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人格理论(英语:Blood type personality theory)[1],或称血型性格学说等,是一种盛行于日本韩国等地的伪科学信仰,它指出一个人所属的血型系统可以预测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和与他人的兼容性。[2] 该理论通常被科学界认为是一种迷信,类似于西方的占星术信仰

日本发展血型人格指标理论的原因之一是对德国科学家埃米尔·冯·邓恩 (Emil von Dungern) 的声称的反应,即拥有B型血的人是劣等的。[3] 流行的信仰起源于 1970 年代能见正比古的出版物。

尽管已经提出了一些医学假设来支持血型人格理论[4],科学界普遍认为血型人格理论是迷信或伪科学,因为缺乏(符合科学标准的)证据或可供(科学式)检验的标准。[5][6][7] 尽管对血型和性格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是有限的,但大多数现代研究并未证明两者之间有任何统计学上的显著关联。[8][9][10][11] 一些研究表明,血型和性格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关系,尽管尚不清楚这是否仅仅是由于自我实现的预言[12][13][14]然而,最近使用人工智能的研究证实了血型和性格之间的显著关系,即使是对性格没有了解的人也是如此。与此相反,事实证明,人格测试也很难确认显著的关系。[15][16]

历史

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的生物学家卡尔·兰德施泰纳,发现了ABO血型系统。随后,1910至1911年,波兰人希尔斯菲尔德和德国人冯·登格恩发现了ABO血型系统的遗传性。

在昭和年间,这个学说传入日本。1927年,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今御茶水女子大学)的教授古川竹二,在学术期刊《心理研究》上,发表一篇论文“基于血型的气质研究”(血液型による気质の研究),首次提出人类血型与人类先天的性格有关。他的研究引起日本社会的关注与兴趣,但是他的研究样本不到三十个人,在统计学上的可靠性不高。

日本陆军对他的研究很感兴趣,赞助他的研究,希望找出最好的血型组合,来组织军队。因台湾雾社事件影响,1932年,古川竹二再度发表论文,研究各族群间的血型差异,希望找出台湾原住民反抗的原因。他认为,参与反抗运动的台湾人以O型居多,他们反抗心较强烈。他建议日本政府,让日本人与台湾人通婚,以减少台湾人反抗的基因(因日本人A型血最多)。但他的研究结果,受到金泽医科大学古畑种基教授的质疑,认为缺少科学性,因此逐渐不再流行。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71年,能见正比古出版著作,再度介绍血型与性格间的关系,成为热门著作。因此,血型性格学说,再度广泛在日本社会中流行,并外传至韩国、中国等地。能见正比古去世后,他的儿子能见俊贤设立了“人类科学ABO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活动。

科学研究

医学界一般认为血型性格学说缺少可信度,因为在目前的研究中,还没有发现血型可以影响到大脑神经系统运作,以及影响到思考、人格形成的证据,血型性格学说也没有提供对于血型如何影响到大脑的科学解释。然而,2022 年,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三篇关于 ABO 血型和肠道微生物群的论文[17][18][19],表明细菌丰度的差异与抑郁症和精神疾病存在因果关系。

相关流行文化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