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笪村(又称茅挞村,英语:Mau Tat Tsuen香港沙田区一条客家村落,隶属沙田乡事委员会沙田九约之一的沙田围约。茅笪位处海拔300-350米的高地,坐落于馒头墩慈云山两山之间的山谷,与十二笏村隔谷相对。茅笪在慈沙古道沙田坳以北数百米外,汽车可由九龙一方经沙田坳道进入该村。相传,茅笪因为村周围长满茅草而得名。

Thumb
茅笪村路牌

历史

茅笪居民大多为郑姓和洪姓,有200多年历史。茅笪分为高低两排村落,洪氏居于的较低的一排村屋,并把他们的围叫做“龙山室”,郑氏则居于较高的一群村屋。

郑氏先祖原居于福建长乐,于明末清初年代南迁,原先居于沙田围一带,由于该处一带多为盐田,不适宜耕种,因此郑氏后人于7-80年后分别再迁往香𪨶、大𪨶茅笪。后来香𪨶郑氏再迁至斴近的黄泥头至今。因此,黄泥头、大𪨶及茅笪郑氏是同宗同源的族人。

1911年,茅笪有人口18人。[1]1963年,茅笪有九户50多人。[2]茅笪有参加每十年一次的沙田九约太平清醮,最近一次为2015年:郑氏醮信有五户共45人、洪氏醮信有五户共30人,王氏醮信有一户共4人。[3]

茅笪村与观音山各村关系良好,以前村民常与观音山村、十二笏、茂草岩等邻村通婚。由于茅笪位于深山,缺乏可作耕种的土地,村民以担着割好的茅草下山到九龙城墟市出售为生,另外亦有村民种花、种桔和果树。[4][5]

香港日治时期间,由于茅笪村为处慈沙古道旁,属重要的运输路线,是日军必经之路,每天都会巡视,因此村中藏起的所有粮食都被日军充公。日军对待村民非常差,可以随意捉拿村民到军营殴打,有女村民遭日军强暴和殴打,家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无法反抗。[6]

1943年,一架盟军飞虎队战机坠毁于茅笪村后山,一名盟军少将被茅笪村女村民洪桂英发现并指引逃走方向,日军其后向她查问仍拒供出情报。战后她嫁给青梅足马的十二笏村村民曾生,他是东江游击队成员。

1944年,日军蒲岗炮台炮击击中另一架盟军飞虎队战机,一名飞行员克尔中尉(Lieutenant Donald W. Kerr)跳伞逃生,降至茅笪村口,后被东江游击队营救脱险。[7][8]

建筑

  • 洪氏宗祠[9]
  • 郑氏宗祠

交通

茅笪和十二笏居民只能依赖香港居民巴士NR806线进出市区。此巴士线来往观音花园及黄大仙(盈凤里),村民需步行出沙田坳狮子亭巴士站登车。星期一至五有五班车,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每一小时有一班。由于客量很少,此巴士线过去多次停运和转手,令村民苦不堪言。[10][11]

事件

2005年,下班夜归的村长郑己堂遭两名持普通话的蒙面劫匪持刀指吓,遭劫去财物并被捆绑在路边栏杆。郑村长被困半小时始能自行松绑,回家报警求助。[12][13]

2021年,一名独居于茅笪村一间石屋的洪氏长者因火灾离世,享年85岁。[14]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