鬃人,又称铜盘人盘中好戏铜茶盘子戏[1],是老北京的传统玩具,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

Thumb
鬃人

制作

鬃人以秫秸当架,胶泥做头,在头部勾画脸谱,纸浆为身胎,外绷彩纸描绘服饰,于底部装黏一圈猪鬃,高度通常为数公分到数十公分。也有作成舞狮,称为鬃狮。只要规律敲击上面有鬃人们的铜盘子,该些人偶就会缓慢自旋,再搭配艺人唱歌,场面就如一场生动的舞台。[1][3][4]

历史

清朝末年时,北京艺人王春佩在白塔寺隆福寺护国寺摆摊出售鬃人。他制作的鬃人穿戴扮相以及脸谱、把子,具体而细微,有如舞台上演出一样,尤其是取自《西游记》闹天宫的鬃人作品。1915年世界博览会,征集赴美的鬃人在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获银质奖,名声就此传开。1930年代,美商曾许以高报酬聘请王春佩赴美行艺,但后者以“穷家难舍,熟土难离”为由婉言回绝。[2][5]

王春佩被后世认为是鬃人的创始者,据传他是受皮影戏京剧而产生创作此玩具。但根据同业艺人白大成访谈过一些九十岁以上的老艺人,他们表示王春佩也是综合很多前辈艺人的成果。当时不只王家做鬃人,但拿去市场上贩卖的可能只有王家,遂名声在外。另一说最早做鬃人的为一位姓海的旗人,却已无从考证。老北京很多民间手工艺的创造都跟满族有关。因民国以后的旗人为生活所逼,在庙会、古玩手工艺铺子卖各种玩意儿换钱,随着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经过几代就形成一个手工艺品种,鬃人也可能是如此。[5]

当时北京街头艺人常以数件鬃人组为一戏,演出《三娘教子》、《失街亭》、《取洛阳》等戏[3]谢冰心在〈我到了北京〉一文写道:“这是一种纸糊的戏装小人,最精彩的是武将,头上插著翎毛,背后扎着四面小旗,全副盔甲,衣袍底下却是一圈鬃子。这些戏装小人都放在一个大铜盘上,耍的人一敲那铜盘子,个个鬃人都旋转起来,刀来枪往,煞是好看 。”[6]

翁偶虹回忆他在逛隆福寺街庙会时,最吸引他的是卖鬃人的摊子。摊贩会不断敲铜盘吸引客人。有些大型戏的鬃人儿,售价昂贵,专供豪门贵族的消遣,一般人只能用两三吊钱买一出二人或三人为一组的小戏。[4]

后来,艺人难以此糊口,大多数被迫停业改行,鬃人也在北京销声匿迹。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举办工艺美术展览,特邀王春佩之子王汉卿制作几件鬃人作为北京传统民间艺术的展现,再度引起大众的好评与重视。[3]

参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