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性 (哲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立又称不偏不倚,是指在冲突(例如肢体冲突、意识形态冲突)[1][2][3]中不站队的立场以及倾向,但这可能并不意味着中立方没有自己的立场[4][5]

中立与冷漠无知、无动于衷、双想等概念有所区别区别但不完全互斥。例如冷漠和无动于衷分别意味着对某一主题的漫不经心,而一个看似秉持中立的人可能对某一主题有偏见,但他最终选择不采取任何行动而并非漫不经心。一个中立的人也可以对某一主题有充分的了解,因此此时他不属于无知。由于中立之人可能有偏见,所以他不见得有双想(即认为双方都是正确的)。中立性可能意味着容忍,即不管一个观点可能多么令人不快、令人遗憾或不寻常[6]

在冲突调解中,人们往往期望有秉持中立之人能够独立于任何偏见作出判断或促进对话,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例如,参与调解的中立方应该在冲突中没有涉及利益冲突的一方[6],并被期望没有偏见地进行调解[7]。中立方往往被认为是更值得信赖、更可靠、更安全[3][8]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