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燕鹱学名Bulweria bulwerii)为鹱科纯褐鹱属鸟类,又名穴鸟卜威氏海燕。其名称来自英国博物学家詹姆斯·布尔沃

Quick Facts 纯褐鹱, 保护状况 ...
纯褐鹱
Thumb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鹱形目 Procellariiformes
科: 鹱科 Procellariidae
属: 燕鹱属 Bulweria
种:
纯褐鹱 B. bulwerii
二名法
Bulweria bulwerii
(Jardine et Selby, 1828)[2]
Thumb
Close

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台湾以及中国福建等地,为远洋性海鸟,多生活于峭壁上及山麓石屑堆以至沙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马德拉群岛[2]

分类

褐燕鹱于1828年由博物学家威廉·贾丁普里多·约翰·塞尔比正式描述,他们以双名法命名为Procellaria bulwerii。其种小名选用来纪念在马德拉岛采集到模式标本的艺术家兼博物学家詹姆斯·布尔沃[3]褐燕鹱现在被归类于1843年由法国博物学家夏尔·吕西安·波拿巴引入的属燕鹱属Bulweria 中。[4][5]该物种是单型的:没有亚种被认可。[5]

描述

这种翼展很长的鹱,身长为25—29 cm(9.8—11.4英寸),翼展为78—90 cm(31—35英寸)。其主要羽毛为棕色,尾巴细长尖锐。取食时,会使用灵巧的扭转飞行,从海洋表面拾取浮游生物[来源请求]

Thumb
Roosting in a sea wall on Tern Island西北夏威夷群岛

分布与栖地

该物种分布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年在佛得角中国法属圭亚那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塞内加尔台湾皆有分布,在大西洋的马卡罗尼西亚群岛和葡萄牙,以及从中国东部和小笠原群岛向东到夏威夷群岛马克萨斯群岛美国本土外小岛屿基里巴斯皆有繁殖纪录。它是海洋性且高度远洋性,通常远离陆地,除繁殖季节外。[1]欧洲曾作为稀有迷鸟被发现,如爱尔兰荷兰法国意大利[1]北美洲也曾以迷鸟被发现,远离加利福尼亚和北卡罗来纳州的海岸,澳大利亚也有罕见目击记录。[来源请求][1][6]

行为

繁殖

Thumb
褐燕鹱的蛋
(收藏于MHNT

巢穴建于地洞、植被、悬崖洞穴/裂缝、人工碎片和漂流木下。[7]但不挖掘这些洞穴。[8]

褐燕鹱的繁殖季节始于四月和五月。[7]繁殖时,它一般会返回先前的巢穴并与之前的伴侣交配。[8]繁殖对在繁殖季节形成7,000-9,000对的聚落。[9]

这种鹱一次产一颗蛋,但年轻且缺乏经验的鸟有时会产两颗蛋。蛋为米白色,通常尺寸为42乘30毫米(1.7乘1.2英寸)。雌雄都会孵蛋,孵化期为42到46天。雌雄也会共同喂养雏鸟。[8]

觅食

褐燕鹱生活于高度远洋环境,除繁殖季节外很少靠近陆地。其饮食主要由小型鱼类(如沙丁鱼)和鱿鱼组成,还有一些甲壳类(如螃蟹磷虾)及浮游生物[7]

威胁

在东北大西洋,该物种受到猫、家鼠和特有无脊椎动物捕食。野猫被认为是当前物种分布的主要推动力。在亚速尔群岛,繁殖区域限制在陡峭的悬崖以避免猫的捕食。在马德拉的一个聚落中,观察到马德拉壁虎捕食雏鸟的行为在10%的巢穴中出现,但这对物种的种群水平影响不大。德塞塔斯群岛的大型聚落因人类对食物及鱼饵的强烈需求,被大幅开发。这在其他东北大西洋地区也有程度不等的发生,在萨维奇群岛因宣布为自然保护区则影响较低。[1]

褐燕鹱被认为在油污和其他海洋污染(包括夜间光污染)中面临较高的死亡风险。旅游和娱乐设施的开发可能会减少繁殖聚落的可用栖地。[1]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