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空军F-104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民国空军是美国盟邦中最早获得F-104星式战斗机的外国部队,第一批2架F-104B型机引进时间是1960年,最后一批16架TF-104G型机除役是在1998年,服役长达38年,飞行时间38万小时,直到1998年除役时,总计114架失事,66名飞行员丧生。依据美国国会图书馆各年度对台军援及军售资料显示空军总计装备各型F-104高达302架(含拆零机)。前后接收过来自美国、西德、丹麦、荷兰、日本、比利时等国的各型F-104,执行阿里山计划延寿换装,在机身上并漆有一行红字“价值台币五一四六万,来之不易,当心使用维护”。


服役历史
阿里山一号计划首批2架F-104B型机(编号4101、4102号)于1960年5月17日由美军C-124型运输机运抵空军公馆基地,在中美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下完成装配出厂,5月29日由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杜安少将代表美国政府将首批2架F-104B型机,移交给中华民国参谋总长彭孟缉上将及空军总司令陈嘉尚上将接收,6月24日由试飞官晏仲华首飞成功,同日阿里山一号计划换装训练正式开始,由3位美籍教官负责训练空军23位菁英飞行员,执行“基本战斗”、“外场降落”、“夜间训练”、“压力衣战术”、“空靶射击”、“倍音速钻升”等训练科目,并比照美军飞行员训练标准,建立每人每月飞行F-104战机需达15小时的飞行时数制度,11月25日阿里山一号计划换装训练结训典礼后,F-104星式战斗机正式开始执行战备任务,开启亚洲国家战斗机的倍音速时代。1965年,空军清泉岗基地各中队全面换装F-104战机,并担任24小时全天候拦截与制空的任务。
1979年1月1日,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并在《建交公报》中,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并根据《台湾关系法》与台湾进行非官方往来,美国受限于八一七公报,无法再提供中华民国新型战机,仅同意增加F-5战斗机的组装数量与后勤零件,同时F-104机队也遭遇消失性商源、机件损耗与机体老化等问题,造成惨重的失事纪录,服役38年间共有114架各型F-104坠毁,先后66名飞行员殉职,总飞行时数达38万小时。F-104因此有“飞行棺材”、“寡妇制造机”等恶评。曾有F-104资深飞行员如此形容:“我们必须去,但不一定回来”[1],述说了当时中华民国国际外交的艰困与F-104战机的惨淡妥善率。空军方面因为拥有大量现役F-104,因此在下一代拦截战机F-X计划(也就是后来开发经国号战机的鹰扬计划)中,早期的鹰扬构型受到F-104型机、特别是J79发动机极大的影响。1988年,空军新竹基地F-100机队全面除役,实施阿里山十号计划,经美国协助向北约组织会员国采购除役的F-104型机,空军新竹基地也开始全面换装F-104型机。1993年至1996年,空军实施“天安特检”计划,执行F-104机队四阶段汰除,第一阶段检整75架现役,第二阶段降为44架现役,第三阶段降为32架现役,第四阶段降为16架现役。
1996年,台海导弹危机爆发,二代战机尚未整训完毕之际,各型F-104、F-5E/F及极少量的F-CK-1携手在台海扛起了最后一次高强度战备任务。在机体老旧、零件匮乏的情况下,F-104型机妥善率一度跌落不到10架可担负战备,又不得不增加出勤架次、更加速机体耗损的恶性循环中。一个未经证实的军方内部说法指出,是次危机造成日后空军新旧飞行员之间的对立,原因是当时局势紧张,空军不得不将有丰富经验的飞行老手留下接战备,而将较资浅(更极端的说法是,更不可靠)之飞行员派往国外接收二代机转换训练。日后二代机成军,技术优异、战备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与相对更依赖电子仪器的二代机飞行员之间屡有心结。某种程度来说,这是飞行员之间互相较量的良性动力之一。
1996年12月24日,空军新竹基地第499联队第11大队大队庆纪念活动,联队长王武汉将军集结16架TF-104G型机(含当时第12中队进驻新竹基地的1架RF-104G型机)留下历史性的画面。1997年8月10日,空军新竹基地开放民众参观,由3架F-104型机(TF-104G型机编号4193前座范姜志平教官、后座李俊斌教官,TF-104G型机编号4178前座胡瑞鸿教官、后座严立勋教官,F-104G型机编号4375张玉山教官)与3架幻象2000-5飞行表演,此次为空军F-104型机在1998年除役前最后一次的公开飞行表演,当日参观民众也忠实记录F-104机队历史性的飞行画面上传至网络影音平台,让后人得以目睹F-104型机捍卫台海领空38年的英姿。
1998年5月22日,空军在台中清泉岗基地举办F-104星式战斗机除役典礼,由1架TF-104G(编号4186前座胡瑞鸿中校与后座葛光越少将)在滑行道上定点,加大发动机推力伴随着狼嚎长啸声后,随即右转入停机坪加入6架展示除役机的行列。葛光越少将步下TF-104G战机,向时任空军总司令黄显荣上将报告:“F-104任务完毕”,并将F-104战机模型交予黄总司令,从此正式结束F-104机队长达38年捍卫台海领空的战备任务。当天洛克希德公司颁发纪念银盘给F-104飞行时数世界纪录保持人空军退役中将孙国安(3115小时,无失事纪录),遗憾的是并未安排F-104战机做最后的除役纪念飞行,仅由RF-5E、F-CK-1、幻象2000-5型及F-16四机编队飞越典礼上空向F-104战机致敬。中华民国空军虽然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除役F-104机队及引擎零附件,却未导入除役机“动态保存”机队的军史传承观念(美国及挪威均拥有除役F-104动态保存机队),殊为可惜。
Remove ads
1958年,台海战役期间,美军派遣第83战斗拦截机中队(83rd Fighter Interceptor Squadron)12架F-104星式战斗机进驻空军公馆基地,基地内亦部署含有核弹头的斗牛士导弹,当时中华民国空军获知F-104A最大空速为2马赫,远比空军现役F-86F快了一倍。823炮战结束之后,情报显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已逐步换装更为新锐之俄制MiG-19战机,中华民国则立即向美方提出军援F-100超级军刀机的要求,谁也不敢奢望能够换装F-104A。不料美军竟然主动提出军援F-104A(1958年美军服役170架的F-104A昼间近程制空战斗机的设计,无法满足美军防空司令部的要求,1960年底全面除役后军援盟邦),当时中华民国国防部审议时却出现异议 ,原因在装备一支F-104A中队的军援经费,足以装备三个陆军野战步兵师。时任国防部长俞大维博士认为:三个陆军野战步兵师对空防没有任何助益,拍板决定向美国提出军援一支中队的F-104A,正式开启中华民国空军两倍音速战斗机的时代,其换装过程即为阿里山计划。
阿里山一号到十一号计划,空军共装备302架F-104系列战机(含拆零机),使用过F-104A/B/D/G/J/DJ、RF-104G、TF-104G多达8种机型,是全世界使用最多F-104机型的国家。
1960年5月,实施阿里山一号计划,美国军援5架F-104B,1960年8月美国军援22架F-104A,空军第3大队第8中队成为美军以外第一个换装F-104A/B的盟邦战术战斗机中队,飞行员由空军各战斗机中队择优选拔,入选条件严格,空勤体检标准由驻台美军医院负责。1960年5月29日空军接收首架F-104B(编号4101号)双座战斗教练机,伊朗及越南军方政要皆来台参观性能展示。
1963年7月,实施阿里山二号计划,美国军援25架F-104G全天候战斗机及6架TF-104G双座战斗教练机,由空军第3大队第7中队换装。
1963年8月,实施阿里山三号计划,美国军援8架RF-104G全天候战术侦察机及2架TF-104G双座战斗教练机,由空军第6大队第12战术侦察机中队换装,替换RF-84F机队。
1964年5月,实施阿里山四号计划,美国军援23架F-104G全天候战斗机及1架TF-104G双座战斗教练机,由空军第3大队第28中队换装,替换F-86F,第3大队成为空军首支操作F-104的战术战斗机大队。
1965年,空军配合美国强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军援政策,将第3大队第8中队的阿里山一号计划F-104A/B封存运交美国,再军援给约旦皇家空军及巴基斯坦空军。1965年5月,实施阿里山五号计划,美国军援13架F-104G全天候战斗机,由第3大队第8中队换装。
1970年6月,空军向美国争取F-4战机未果,仅获提供两个中队的F-100A与一个中队的F-104A/B;1970年12月,实施阿里山六号计划,美国军援22架F-104A及3架F-104B,由空军第11大队第41中队换装。
1976年5月,实施阿里山七号计划,美国军援7架F-104D双座战斗教练机,由空军第3大队接收。
1978年,空军向美国争取F-16/79及F-20受到强大政治阻碍,1979年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美国政府同意以每架46万5千美金的价格,将西德空军派驻在美国路克空军基地(LUKE AFB)的一批66架TF/F-104G转售给中华民国,此为阿里山八号计划的由来;1983年7月20日实施阿里山八号计划,美国军售西德空军除役的39架F-104G及27架TF-104G,由空军第11大队第41中队与第42中队换装。
1986年9月,实施阿里山九号计划,美国军售日本除役的22架F-104J及5架F-104DJ全天候战斗机,由空军第3大队第7中队汰换F-104A/B机队。
1988年1月,实施阿里山十号计划,美国军售丹麦及荷兰除役的15架F-104G全天候战斗机及3架TF-104G双座战斗教练机,由空军第11大队第48中队汰换F-100机队。1989年时,空军第427联队及第499联队所属的6支战术战斗机中队,与第401联队第12战术侦察机中队,总共7支中队装备F-104系列战机。其中第7中队装备F-104J/DJ,第12中队装备RF-104G,另外5支中队装备F-104G及TF-104G。
因为洛克希德公司宣布停止供应F-104零组件,空军最后实施阿里山十一号计划(拆零机计划),美国军售比利时除役的16架F-104G与8架TF-104G作为拆零机使用。
Remove ads
- 1995年空军新竹基地开始F-104拆零计划,共拆掉3架TF-104G(编号4187、4174、4188)及9架F-104G(编号4362、4372、4376、4377、4379、4425与3阶段汰除机的4366、4418及4419)。
- 1998年4月30日,空军新竹基地F-104G开始飞往清泉岗基地集中。
- 1998年5月,空军新竹基地一架RF-104G(编号4378)也转场往清泉岗基地。
- 1998年5月8日上午9时,空军新竹基地两架TF-104G由担任长机(编号4196)的飞行员张玉山中校(12中队作战长,前座)、田立杰中校(12中队中队长,后座)及僚机(编号4186)的飞行员万胜隆中校(12中队分队长,前座)、刘树金上校(499联队督察室主任,后座)执行中华民国空军F-104战机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任务批号:PC-90,任务性质:转场PO-CCK,降落于台中清泉岗空军基地。
- 1998年5月22日上午9时15分,中华民国空军举行F-104型战斗机除役典礼,将当时仅存的F-104集结至空军清泉岗基地,典礼中接替F-104空防任务的F-16B、幻象2000-DI、RF-5E、F-CK-1以四机菱形编队通过会场上空,象征空军战机完成世代交替,并由胡瑞鸿教官与葛光越少将驾驶一架TF-104G(编号4186)滑行至定点,加大发动机推力伴随着狼嚎声,随即转入停机坪加入六架展示除役机的行列。上午9时20分,葛光越少将步下F-104战机,向当时的空军总司令黄显荣总司令报告:“F-104任务完毕”,并亲手将F-104战机模型交予黄显荣总司令。自此F-104在台海的历史写下句点,TF-104G(编号4186)于当年7月16日,则被送往金门县的蒋经国先生纪念馆展示陈放,台海拦截任务自此以后,由法制幻象2000战机接替。时任空军总司令黄显荣上将颁赠空战英雄石贝波与胡世霖遗孀纪念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也颁赠银牌予石贝波教官与孙国安空军中将(首位F-104飞行时数达3千小时飞行员)。最后由前空军总司令郭汝霖上将按下按钮,银白色的彩纸落予会场内F-104G(编号4371)展示机上方,象征中华民国空军F-104型战斗机正式光荣除役。
台海空战
1950年代,中华民国政府为推行国光计划,不断出动空军飞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侦察和轰炸,至1958年后轰炸行动渐止,不过仍时常派出高空(RB-57及U2)或高速(RF-104)侦察机深入大陆。
1967年1月13日13时,中华民国空军1架RF-104G执行侦照厦门港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活动任务,遭遇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12架MiG-19追击。空军派遣台海上空4架F-104G前往支援,于金门东北30浬上空发生空战,二号机胡世霖上尉发射AIM-9B响尾蛇导弹直接击中1架MiG-19坠海,四号机石贝波上尉也发射AIM-9B响尾蛇导弹击落1架MiG-19坠海,创下F-104型机首次击落米格机的世界纪录。
- 中华民国空军先是声称在福建上空4架F-104遭遇2架MiG-19,胡世霖少校和石贝波上尉各使用AIM-9B响尾蛇导弹各击落1架MiG-19,F-104G未有损失;实际杨敬宗及其驾驶的F-104G并未返航,后杨敬宗少校的遗孀不满中华民国空军试图掩盖杨敬宗少校的下落,对外谎称F-104全数返回,最终杨敬宗遗孀听取僚机座舱录音,空战结束后领队萧亚民中校要求僚机报数,2号机胡世霖上尉、3号机杨敬宗少校、4号机石贝波上尉都一一回报;但没有几分钟,耳机里突然传来“哎呀”一声,萧亚民再度要求报数,2号机报完,却没有听到杨敬宗的回报声音,判断杨敬宗少校在返航时可能出现“空间迷向”而失踪坠海作结。
- 中华民国空军的战管抄本也有监听对岸的通话,可以知道当时共军那边“一直在叫两架飞机”,后来突然出现一声“不要叫了,回不去了!”之后就停止呼叫。[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资料声称,解放军空军24师4架MiG-19遭遇4架F-104G,原飞行员胡寿根表示击落杨敬宗驾驶的F-104G。根据胡寿根的描述,当时是向台湾方向追击RF-104侦察机时,于海峡上空经地面指挥调头,转而攻击后方的F-104G一个四机编队,4架MiG-19中只有胡寿根获得射击机会发射30mm机炮弹48枚,而用于攻击的时间仅有1.1秒,共射出48发炮弹,创造了空战史上以“打对头”方式击落敌机的先例,击落该编队中的一架F-104G,MiG-19未有损失。[4]
Remove ads
除役展示机列表
由于F-104在中华民国空军除役时仍拥有庞大的机队,因此台湾、澎湖、金门各处经常都能见到F-104的除役展示机。以下列出经查证属实的除役展示机清单。
Remove ads
编号4420号的中华民国空军的F-104G型除役机,于1997年7月31日经空军售予逢甲大学航太系教学使用,2006年10月18日,逢甲大学经中华民国空军同意,将这架F-104G除役机捐赠给美国的经典飞机航空博物馆,在完成拆解后运往美国波特兰的馆址。编号4420号F-104G除役机将于修复后以动态保存方式重新飞行。[5][6][7]




洛克希德TF-104G(4193)星式双座教练机
失事纪录
中华民国空军自1960年陆续购入304架各型F-104战机(含拆零机),在1998年5月22日除役,总计服役长达38年,114架失事,62名飞行员殉职。[8]
Remove ads
参见
- 中华民国空军
- F-104星式战斗机
- F-5战斗机(中华民国空军同时代战斗机)
- 幻象2000战斗机、F-CK-1战斗机及F-16A/B Block 20战斗机(接替F-104的新式战斗机)
资料来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