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山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物 | 历史 | 社会 | 地理 | 生物学 | 物理学 | 化学 | 科学 | 技术 | 更多...
文化圣地 度假天堂
好客山东
山东简称“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济南市,最大城市青岛市。古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山东省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军事家孙子、孙膑、吴起等,均出生于山东。山东是中国的第二人口大省。山东也是工农业大省,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大约百份之九,国内生产总值列第三位。
典范条目编辑
儒家,东亚地区思想、哲理与宗教体系,中国思想文化主流,前5世纪由孔子创立,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承,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轻徭薄赋,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保国安民,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儒家起初仅属诸子百家之一,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汉代起却得到朝廷独尊,成为官学与国教,掌握文化教育与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两晋南北朝和唐代,儒家与佛、道二家并称三教,儒学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领域的领导地位,继后经宋儒重新阐释,形成理学,发展心性之学,儒家得以重振声势,伦理思想渗透到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并流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为东亚一大学术思想体系,在朝鲜尤其深入民心,其流布较在中国本土更为普及。 (参见:特色条目、优良条目)
近期要闻编辑
2021年3月1日:山东常态化开行国际国内班列17条,新增“日韩陆海快线”“上合快线”
风景名胜编辑
其他主题首页



- 东亚文化圈(中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 山西 - 江苏 - 浙江 - 山东 - 安徽 - 福建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甘肃 - 新疆 - 江西 - 贵州;城市:北京 - 天津 - 上海 - 南京 - 苏州 - 广州 - 武汉 - 西安 - 宁波 - 青岛 - 重庆 - 台州 - 惠州 - 肇庆;其他:香港 - 澳门 - 东北地区 - 天津滨海新区)
- 中华民国(广域:台湾 - 福建;县市:台北 - 基隆 - 桃园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云林 - 台南 - 高雄 - 澎湖 - 宜兰)
- 日本(东京 - 琉球群岛)
- 朝鲜半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韩国)
- 东亚文化圈(中国)
- 美洲
- 大洋洲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SA 4.0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Images, videos and audio are available under their respective lice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