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校门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建校之初的校门,是清华最早的校门,建于1909年5月至1911年[1],毁于文革,重建于1991年,是一座青砖基座、白玉石砌成的三拱石门,正上方镌刻清末军机大臣那桐所题“清华园”大字。[2]

Thumb
清华大学二校门

建筑风格

二校门属于古典西洋砖石机构、巴洛克风格[1],青砖基座、白玉石砌成的三拱石门,中间拱门的两侧各嵌建两根陶立克式圆柱,背面则是方柱[3]。中间一道弧度完美的大拱门之上镌刻着清末大学士那桐所题“清华园”三个大字,字体浑圆饱满。大拱门两侧各有一个精细的小拱门。[2]

历史

清朝皇家园林清华园原有两道宫门,大宫门大殿为“永恩寺”,1911年被拆除。至今留下遗迹为二校门内两颗古[3]

清华大学最初为游美学务处所附设肄业馆,1909年确定于清朝皇家园林清华园建校后开始建设校门,美籍奥地利人埃米尔斐士负责施工[3],并于1911年“清华学堂”开学前建成。[2]

1928年,校门悬挂“国立清华大学”,1933年,清华校园扩建后有了新的大门,这座最早的校门从此被称作“二校门”[3]。1950年代后期,为了出入交通方便,拆除了校门旁的矮墙,只留中央部分[1]

1966年8月24日,红卫兵以“破四旧”为由拆毁了被称为“”的古物二校门。二校门被毁后,1967年9月15日,全国第一座毛泽东塑像在原二校门处落成。[4][5]

Thumb
新竹清华大学二校门模型

文革结束后,1987年8月29日拆除毛泽东塑像。1991年,清华建校80周年前夕,清华5000位校友以及21个校友会集资85483.35元人民币,重建二校门。由于历史上没有留下准确的二校门建筑图纸,新建二校门以老校友们的印象以及留存下来的照片资料恢复制图建造[6],新二校门比原本的高15公分以上。[3]

2018年,清华107校庆之前,清华修缮中心开始了对二校门的维修维护工程,利用了清华校友研发的新型隐形镀膜材料,喷涂后的建筑不会被水浸湿,能够有效防污、防侵蚀,让二校门能够保持长久的洁净。[7]

二校门如今成了清华大学校内的著名景点之一,来访者、毕业生,以及各类校内活动参与者往往都会在此留影为念。[8]

在台湾新竹市国立清华大学也有一座北京清华大学二校门的三分之一比例复制品。[9]它是1981年清华校庆时,1941级杨卓城校友毕业40年捐献的。[10]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