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属东印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荷属东印度 Nederlands-Indië(荷兰语) Hindia-Belanda(印尼语) | |||||||||||||||||||||||||
---|---|---|---|---|---|---|---|---|---|---|---|---|---|---|---|---|---|---|---|---|---|---|---|---|---|
1800年-1949年 | |||||||||||||||||||||||||
国歌:威廉颂 | |||||||||||||||||||||||||
荷属东印度扩张图 | |||||||||||||||||||||||||
地位 | 荷兰殖民地 | ||||||||||||||||||||||||
首都 | 巴达维亚 | ||||||||||||||||||||||||
常用语言 | 荷兰语、马来语、爪哇语 | ||||||||||||||||||||||||
宗教 | 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 | ||||||||||||||||||||||||
荷兰国王 | |||||||||||||||||||||||||
• 1815–1840 | 威廉一世 (首) | ||||||||||||||||||||||||
• 1948–1949 | 朱丽安娜 (末) | ||||||||||||||||||||||||
联合东印度公司总督 | |||||||||||||||||||||||||
• 1610年12月19日到1614年11月6日 | 皮特·波托(首) | ||||||||||||||||||||||||
• 1780年9月1日到1797年2月17日 | Willem Arnold Alting (末) | ||||||||||||||||||||||||
荷属东印度总督 | |||||||||||||||||||||||||
• 1797年2月17日到1801年8月22日 | Pieter Gerardus van Overstraten(首) | ||||||||||||||||||||||||
• 1942年到1948年 | 范·莫克(Hubertus Johannes van Mook)(代理)(末) | ||||||||||||||||||||||||
历史 | |||||||||||||||||||||||||
• VOC时期 | 1603年–1800年 | ||||||||||||||||||||||||
• 东印度公司收归国有 | 1800年1月1日 | ||||||||||||||||||||||||
• 日本占领 | 1942年2月到1945年5月 | ||||||||||||||||||||||||
• 宣布独立 | 1945年8月17日 | ||||||||||||||||||||||||
• 荷兰承认独立 | 1949年12月27日 | ||||||||||||||||||||||||
面积 | |||||||||||||||||||||||||
1930年 | 1,900,134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30年 | 60731025 | ||||||||||||||||||||||||
货币 | 荷属东印度盾 | ||||||||||||||||||||||||
ISO 3166码 | ID | ||||||||||||||||||||||||
| |||||||||||||||||||||||||
今属于 | ![]() |
印度尼西亚历史 | ||||||||
---|---|---|---|---|---|---|---|---|
史前时期 | ||||||||
独立时期
|
||||||||
荷属东印度是指1800年至1949年荷兰人所统治的印度尼西亚。1596年,荷兰人霍特曼率领的一支荷兰船队到达爪哇岛的万丹。1603年,荷兰在爪哇建商站;1605年,征服盛产香料的马鲁古群岛中的安汶岛、帝利岛。1619年,攻占爪哇岛上的雅加达,命名巴达维亚,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总部。在荷兰人到来之前,葡萄牙人已经在印尼地区建立了一些商站。之后,英国人也登陆印尼,建立殖民地。而荷兰变成了这些欧洲国家里面占领最多领土的国家。荷兰最初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对这些地区实行殖民统治。1799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殖民地被荷兰政府接管,史称荷属东印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地人开始争取自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当荷兰本土被纳粹德国完全占领后,荷兰政府宣布终止与当时最大贸易伙伴日本的贸易。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1月日本入侵荷属东印度,很快印尼就被日军攻占,其间日本为了在当地建立傀儡政权而军事训练青年、煽动印尼民族主义等行为令印尼日后更易独立。日本二战投降的消息传到印尼之后,苏加诺立即在之后一日发表印尼独立宣言,有部分日军士兵留下协助印尼人。之后在短短五日间,印尼全国都宣告脱离荷兰政府的管治,荷兰欲夺回殖民地,双方展开三年多的印荷战争。有日军两千多人改名换姓,伪装为当地人,他们帮助印尼训练士兵与荷兰作战,又联合国向荷兰施压的缘故,印尼在战争中占了上风。最终荷兰当局在1949年与印尼签署圆桌会议协定,宣布放弃对印尼的管治权,使印尼得以正式独立,苏加诺当选为印尼第一任总统。
名称
印度(Indies)一词源自拉丁语Indus,意义相同。印尼群岛被称为东印度,与加勒比海的荷属领地相区分。联合东印度公司在1620年的文献中已经开始使用该词。
背景
今日的印尼群岛本分为诸个邻海与内陆城邦。从1595年起,荷兰人开始到东南亚收购香料,利润可达四倍以上,而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荷兰王国政府将这些商人统一纳入旗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内。东印度公司被授权对外宣布战争、修筑城垒并签订条约。在爪哇岛开埠贸易不久,东印度公司就将巴达维亚设为首府,成为公司在亚洲贸易的枢纽。在维护对豆蔻、丁香等本地香料的市场垄断时,公司还引进了可可豆、茶叶、烟草、橡胶、鸦片等非原生经济作物。在日益庞大的战争经费和严重的贪污情况的影响下,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资金大幅萎缩,最后在1800年1月1日宣布破产,其产业由荷兰政府直接接收。当时领土疆域包括爪哇岛周围、苏门答腊岛部分、马鲁古岛及万鸦老、望加锡等海港。
参考文献
参见
|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SA 4.0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Images, videos and audio are available under their respective lice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