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命墨家思想之一。墨子虽然主张天志明鬼,但却极力否定命运。墨子认为相信天志明鬼可以向善戒恶,但相信命运却会顺从命运的安排,这会对民生构成威胁。[1]

More information 墨家系列条目, 人物 ...

墨家系列条目

人物

战国墨子禽滑釐耕柱子胡非子

钜子
著作

墨子》、《墨辩

思想


Close

思想形成背景

墨子认为,国君都期望国家富强,人民众多。然而他眼见国家未能富裕,人民寡少,于是他借此提出因为支持宿命论的人太多。支持宿命论的人认为,命里注定富则富;命里注定贫则贫。因此导致人民不愿工作。[2]

三表论

随后,墨子提出以三表法作验证[3],包括:“从根本上考究、从来源上考究,从实际应用中考究。”[4]这里提出了一个判断是非的标准,认为首先要有历史的根据;其次以众人耳目所闻见,可以实际证明的;最后要对国家百姓赋予实际的利益。[5]

墨子又进一步阐述三表法,墨子认为一切事物都必须有根有据。我们不可依赖于“有人见到过、听到过的就是有;没人听到过的就是没有。”我们应该直接考察人们所见所闻的情况。[6]

若有人坚持认为:“这是我从古至今就听回来。”墨子则认为:“有谁不是听回来呢?只是这些言论到底是以前的暴君传下来,还是一些圣人流传下来呢?这些都要考究的。当初那些杰出的人,人们都说是他靠自己努力得回来,而不是归咎于命运。”[7]

以圣王和暴君作喻,确立非命

墨子又再以周文王周武王举例。那时候这些圣王都以“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作为政纲。最后终于成功获得天下人的赞誉,但这些不能归因于他们命好,而是他们自己努力得回来。

墨子又再以纣王周幽王周厉王这些举例。反过来看,这些暴君都放纵自己的欲望,放纵自己邪淫,不顾政务,残虐百姓,最后终于被人民推翻。他们从不说自己治理不力,而是说自己命中注定失去国家。[8]

引典作证

墨子认为宿命论是一些暴君流传下来的思想,认为妖言惑众。而一些圣王圣人就早以为此忧虑,写在经典上。如《仲虺之告》:“我闻有夏,人矫天命,于下,帝式是增,用爽厥师。”意思即是从前夏桀假托天命,向人民发布政令,结果全军覆没。又有《太誓》:“恶乎君子!天有显德,其行甚章,为鉴不远,在彼殷王。谓人有命,谓敬不可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上帝不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祝降其丧,惟我有周,受之大帝。”意思即是纣王也是假托天命,说恭敬不可行,祭祀无益。结果商朝同样被推翻。[9]

重申宿命论的祸害

故此,墨子再三强调,宿命论容易招致亡国,若依此实行会懒于听政、农夫会疏于耕种,妇女亦会懒于编织。若以此事奉鬼神鬼神亦不会顺从;以此治理百姓,百姓亦不会得到益处。故此墨子再劝喻国君不得接受宿命论,若有人谈论必须加以指责,就说是暴君所流传下来的思想。[10]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