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AS J1342+0928为已知距离第二遥远的的类星体,位于牧夫座[3],其中心也是已知最古老和最遥远的超大质量黑洞之一[1][5][6][7]。其红移为z=7.54,超越之前被认为是最遥远的类星体ULAS J1120+0641(红移为z=7)[1],并且一直为最遥远的类星体,直至2020年3月才被PSO J0309+27的133亿光年的纪录打破。相关报导中指出[谁?],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8亿倍[5]

Quick Facts ULAS J1342+0928[1][2], 观测资料(历元 J2000.0) ...
ULAS J1342+0928[1][2]
Thumb
艺术家概念下相似的类星体。
观测资料(历元 J2000.0)
星座牧夫座[3]
赤经13h 42m 08.10s
赤纬+09° 28′ 38.61″
红移7.54[1]
距离29.36 Gly(9.00 Gpc
同移距离[4]
13.1 Gly(4.0 Gpc)
光程距离[5]
其他编号
ULAS J134208.10+092838.61,[1] Quasar20171206[6]
参见:类星体类星体列表
Close

发现

2017年12月6日[1]天文学家发表文章表示[谁?],他们使用广域红外线巡天探测卫星[6]的资料,结合位在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麦哲伦望远镜亚利桑那州大双筒望远镜夏威夷双子北望远镜的观测资料,当宇宙大约6.9亿岁时,类星体与相关的黑洞就存在了(大约宇宙年龄的5%,目前已知的宇宙年龄为138亿岁)[1]

这个类星体来自宇宙在黑暗时代崭露头角之后,被称为再电离的时代[5]。大量的气体和尘埃被检测到从类星体释放进入宿主星系成为星际物质[2]

描述

ULAS J1342+0928被测量出7.54的红移,这相当于距离地球294.6亿光年同移距离[1][4]。截至2017年12月 (2017-12),于当时为止观测到距离最遥远的类星体。在地球观察到这个类星体辐射的光是在大爆炸之后不到6.9亿年,也就是大约在131亿年前辐射出来的[5][8]

估计这个类星体光度4×1013 太阳光度[1]。估计输出这些能量的超大质量黑洞拥有8×108太阳质量[1]。根据天文学家爱德华多·巴尼亚多斯(Eduardo Bañados)的资料[9],这个特殊的类星体是如此的明亮,它将成为后续研究的一个金矿,是研究早期宇宙的一个关键实验室[5]

重要性

来自ULAS J1342+0928的光是理论预测星际物质从结束电中性成为电离状态的过渡时期(再电离时期)。类星体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能量来源,这标志着黑暗时期,也就是宇宙的黑暗时代的终结。所以,观察来自黑暗时期的过渡时期的类星体是理论学家主要的兴趣所在[10][11]。由于它们的高紫外线光度,类星体也是研究再电离过程的最好来源。这一发现也被描述为对黑洞形成理论具有挑战性:通过在宇宙早期阶段拥有一个比预期大得多的超大质量黑洞[6]。然而,这并不是第一个能提供这样挑战的遥远类星体 [12][13]

少数的来源质疑[谁?],如此大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如ULAS J1342+0928)很难解释在大爆炸之后极短的时间内快速生成[6],可能证明我们的宇宙是大反弹的结果,而非大爆炸;是在大反弹之前形成这些超大质量黑洞[14][15]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