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海纪期是月球地质年代中位于前酒海纪早雨海世之间的一段时期。它起始于酒海盆地形成之初(42-38亿年前[1]),结束于雨海盆地即将到来之前(38.7-37.5亿年前[1],最新数据为39.38±0.004亿年前[2])。雨海盆地自身则涉及到下一地质期-早雨海世[3][1]。正是在这一时期,月球经历了后期重轰炸期密集的天体撞击[4][1]

月球地质年代的分类:
前酒海纪 - 酒海纪 - 早雨海世 - 晚雨海世 - 爱拉托逊纪 - 哥白尼纪

这一大胆的地质期划分是由斯图尔特·亚历山大(Stuart Alexander)和唐纳德·威廉斯(Donald Wilhelms)所提出[3]

托勒密环形山

月球地质

Thumb
酒海撞击盆地,出现于酒海纪开始之初(月海自身形成时间则更晚)。
Thumb
雨海撞击盆地,形成于酒海纪刚刚结束之后。

前酒海纪是指从45亿5千万年前(月球开始形成时)至39亿2千万年前(酒海陨石碰撞而形成时)的这段时期。前酒海纪之后是酒神代。前酒海纪的岩石是很稀少的;它们大部分是由月面高地物质所组成,其他的则多已被接下来的碰撞(主要是标示著酒神代约略初始时期的大撞击后期)给重重地搅动、击碎和融解掉了。前酒海纪高地的主要物质为斜长岩,据猜测可能是因为月球早期地壳形成时发生了广泛的岩浆海的矿物结晶化。此一地质时代被非正式地分成隐生代盆地群代,但此一分类并没有被使用在任何一种地质图内。

陨石坑计数是确定天体表面年龄的一种重要方法。酒海纪时期,月表直径20公里以上的陨石坑分布密度为23-88座/百万公里2之间[1][5]

该期间形成的对象

酒海纪有很多环形山,包括10-12座直径300公里以上的撞击盆地[4][1]。如湿海盆地洪堡海盆地危海盆地莫斯科海盆地酒海盆地澄海盆地以及巴伊环形山赫茨普龙环形山科罗廖夫环形山门捷列夫环形山等,还有可能已严重损毁的西科尔斯基-里滕豪斯盆地(Sikorsky-Rittenhouse)和孟德尔-里德伯盆地[4][1] [6]

在这一时期,由于频繁撞击天体的持续回落,当时月球表面上直径30公里以上陨石坑的形成频率达到1900座/亿年,而下一年代则为390座/亿年[7]。结果共形成了1330座类似大小的陨坑[4]

当时的火山活动强度尚不得而知,也许该时期的一些月海区域已被撞击溅射物掩埋了[1][4]

详细的酒海纪地貌大部分位于月球正面东部和月球背面的一些区域中[8][5]

地球上现有的酒海纪月岩样本取自三座月海:酒海盆地(阿波罗16号,值得商榷)、澄海阿波罗17号)和危海阿波罗20号[4][1]

与地球地质期关系

由于地球上很少甚至不存在对应于月球前酒海纪时期的地质资料,前酒海纪至少被用于一项著名的科学工作[9]-用来作为划分地球冥古宙的一项标准。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