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香港小巴路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为小巴主题页,更新中!
香港小巴路线
五十、六十年代,香港曾流行一种9人白牌车,行走于新界。这些白牌车的收费比巴士略高,车程也比巴士短,但因它是不合法经营的关系,警方曾大力扫荡。
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巴士司机罢工,部分路线因而暂停服务,交通瘫痪,政府容许小巴进入市区,白牌车越来越受市民欢迎,数目不断增加。1969年,小巴由9座位增至14座位,从此14座便成为小巴的别称。最后,政府在1970年推出白牌车合法化政策,由政府发牌,可以在港九及新界各地行走,即现时的红色小巴。4350辆小巴的限制亦是于当年制定,多年来并未有改变。
早期的小巴是14座位,并没有车头顶地点牌箱。1978年,各小巴陆续安装车头顶地点牌箱,以便更清楚显示行车目的地。而政府于1988年批准小巴由14座增加到16座。而部分小巴商会亦曾要求政府放宽座位数目到20座,但因政府认为小巴为辅助性交通工具,而不被接受。
特色条目
香港岛专线小巴4C线由石排湾、香港仔往铜锣湾的专线小巴线,由于班次频密及方便,受南区居民欢迎。另外,除了常规班次,每日另设葛量洪医院特别班次,方便市民探病。
该线为其中一条拥有最低分段收费的香港公共交通路线(石排湾往香港仔只须$1.0)。
特色图片
新界区专线小巴46线是由伟文发展营办的一条专线小巴线,由富泰邨往屯门市中心。
欢迎参与
现正改善香港小巴路线条目中:
分类
维基主题



- 东亚文化圈(中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 山西 - 江苏 - 浙江 - 山东 - 安徽 - 福建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甘肃 - 新疆 - 江西 - 贵州;城市:北京 - 天津 - 上海 - 南京 - 苏州 - 广州 - 武汉 - 西安 - 宁波 - 青岛 - 重庆 - 台州 - 惠州 - 肇庆;其他:香港 - 澳门 - 东北地区 - 天津滨海新区)
- 中华民国(广域:台湾 - 福建;县市:台北 - 基隆 - 桃园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云林 - 台南 - 高雄 - 澎湖 - 宜兰)
- 日本(东京 - 琉球)
- 朝鲜半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大韩民国)
- 东亚文化圈(中国)
- 美洲
- 大洋洲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C BY-SA 4.0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Images, videos and audio are available under their respective lice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