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旋艾丽塔先后三次登陆非洲东南部岛屿国家马达加斯加,属于非常罕见的热带气旋。系统于2004年1月24日在莫桑比克海峡发展形成,是2003-2004年西南印度洋气旋季期间第5场获得命名的风暴,增强至热带气旋强度后于1月28日吹袭马达加斯加西北部,在穿越该岛期间减弱成热带低气压,然后进入西南印度洋并转向西进,于1月31日从马达加斯加东部登岸。再度穿过该岛后,气旋回到莫桑比克海峡并再度强化,然后转向东南,于2月3日沿马达加斯加西南部登陆。两天后,艾丽塔开始转变成温带气旋,系统残留的动向仍然飘忽不定,最终于2月13日逐渐消散。

Quick Facts 热带气旋(法国(英语:Météo-France)), 形成 ...
热带气旋艾丽塔
热带气旋(法国英语Météo-France
一级气旋(美国
Thumb
1月28日的气旋艾丽塔
形成2004年1月26日
消散2004年2月5日
最高风速10分钟持续 120公里/小时(75英里/小时)
1分钟持续 120公里/小时(75英里/小时)
阵风: 175公里/小时(110英里/小时)
最低气压970百帕毫巴);28.64英寸汞柱
死亡直接造成33人死亡
影响地区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马拉维塞舌尔毛里求斯留尼汪
2003-2004年西南印度洋气旋季的一部分
Close

风暴产生的降雨量超过200毫米,马达加斯加有成千上万的房屋受损或被毁。该国5万多人无家可归,其中大部分生活在马哈赞加省图利亚拉省。气旋引发的洪灾导致超过450平方公里的农地被毁,其中还有重要的粮食作物。艾丽塔夺走岛上33人的生命,这里的灾情还在约两个月后因气旋加菲洛袭击而进一步加剧。风暴还给莫桑比克马拉维带去降水并造成破坏,系统的外围风场也在塞舌尔毛里求斯留尼汪产生阵风和强烈的海浪。

气象历史

Thumb
根据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的强度绘制的风暴路径图
图例
  热带低气压(≤62 km/h)
  热带风暴(63–118 km/h)
  一级(119–153 km/h)
  二级(154–177 km/h)
  三级(178–208 km/h)
  四级(209–251 km/h)
  五级(≥252 km/h)
  未知

2004年1月25日,马达加斯加以西约95公里的莫桑比克海峡内发展出雷暴[1],系统的中到下层环流周围发展出深层对流[2]法国气象局协调世界时1月26日早上6点将位于马达加斯加迈因蒂拉努以西约105公里海域的系统归类为第06号热带扰动[3],再于6小时后将其升级为第06号热带低气压[4],26日晚,低气压获名“艾丽塔”(Elita[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在这时开始针对气旋发布公告[6]。由于中等强度风切变令北部的对流受限,气旋起初的增强速度缓慢[5]。受西面存在的高压脊影响,风暴形成早期总体向北移动,逐渐逼近赤道,对于西南印度洋的热带气旋来说,这种情况很不寻常[7]

1月27日清晨,法国气象局将艾丽塔升级成热带风暴[8],但系统在当天下午就减弱成了热带低气压[9]。1月28日清晨,气旋又达到热带风暴强度[10],对流也有进一步增长[11]。受北面的高压脊影响,艾丽塔转向东南偏东[7],并在逼近陆地期间迅速强化,卫星图像显示系统中已经逐渐发展出清晰的风眼[12]UTC1月28日中午12点,风暴达到热带气旋强度,相当于飓风强度的最低标准[注 1][14]。三小时后,艾丽塔以阵风时速超过180公里强度从布贝托克湾(Bombetoka Bay登陆马达加斯加西北部[15]。气旋在陆地上空迅速减弱成热带低气压[16],但在穿过该岛后又在马达加斯加以东海域重新发展。1月30日时,艾丽塔已进入西南印度洋[7],其对流快速组织成雨带[17]。系统在马达加斯加近海向南飘移了少许距离,并在此期间逐渐增强,于UTC1月31日凌晨0点再次达到热带风暴强度标准[7]。根据法国气象局的记录,艾丽塔转向西进,在约6小时后以风力时速75公里强度从马南扎里附近登岸[7][18]

风暴在向西穿越马达加斯加期间迅速减弱为热带低气压,于1月31日晚回到莫桑比克海峡。到达开放水域上空后,系统中的深层对流再次增加,外流也逐渐改善。受北面逐渐增强的高压脊影响,艾丽塔的前进速度放缓,然后转向东南偏东。2月2日晚,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估计气旋达到持续风速每小时120公里的最高强度,法国气象局也在不久后宣布风暴达到风力时速110公里的最高强度。2月3日清晨,艾丽塔以最高强度从穆龙达瓦附近上岸,然后在第三次穿越该岛期间快速弱化,于UTC2月4日凌晨0点以热带低气压强度再次进入西南印度洋。气象机构一度预测低气压会再度强化,但艾丽塔实际上加速向东南方向移动,并在此期间逐渐失去残余的对流,风暴中心也在强烈上层低压槽的影响下暴露出来。到2月5日时,系统已转变成温带气旋,并因受弱转向气流影响而暂时停止移动。[7]接下来的一星期里,艾丽塔的残留在马达加斯加东南方向洋面蜿蜒行进,最终于2月13日逐渐消散[14]

气旋艾丽塔先后三次穿越马达加斯加,这样的情况非常罕见,但并非史无前例。1970年1月的强烈热带风暴费利西亚和1982年的风暴贾斯汀都曾达成过这一目标。[15]

影响

Thumb
气旋艾丽塔产生的降雨量分布

莫桑比克国家气象局建议生活在楠普拉省赞比西亚省索法拉省伊尼扬巴内省的居民做好应对狂风暴雨的准备[19]。楠普拉省有超过2000幢建筑被毁,受灾最严重的是房屋总体建筑质量较差的门巴(Memba)、纳卡拉-贝拉(Nacala-a-Velha)、莫任夸尔(Mogincual)和楠普拉市。其中楠普拉市有一间学校受到严重破坏,纳卡拉-贝拉的幸存者在1月29日晚不得不露宿街头[20]。艾丽塔一共对莫桑比克的四个省构成影响,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伊尼扬巴内到楠普拉市之间的沿海地区[19]。风暴气流将热带辐合带的湿气带到马拉维,产生的降雨量超过150毫米,倾盆大雨摧毁了卡龙加区的80余套房屋和一间诊所。此外,塞舌尔也受到风暴产生的巨浪、阵风和降水影响。[15]

首度登陆马达加斯加期间,气旋沿途普降暴雨,最高降雨量达715毫米[21]安楚希希的24小时降雨量高达222毫米。马哈赞加的阵风时速超过180公里[15]。艾丽塔首次登陆就令沿途约5000人流离失所,马哈赞加省西北部有90%的建筑物因风暴受损,至少两人遇难[22]。马达加斯加共有1万2408套房屋被毁或严重受损[23],导致5万5983人无家可归[15],其中大部分生活在马哈赞加省和图利亚拉省[24]。该国有约7000人被迫前往体育场馆或依然屹立的建筑物中寻求庇护。此外,马达加斯加共有510所学校和医院受到严重破坏。气旋对马达加斯加全部6个省中的5个构成影响,部分地区的道路供电都受到严重扰乱[23],至少39座桥梁受损或被毁[24]迈因蒂拉努和苏阿维南德里亚纳(Soavinandriana)都受到风暴重创[15]。暴雨引发的洪水淹没了米东吉-阿齐莫Midongy Atismo)80%的水稻[25]玉米木薯作物都受到类似影响。受害作物都是马达加斯加人的口粮[23],风暴还破坏了该国超过450平方公里的农地[26]。整个马达加斯加共有至少33人丧生,另有至少129人受伤[15]

艾丽卡的温带天气系统残留产生狂风和巨浪,对毛里求斯留尼汪构成冲击,导致一艘船沉没[7]

余波

Thumb
气旋艾丽塔引发的地表径流

2004年2月13日,马达加斯加政府向国际社会请求援助[27]。风暴过去1个月时,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一共提供了价值28万7000美元(2004年美元)的援助[26][27][28][29]。法国政府派出载有食品、医药及其它物资的飞机赶赴灾区[27],德国政府提供的主要是食品和药品援助[28]。2月27日,日本政府向马加达加斯送去包括帐篷、发电机和塑料板材在内的多种救灾物资[29]

官员向灾区发放包括大米、糖、肥皂、蜡烛、火柴和净水药片在内的多种救灾物资。政府在图利亚拉省的穆龙达瓦发放了4万吨水稻种子,塔那那利佛省的安巴图兰皮派发了10吨大米,此外,世界粮食计划署还向该国送去80吨面粉。联合国与多家援助机构通力合作,修复了多所学校,并向灾区居民提供膳食。工人协会与马加达斯加红十字会合作设立供水系统,每天可以提供4万5000升饮用水。[23]

气旋艾丽塔来袭约两个月后,马达加斯加又遭气旋加菲洛袭击,破坏程度严重加剧,造成数百人死亡,超过24万人无家可归[15]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