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Ćuk变换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Ćuk变换器是一种低涟波电流的降压-升压变换器。 [1] Ćuk变换器可以被视为增压转换器和降压转换器的组合,通过一个开关器件和一个互电容来耦合能量。

与具有反相布局的降压-升压变换器类似,非隔离式转换器的输出电压通常是反相的,相对于输入电压具有更低或更高的值。大多数DC-DC转换器使用电感器作为主要储能元件,而Ćuk变换器是使用电容器作为主要储能元件。它是以加州理工学院的斯洛博丹·邱克(Slobodan Ćuk)的名字命名的,他首先提出了该设计[2]。
非隔离式Ćuk变换器
非隔离式Ćuk变换器在基础形式上有一些变化。例如,数个线圈可以共用一个电感,这可以降低输出纹波并提升效率。由于功率传输通过电容器连续流动,因此这种类型开关的电磁辐射最小。通过二极管和开关,该转换器允许能量双向流动。
非隔离式Ćuk变换器里包括两个电感元件、两个电容器、一个功率元件(多半是晶体管)以及一个二极管。其线路图如图1。非隔离式Ćuk变换器是反相转换器,在输入电压为正值时,其输出电压为负值。
此变换器主要的优点是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都是连续电流,其主要缺点是开关上会承受很大的电流应力[3]。

电容器C1的作用是能量转换,电路会透过晶体管和二极管的切换,让电容器在变换器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进行切换。
两个电感器L1和L2用来将输入电压源(Vs)和输出电压(Vo)转换为电流源。在短时间内,电感会将电流维持在定值,因此可以视为是电流源。此转换是必要的,因为若将电容器直接连接到电压源,其电流会只受电容器的杂散电阻限制,造成大的能量损失。用电流源(电感器)为电容器充电,可以避免电阻性的电流限制,以及对应的能量损失。
Ćuk变换器可以在电流的连续模式或不连续模式下运作,这点和其他变换器(降压变换器、升压变换器, 降压-升压变换器)类似。但Ćuk变换器可以运作在电压的不连续模式(在换相过程中,电容器两端电压差可以为零),这是其他变换器没有的功能。
Remove ads

在稳态时,储存在电感内的能量在换相周期开始和结束时,会有相同的值。电感的能量是:
因此在电感中的电流在在换相周期开始和结束时,也会有相同的值。而电感电流的变化和上面的电压有关:
可以出在一个换相周期内,电感电压的平均值需为零,才能满足稳态的需求(另一个理解的方式是电感器上的平均电压必需为零,因为若不是零,电流就会持续增加,而电感电流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
若假设电容器C1和C2够大,上面的电压涟波可以忽略,则电感电压为:
- 在不导通时,电感L1连接到Vs和C1串接的电路(见图2)。因此。当二极管D顺向偏压时(假设没有电压降),L2直接连接到输出电容器。因此
- 在导通时,电感L1接到输入电源,因此。电感 L2连接到C1和输出电容串联的电路,因此。

变换器导通的时间从到(D是占空比),不导通的时间从D·T到 T(也就是长度等于的一段时间)。因此,VL1和VL2的平均值分别为:
因为平均电压要为零,才能满足稳态条件,最后一个方式可以改写如下:
因此平均电压L1为:
可以写成:
此公式和降压-升压变换器的电压转换公式一样。
Remove ads
Ćuk变换器是靠电感器提供连续电流,由二极管整流再加上电容器滤波来提供连续电压,这点和其他的DC/DC转换器相同。若耍电感器太小,其感量在临界电感以下,电感器电流会降到零,其电流斜率会不连续。此运作状态的研究较少,除了要展示最低电感量的重要性之外,很少有深入的研究,不过若要维持其待机电压,需运作在电流比原先设计电流小很多的应用,就会出现此情形。
最低电感量为:
其中是切换频率。
Remove ads
隔离式Ćuk变换器
耦合电感隔离式Ćuk变换器
整合磁性元件Ćuk变换器
针对隔离式Ćuk变换器,需加入交流变压器和额外的电容器[4]。因为变换器已隔离,其输出电压的极性就可以自由选定,不像非隔离式Ćuk变换器只有反向输出。

隔离式Ćuk变换器和非隔离式的类似,就算是使用1:1的交流变压器,其输出电压大小可以大于输入电压,也可以小于输入电压。不过一般会针对应用设计变压器匝数比,以减少输入侧零件的应力。而变压器中的杂散元件,漏电感和磁化电感也可用来使电路变成谐振转换器,其效率会提升很多。
相关结构
有些Ćuk变换器的设计不会用两个独立的电感器件,会改设计成“耦合电感Ćuk变换器”,使用单一的磁性元件,在同一个铁芯里有二个电感。此变换器的输出涟波会比较小[5]。
Zeta变换器是非隔离式,非反向,buck-boost的电源供应组态。Zeta变换器和Ćuk变换器不同,也不同于后面提到的SEPIC变换器,Ćuk变换器和SEPIC变换器的组态是标准的升压转换器,包括串联的电感器和并联的开关,而Zeta变换器是由串联开关和并联电感组成的降压转换器。Zeta变换器会用高电位端(high-side)的PFET作串联开关,和Ćuk变换器和SEPIC变换器用低电位端(low-side)的NFET不同。zeta变换器组态的输出电压涟波比SEPIC变换器要少,也比较容易补偿。其缺点是输入电压涟波较大、需要大电容、以及可以驱动PFET的特殊控制器[6]。
单端初级电感转换器(SEPIC)是非隔离式,非反向的直流转换电源供应组态。Zeta变换器类似Ćuk变换器,但输出电感和二极管位置对调,输出电压没有反向,这点也和 Ćuk变换器不同。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关系也和Ćuk变换器类似。SEPIC的输出电流不连续,因此输出电压和电流涟波会比较大[7]。
专利
- 美国专利4257087,[8]1979年申请, "DC-to-DC switching converter with zero input and output current ripple and integrated magnetics circuits",发明人Slobodan Ćuk。
- 美国专利4274133,[9]1979年申请, "DC-to-DC Converter having reduced ripple without need for adjustments",发明人Slobodan Ćuk和R. D. Middlebrook。
- 美国专利4184197,[10]1977年申请, "DC-to-DC switching converter",发明人Slobodan Ćuk和R. D. Middlebrook。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