪后半开始重视原住民人权与道歉,并在教育作品中修正观点。

岳飞

岳飞以往被汉人视为对抗金人的英雄,但是在“中华民族”概念形成后,女真人和汉人都是中华民族,是否仍算是民族英雄就起了争议[7][8]

吴凤

台湾日治时期战后时期皆曾在小学课本里描述吴凤“为革除台湾原住民出草的习俗而舍生取义”,然而此故事与邹族口传历史背道而驰,内容可能被过度夸大,且有鄙夷原住民的嫌疑,并造成对原住民的刻板印象,而受争议。在原住民团体的一再抗议下,1989年教育部正式将此故事从教科书删除。

闭关锁国

中国历史研究院旗下的《历史研究》将明朝和清朝的海禁政策定义为“维护国家安全、防范西方殖民侵略”的“自主限关”政策,而非通常认为的“闭关锁国[9]

港英殖民统治

2010年代前的传统香港历史教育一直对英属香港评价良好,认为香港能从开埠时期的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及世界上其中一个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原因,与英治时期法律高效,港英政府施政得宜,以及受惠于雁行理论带来的高度经济成长有关。

但于2010年代后,中央政府加强对香港教育进行管制,在“去殖化”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下,中国大陆及香港开始出现对英属香港时期批判的声音。现时内地主流观点认为,香港在英国殖民的发展,与港府施政及国际经济环境无关;香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内地特意保留香港作为改革开放前唯一的对外贸易出口,而香港的发展仅是受惠靠着内地的闭关锁国;所以当内地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后,香港的经济地位下降是理所当然。

参考资料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