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微子探测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微子探测器是观测中微子的实验设备。 由于中微子只参与弱相互作用,一般探测器需要建造得够大,以接收到足够数量的中微子讯号。 中微子探测器一般会选择建造在地底深处,以屏蔽宇宙射线以及其它背景辐射。[1]中微子天文学目前仍未成熟,现今已确认来自地球以外的讯号来源只有太阳和超新星SN 1987A。然而未来中微子观测站将“为天文学家提供透析宇宙的展新视野”。[2]
中微子的探测方法有许多种。
- 超级神冈探测器装置是一个极大容积的50000吨纯水,并且在周围设置了11200个光电倍增管。中微子入射后会产生的电子和μ子,光电管便可侦测电子、μ子所放出的切连科夫辐射。
- 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的探测方法类似,然而他们使用1000吨重水作为介质。
- MINOS的探测器使用塑胶制的闪烁晶体,并且用光电管监控。

中微子观测站
- 神冈探测器(日本),启用于1983年。
- 超级神冈探测器(日本),1990年代在神冈探测器的基础上扩建。
- 萨德伯里中微子观测站(加拿大),启用于1999年。
- IceCube中微子观测站(美国),启用于2010年。
- 江门地下中微子实验观测站(中国),计划于2020年启用。
- 巴克三中微子观测所 (前苏联),启用于1977年。
- 贝加尔湖深水中微子望远镜,启用于1993年
参见
- 中微子实验列表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