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七姓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七姓公,亦称为竹堑七姓,是台湾历史上,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堑社首批汉化的族人祖先。七姓指的是潘、卫、三、钱、廖、金、黎七个乾隆帝御赐的汉姓。[1][2]
简介
1786年11月27日,清朝台湾知府孙景燧取缔天地会等原因,掀起民变林爽文事件。因响应民众力量强大,至隔年2月,全台除台湾府城外,各大城市均陷入战乱。
民变过程中,位于新竹、苗栗一带平埔原住民道卡斯族(Taokas)选择帮助清朝官府,并派出兵勇与林爽文军队作战。1788年2月,道卡斯族人还协助官府逮捕林爽文。
为奖赏道卡斯族的功劳,当时乾隆帝特别赐了“潘、卫、三、钱、廖、金、黎”七个汉姓予道卡斯族人,并令其汉化改名。而七姓公则为其道卡斯后裔尊称该批改名的道卡斯人先民,并在族内辖地设七姓公原住民祠庙与牌位予以祭祀。
今日七姓公之后仍存五姓家族,多分布于新竹县竹北市、新埔镇等地[3],七姓公祠庙今名采田福地,事实上,该祠庙也是台湾唯一较具规模的原住民祠堂。
七姓家族
卫姓共有卫蔴𦛨吻直雷、卫里孛抵口六、卫兴列三个家族。
廖姓至少有廖豪迈、廖顺直、廖皆只与廖松忠四个家族。[4]
钱姓有钱皆只、钱从礼与钱合欢三个家族。
三姓是竹堑社特有的汉姓,目前只有三里孛胝𦛨家族。
目前还能找到的竹堑社潘姓家族为潘麻老达。
金、黎两姓绝嗣的时间为同治年间,今日竹堑社后裔已没有这两姓。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