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o(英语:Lawrencium),是一种人工合成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Lr原子序数为103,是第11个超铀元素,也是最后一个锕系元素,有时也算作第七周期首个过渡金属。铹是一种极具放射性金属元素,其最长寿的同位素铹-266的半衰期达11小时,不过寿命较短的铹-260(半衰期3.0分钟)因为可以较大规模地生产,较常使用于化学用途。如同所有原子序超过100的超元素(transfermium element),铹无法在核反应堆中通过中子捕获大量生成,只能在粒子加速器中,以粒子撞击较轻的元素来合成。由于无法大量生产且所有铹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铹在基础科学研究之外没有任何实际用途。

Quick Facts 外观, 概况 ...
铹 103Lr
氢(非金属) 氦(惰性气体)
锂(碱金属) 铍(碱土金属) 硼(类金属) 碳(非金属) 氮(非金属) 氧(非金属) 氟(卤素) 氖(惰性气体)
钠(碱金属) 镁(碱土金属) 铝(贫金属) 硅(类金属) 磷(非金属) 硫(非金属) 氯(卤素) 氩(惰性气体)
钾(碱金属) 钙(碱土金属) 钪(过渡金属) 钛(过渡金属) 钒(过渡金属) 铬(过渡金属) 锰(过渡金属) 铁(过渡金属) 钴(过渡金属) 镍(过渡金属) 铜(过渡金属) 锌(过渡金属) 镓(贫金属) 锗(类金属) 砷(类金属) 硒(非金属) 溴(卤素) 氪(惰性气体)
铷(碱金属) 锶(碱土金属) 钇(过渡金属) 锆(过渡金属) 铌(过渡金属) 钼(过渡金属) 锝(过渡金属) 钌(过渡金属) 铑(过渡金属) 钯(过渡金属) 银(过渡金属) 镉(过渡金属) 铟(贫金属) 锡(贫金属) 锑(类金属) 碲(类金属) 碘(卤素) 氙(惰性气体)
铯(碱金属) 钡(碱土金属) 镧(镧系元素) 铈(镧系元素) 镨(镧系元素) 钕(镧系元素) 钷(镧系元素) 钐(镧系元素) 铕(镧系元素) 钆(镧系元素) 铽(镧系元素) 镝(镧系元素) 钬(镧系元素) 铒(镧系元素) 铥(镧系元素) 镱(镧系元素) 镏(镧系元素) 铪(过渡金属) 钽(过渡金属) 钨(过渡金属) 铼(过渡金属) 锇(过渡金属) 铱(过渡金属) 铂(过渡金属) 金(过渡金属) 汞(过渡金属) 铊(贫金属) 铅(贫金属) 铋(贫金属) 钋(贫金属) 砈(类金属) 氡(惰性气体)
钫(碱金属) 镭(碱土金属) 锕(锕系元素) 钍(锕系元素) 镤(锕系元素) 铀(锕系元素) 镎(锕系元素) 钚(锕系元素) 镅(锕系元素) 锔(锕系元素) 锫(锕系元素) 锎(锕系元素) 锿(锕系元素) 镄(锕系元素) 钔(锕系元素) 锘(锕系元素) 铹(锕系元素) 𬬻(过渡金属) 𬭊(过渡金属) 𬭳(过渡金属) 𬭛(过渡金属) 𬭶(过渡金属) 鿏(预测为过渡金属) 𫟼(预测为过渡金属) 𬬭(预测为过渡金属) 鿔(过渡金属) 鿭(预测为贫金属) 𫓧(贫金属) 镆(预测为贫金属) 𫟷(预测为贫金属) 鿬(预测为卤素) 鿫(预测为惰性气体)




(Upp)
𬬻
外观
银色 (预测)[1]
概况
名称·符号·序数铹(Lawrencium)·Lr·103
元素类别锕系金属
有时候被认为是过渡金属
·周期·3·7·d
标准原子质量[266]
电子排布[Rn] 5f14 7s2 7p1
2, 8, 18, 32, 32, 8, 3
铹的电子层(2, 8, 18, 32, 32, 8, 3)
铹的电子层(2, 8, 18, 32, 32, 8, 3)
历史
发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1961–1971年)
物理性质
物态固体(预测)
熔点1900 K,1627 °C,2961 °F((预测))
原子性质
氧化态3
电离能第一:478.6 kJ·mol−1

第二:1428.0 kJ·mol−1

第三:2219.1 kJ·mol−1
杂项
晶体结构六方密堆积
(预测)[2]
CAS号22537-19-5
同位素
主条目:铹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t1/2 衰变
方式 能量MeV 产物
256Lr 人造 27.9  α 8.85 252Md
β+ 2.91? 256No
260Lr 人造 3.0 分钟 α 8.40? 256Md
β+ 1.65? 260No
261Lr 人造 39 分钟 SF
262Lr 人造 ~4 小时 β+ 0.99? 262No
264Lr 人造 4.8 小时[4] SF
266Lr 人造 11 小时 SF
Close

1961年,阿伯特·吉奥索等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柏克莱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中,首次利用轰击合成出了铹元素。其名称来自于回旋加速器的发明人、美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劳伦斯[5]

化学实验已证实了铹的特性符合的较重同族元素,具有+3氧化态。因此,它可以被归类为第7周期的第一个过渡金属。然而,铹的价电子排布为s2p,而非其同族元素的s2d构型。这意味着铹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比预期的更具波动性。

原子序大于铹的元素称为超重元素,皆为寿命短暂、放射性极高的人工合成元素。

概论

Quick Facts 外部视频链接 ...
外部视频链接
video icon 基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计算,核聚变未成功的可视化[6]
Close

超重元素的合成

Thumb
核聚变反应的图示。两个原子核融合成一个,并发射出一个中子。在这一刻,这个反应和用来创造新元素的反应是相似的,唯一可能的区别是它有时会释放几个中子,或者根本不释放中子。

超重元素[a]原子核是在两个不同大小的原子核[b]的聚变中产生的。粗略地说,两个原子核的质量之差越大,两者就越有可能发生反应。[12]由较重原子核组成的物质会作为靶子,被较轻原子核的粒子束轰击。两个原子核只能在距离足够近的时候,才能聚变成一个原子核。原子核都带正电荷,会因为静电排斥力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两个原子核的距离足够短时,强核力才能克服这个排斥力并发生聚变。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这种排斥力与粒子束的速度相比变得微不足道。[13]施加到粒子束上以加速它们的能量可以使它们的速度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但是,如果施加太多能量,粒子束可能会分崩离析。[13]

不过,只是靠得足够近不足以使两个原子核聚变:当两个原子核逼近彼此时,它们通常会融为一体约10−20秒,之后再分开(分开后的原子核不需要和先前相撞的原子核相同),而非形成单一的原子核。[13][14]这是因为在尝试形成单个原子核的过程中,静电排斥力会撕开正在形成的原子核。[13]每一对目标和粒子束的特征在于其截面,即两个原子核彼此接近时发生聚变的概率。[c]这种聚变是量子效应的结果,其中原子核可通过量子穿隧效应克服静电排斥力。如果两个原子核可以在该阶段之后保持靠近,则多个核相互作用会导致能量的重新分配和平衡。[13]

两个原子核聚变产生的原子核处于非常不稳定,[13]被称为复合原子核英语compound nucleus激发态[16]复合原子核为了达到更稳定的状态,可能会直接裂变[17]或是放出一些中子来带走激发能量。如果激发能量太小,无法放出中子,复合原子核就会放出γ射线来带走激发能量。这个过程会在原子核碰撞后的10−16秒发生,并创造出更稳定的原子核。[17]原子核只有在10−14秒内不衰变IUPAC/IUPAP联合工作小组才会认为它是化学元素。这个值大约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层电子,显示其化学性质所需的时间。[18][d]

衰变和探测

粒子束穿过目标后,会到达下一个腔室——分离室。如果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会存在于这个粒子束中。[20]在分离室中,新的原子核会从其它核素(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应产物)中分离,[e]到达半导体探测器英语Semiconductor detector后停止。这时标记撞击探测器的确切位置、能量和到达时间。[20]这个转移需要10−6秒的时间,因此原子核需要存在这么长的时间才能被检测到。[23]若衰变发生,衰变的原子核被再次记录,并测量位置、衰变能量和衰变时间。[20]

原子核的稳定性源自于强核力,但强核力的作用距离很短,随着原子核越来越大,强核力对最外层的核子质子和中子)的影响减弱。同时,原子核会被质子之间,范围不受限制的静电排斥力撕裂。[24]强核力提供的核结合能以线性增长,而静电排斥力则以原子序数的平方增长。后者增长更快,对重元素和超重元素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25][26]超重元素理论预测[27]及实际观测到[28]的主要衰变方式,即α衰变自发裂变都是这种排斥引起的。[f]几乎所有会α衰变的核素都有超过210个核子,[30]而主要通过自发裂变衰变的最轻核素有238个核子。[28]有限位势垒在这两种衰变方式中抑制了原子核衰变,但原子核可以隧穿这个势垒,发生衰变。[25][26]

Thumb
基于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中设置的杜布纳充气反冲分离器,用于产生超重元素的装置方案。在检测器和光束聚焦装置内的轨迹会因为前者的磁偶极英语Magnetic dipole和后者的四极磁体英语Quadrupole magnet而改变。[31]

放射性衰变中常产生α粒子是因为α粒子中的核子平均质量足够小,足以使α粒子有多余能量离开原子核。[32]自发裂变则是由静电排斥力将原子核撕裂而致,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产物。[26]随着原子序数增加,自发裂变迅速变得重要:自发裂变的部分半衰期从92号元素到102号元素下降了23个数量级,[33]从90号元素到100号元素下降了30个数量级。[34]早期的液滴模型因此表明有约280个核子的原子核的裂变势垒英语Fission barrier会消失,因此自发裂变会立即发生。[26][35]之后的核壳层模型表明有大约300个核子的原子核将形成一个稳定岛,其中的原子核不易发生自发裂变,而是会发生半衰期更长的α衰变。[26][35]随后的发现表明预测存在的稳定岛可能比原先预期的更远,还发现长寿命锕系元素和稳定岛之间的原子核发生变形,获得额外的稳定性。[36]对较轻的超重核素[37]以及那些更接近稳定岛的核素[33]的实验发现它们比先前预期的更难发生自发裂变,表明核壳层效应变得重要。[g]

α衰变由发射出去的α粒子记录,在原子核衰变之前就能确定衰变产物。如果α衰变或连续的α衰变产生了已知的原子核,则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反应的原始产物。[h]因为连续的α衰变都会在同一个地方发生,所以通过确定衰变发生的位置,可以确定衰变彼此相关。[20]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过它经历的衰变的特定特征来识别,例如衰变能量(或更具体地说,发射粒子的动能)。[i]然而,自发裂变会产生各种分裂产物,因此无法从其分裂产物确定原始核素。[j]

尝试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学家可以获得的信息是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即原子核到达探测器的位置、能量、时间以及它衰变的信息。他们分析这些数据并试图得出结论,确认它确实是由新元素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数据不足以得出创造出来的核素确实是新元素的结论,且对观察到的现象没有其它解释,就可能在解释数据时出现错误。[k]

历史

1961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劳伦斯放射实验室中,由阿伯特·吉奥索西克兰(T.Sikkeland)、拉希(A.E.Larsh)等人发现。元素符号为Lw,后来改为Lr。

鉴于国际上对104至107号元素名均存在较大分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根据1997年8月27日IUPAC正式对101至109号元素的重新英文定名,于1998年7月8日重新审定、公布101至109号元素的中文命名,其中101号至103号元素仍使用原有的中文定名“”(音同“门”)、“”(音同“诺”)、“铹”(音同“劳”)。[48][49]

同位素

铹共有14种已知的同位素,质量数分别为251-262、264和266[50][51][52],以及一个同核异构体铹-253m。[50]铹的同位素全部都具有放射性半衰期都不及12小时,其中寿命最长的是铹-266,半衰期约10小时[53],但化学实验中通常使用其他较易制得的短寿命同位素(如铹-256和铹-260),因为铹-266只能作为更重、更难合成的𬭊-270的衰变产物生成,于2014年在-294的衰变链中首次探测到。[53]首次对铹的化学研究中使用的同位素是铹-256(半衰期27秒),现在则大多使用寿命较长的铹-260(半衰期2.7分钟)。[50]除了以上三种同位素外,其他较长寿的铹同位素包括铹-262(半衰期3.6小时)、铹-264(3小时)、铹-261(44分钟)和铹-255(22秒)[50][54][55],剩余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小于20秒,其中寿命最短的是铹-251,半衰期27毫秒。[52][54][55]

制备与提纯

最轻的(251Lr到254Lr)和最重的(264Lr到266Lr)铹同位素只能由105号元素𬭊的同位素发生α衰变产生,而质量处于中等的同位素(255Lr到262Lr,包括最重要的两个铹同位素256Lr和260Lr)都可以通过用轻原子核(从)轰击锕系元素(从)来制得。256Lr可通过用70MeV的-11原子核轰击-249所制得(产物为铹-256和四个中子),而260Lr可通过用氧-18原子核轰击-249所制得(产物为铹-260、一个α粒子和三个中子)。[56]

由于256Lr和260Lr的半衰期都很短,不容易进行完整的化学提纯,所以早期实验中提纯256Lr都是通过快速溶剂萃取进行的。其中,螯合剂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溶解在甲基异丁酮(MIBK)中作为有机相,醋酸缓冲溶液作为水相。之后,带有不同电荷(+2、+3或+4)的离子会在不同的pH范围内分别被萃取到有机相中。但这种方法不会分离出三价的锕系元素,所以必须通过256Lr衰变所释放的8.24MeV的α粒子进行识别。[56]最近的方法是通过α-羟基异丁酸(α-HIB)进行快速选择性洗脱,以在充分的时间内分离出寿命较长的260Lr,该同位素可以用0.05M盐酸从捕集器中除去。[56]

注释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