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上将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Remove ads

中华民国上将列表所罗列的是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设置上将军阶以降的历任一级上将二级上将名单,并按授衔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特级上将军阶现已废除,请见特级上将。根据国民政府在1935年公布《陆海空军官制表》、《陆海空军士兵等级表》、《陆(海空)军军官佐任官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特级上将授任条例》。1936年公布的《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

  1. 特级上将”:陆海空军特级上将1名(蒋介石)。
  2. 一级上将”:一级上将军衔采取了定额9人的制度,累计授衔17人次。
  3. 二级上将”与“上将”,为同一军衔:二级上将军衔—1949年前只授予陆军(授予“海军上将”1名,相当于海军二级上将)。陆军二级上将定额20名(去除增授的程潜李烈钧)。累计授34人次,其中现役军人授任22名、现役中将或加上将衔晋任10名、非现役者晋任1名、非现役者授任1名。二级上将6人后来晋任、追晋为一级上将。
    上将55名(其中海军授任1名、海军追晋2名)。
  4. 加上将衔”(在1930年代称为“陆军上将衔陆军中将”,在1940年代称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从1936年起,由于上将员额有限,合于晋升二级上将规定的陆军中将,可以加上将衔。其服制同二级上将、领中将最高额薪俸,后来改革薪俸制度后领取二级上将的薪俸。二级上将职位出缺时可以优先晋任。但中将直接晋任二级上将很常见。立法委员蒋肇周曾说:“这个条例在台湾事实上没有施行过。”[1]但事实上1949年后在台湾也曾经有过施行特例:1954年参谋总长陆军二级上将桂永清于任内病逝,彭孟缉于代理总长期间,国防部公文稿的落款是“全衔 彭○○”[2],同时各军总部呈报国防部的公文受文者则是“兼代参谋总长彭陆军上将衔”[3],直到1955年6月真除参谋总长之后,才使用“参谋总长陆军二级上将”的头衔。加上将衔55名(加衔38名、授加8名、特加1名、追加5名、赠加3名)。

根据《国民政府公报》、《总统府公报》记载,1935年4月至1949年9月期间,总计任命有少将以上将官4461名。其中,上将军衔获得者共142名162人次(有17人的军衔升迁过)。从1946年7月起,正式实施退除役制度。

Remove ads

一级上将

姓名为斜体字者为逝世后追赠一级上将。

更多信息 姓名(生卒年), 军种 ...
Remove ads

二级上将

姓名为斜体字者为逝世后追赠二级上将。

更多信息 姓名, 军种 ...
Remove ads

1935年至1949年的上将

1935年至1949年死后追赠追晋或授任晋任上将55名:陆军上将52名,海军上将3名。追赠、追晋、授任即退役的陆海军上将不属于现役军官范畴,也不占据二级上将的名额,是肯定过去功绩、提高退役待遇的一种形式。军衔级别与退役待遇均等同于陆海军二级上将。

更多信息 获得上将军衔日期, 姓名 ...

参见

注释

Loading content...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