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翻是指在恒星演化过程中,表面的对流层向下扩张至经历核聚变物质层的一个时期。结果是,核聚变的产物混合到恒星大气层的外层,使这些核素出现在恒星的光谱中。

多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上翻出现在主序带的恒星进入红巨星分支(RGB)。与对流层混合的结果是在外层的大气中出现融合反应的光谱签名:12C/13CC/N的比率降低,并且表面的丰度也会降低。

第二阶段

对一颗质量介于4-8太阳质量的恒星,当在核心的融合结束的时候,对流层混合了碳氮氧循环的产物,导致第二阶段的上翻[1]

第二阶段上翻的结果使得表面对4He和14N的丰度增加,同时12C和16O减少[2]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上翻出现在大质量恒星进入渐近巨星分支(AGB),和闪光沿着燃烧的氦壳层发生之后。这一阶段的上翻导致氦、S-过程的产物被带至表面。结果是增加了碳相对于氧的丰度,创造出了碳星[2]

上翻的名称是由每个恒星的演化和结构状态决定的,"不是"由它们在任何一颗恒星中出现的顺序决定的。一些低质量恒星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三次"疏浚,而从未经历过第二次。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