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内斯·斯塔克(德语:Johannes Stark,1874年4月15日—1957年6月21日),德国物理学家,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Quick Facts Johannes Stark约翰内斯·斯塔克, 出生 ...
Johannes Stark
约翰内斯·斯塔克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Thumb
出生1874年4月15日
 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州弗赖洪
逝世1957年6月21日(1957岁—06—21)(83岁)
 西德巴伐利亚州特劳恩施泰因
居住地德国
国籍 德国
母校慕尼黑大学
知名于斯塔克效应
奖项马泰乌奇奖章(1915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1919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物理学家
机构格丁根大学
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
亚琛科技大学
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
维尔茨堡大学
博士导师欧根·冯·隆梅尔英语Eugen von Lommel
Close

生平

曾以精湛的研究成果在原子物理学领域里独领风骚数年。在研究阳射线过程中发现一种重要规律,并发现了“斯塔克效应”“斯坦克-爱因斯坦方程”“斯坦克数”等等。希特勒上台后加入纳粹党籍,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国物理技术研究所所长,成为莱纳德的同盟者,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批判和攻击海森堡。后因屡次干涉纳粹上层官员的事务,被开除纳粹党籍。1947年,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国,斯塔克被列为"主要罪犯",并被盟国军事法庭法庭判决的四年刑期。服完苦役后于1957年在巴伐利亚老家的庄园里逝世。

斯塔克曾在母校的物理研究所的各个岗位中工作,直到1900年当他成为哥廷根大学的一个不支薪讲师。1906年在汉诺瓦大学当一个很不平凡的教授。1908年他在阿亨工业大学成为教授。他曾在好几所大学中的物理系工作与研究,包括在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一直到1922年。

斯塔克发表过300多篇的论文,其中主要是关于电力和其他的主题。

他与Luise Uepler结婚,育有五个孩子。他的嗜好是种植水果和树木。战后,他曾在他位于上巴伐力亚的私人实验室做研究。

在1934年8月21日斯塔克写信给物理学家和诺贝尔奖得奖者同胞马克斯·冯·劳厄。信中签署“希特勒万岁”

斯塔克1934年的书Nationalsozialismus und Wissenschaft中,他认为那些有优先权的科学家是要服务于全国人民的。因此,重要领域的研究是那些能帮助德国的军火生产与工业。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