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日本关系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日本關係史
Remove ads

本条目是中华民国日本国双边之关系史,亦称中日关系史,随着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后,实际上与台湾的关系重叠,即台日关系史。

事实速览 日本, 中华民国 ...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前

Thumb
1945年10月25日于台北公会堂,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将军在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将军发布署部第一号命令的受领证上签名盖章后,经由谏山春树将军(左)转交给陈仪(右)。

194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除满洲)、台湾以及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的日军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中正投降,中华民国接收台湾并派驻台湾省行政长官管辖。

1945年10月,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接见美国记者,告以日本天皇命运应由日本人民决定[7]:47

1946年7月19日,在日本的台湾人与日本警方和暴力团在东京涩谷发生冲突,史称“涩谷事件”。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

1949年12月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冷战态势的形成促成同为资本主义阵营的中华民国与日本国开始谋求建立同盟关系。

1950年代

1950年3月31日,中华民国政府通过“台日贸易计划”[8]:309。6月1日,台湾、日本定期航线开航[9]:531。6月11日,蒋中正在《革命实践研究院军官训练团成立之意义》讲话中指出“中日两国必须亲睦合作,才能达到共存共荣的目的”[注 2]。9月6日,中华民国代表尹仲容驻日盟军总司令部代表 A. J. Rehe 签署《台湾与被占领之日本间贸易财务协定》(Financial Agreement for Trade between Taiwan and Occupied Japan)、《台湾与被占领日本间贸易协定》(Trade Agreement between Taiwan and Occupied Japan)、《台湾与被占领日本贸易计划》(Taiwan - Occupied Japan Trade Plan)等三份文件构成的通商协定[11]:47

1951年5月,蒋中正接见日本记者发表谈话,声明合作始能安定东亚,有助世界和平[7]:68。6月,蒋中正就参加对日和约问题发表郑重声明,指出其抗日最早、牺牲最重、贡献最大,对日和约如无法参加,不独对其不公平,抑且使对日和约失其真实,并将加深远东局势混乱,不接受任何含歧视条件[7]:68。6月30日,《中日贸易协定》期满,双方同意不定期延长[8]:327。12月,日本首相吉田茂向美国保证不承认“中共”,并愿依《旧金山和约》之原则与台签订一项恢复正常关系之条约[7]:69

1952年4月28日,《中华民国与日本国间和平条约》在台北签字[7]:70,共计十四条,中华民国本乎宽大精神,不索赔偿,日本放弃对于台湾、澎湖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与要求[12]:194;蒋中正接见日本缔结和平条约全权代表河田烈,寄语日本朝野,共建东亚和平[7]:70。蒋中正主张对日本“以德报怨”的立场,条约第二条承认日本已在《旧金山和约》中放弃对于台湾、澎湖之一切权利与要求。8月,蒋中正正式签署批准《中日和平条约》[7]:71。裁撤驻日代表团,中、日于台北东京互设中华民国驻日本大使馆日本驻中华民国大使馆[7]:71。10月,新任驻日大使董显光、驻华大使芳泽谦吉呈递国书[7]:71

1955年3月5日,《中日空运临时协定》在东京签字[9]:594。4月22日,《中日贸易协定》签字换文[9]:595

1956年2月28日,在二二八事件九周年时,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在东京成立。5月,台日签订贸易协定[7]:85。8月,蒋中正接见日本各界亲善访问团,团长石井光次郎亲呈首相鸠山一郎手函,并谓日本人莫不感激蒋于日本战败后仍维护日本政体及对日以德报怨之宽大政策[7]:86。12月,日本政府正式否认鸠山一郎首相调解“二个中国[7]:87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日本加入联合国[7]:87

Thumb
岸信介(中)访华,于士林官邸拜会蒋中正蒋宋美龄伉俪。

1957年3月,蒋中正书面答复日本记者,期望中日对付苏共侵略,永久精诚合作[7]:88。4月,“中日合作策进委员会”在日本东京成立[7]:88。6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岸信介访问中华民国,与蒋中正伉俪商谈中日有关问题[7]:88。9月,蒋中正派特使张群飞日本报聘[7]:89

1958年,成立中琉文化经济协会英语Sino-Ryukyuan Cultural and Economic Association,增进中华民国与美国统治琉球时期的关系,1972年回归日本统治后延续至今。

1958年5月,发生“长崎国旗事件”。10月,蒋中正答复日本记者询问时,指斥中共每藉贸易以达其政治目的,盼望日本坚定立场免遭颠覆渗透[7]:92

1959年7月,岸信介称,“台湾如在中国共产党统治下,对日本的安全保障是重大威胁”[13]。12月,日本前首相吉田茂访台,谒见蒋中正致敬,并就当时世局交换意见[7]:95

Remove ads

1960年代

进入1960年代后,日本执政自由民主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虽仍不正式承认,但双方自1962年后分别设立“备忘录贸易办事处”,从事商品之交易[12]:210。日本左派屡次访问中国大陆;中国大陆亦经常派遣“文化团体”赴日本从事活动[12]:210

1963年5月,蒋中正命总统府秘书长张群访问日本;8月,日本商人以维尼龙纱厂售出予中共,而其政府之进出口银行居间担保,中华民国方面极力表示反对[7]:104池田勇人内阁批准仓敷螺萦公司对中国大陆输出分期付款的维尼龙工厂成套设备,并以输出入银行给予200万美元的融资周转。输出入银行乃是日本国家金融机构,利用到了这个机构,被视为超越了民间贸易范围的一种“经济援助”。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则以“这是依循政经分离原则的贸易”为借口,一意孤行。9月19日,池田勇人在招待美国赫斯特报系总编辑等人时表示:“中共在三、五年内不会有变化;台湾的反攻大陆政策,没有依据,近乎幻想。”9月21日,蒋中正接见由东京来到台北的同一批人士时,严斥池田首相媚共言论,指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系防日本军国主义,并警告日本人勿忘历史教训[7]:105。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出中国油压机械访日代表团前往日本参访,团员周鸿庆前往中华民国大使馆寻求政治庇护,误入苏联大使馆。池田勇人内阁将欲投奔台湾之周鸿庆遣返中国大陆[7]:106。日本种种不友好行动,使台日关系濒于破裂[7]:106。中华民国政府不满,一度召回驻日大使张厉生表示抗议。史称“周鸿庆事件”[14]

1964年2月,日本前首相吉田茂访台,蒋中正与之多次会谈,检讨亚洲反共局势,认为欲谋求东亚和平与安定,必须增加了解真诚合作[7]:106。蒋中正以吉田茂为日本元老,乃促其负责共同挽救此一危机[7]:106。吉田茂与蒋中正共同发表《吉田书简日语吉田書簡》支援国府,始缓解双方关系。3月,蒋中正接见日本记者访问团,期望日本国民勿受中国大陆迫诱,而危害台日传统友谊[7]:106。3月5日,日本外务省次官毛利松平日语毛利松平访台,阐明日本对中共政经分离政策[9]:699。7月,日本外相大平正芳抵台,两度晋见蒋中正,陈述台日关系,并表示日本“非常希望中华民国能反攻复国成功”[7]:107。10月,第18届奥运会在东京举行,其圣火传递路线包含台北市,成为迄今唯一一次进入台湾的奥运圣火。举行期间发生中华民国代表团之运动员马晴山投靠中共事件。

1965年1月13日,日本首相佐藤荣作美国总统约翰逊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支持中华民国,并与中华民国保持友好及正常外交关系[9]:710。2月8日,佐藤荣作在日本国会表示,吉田茂致蒋中正书简,对日本政府具有约束力[7]:109。3月17日,日本政府批准1亿5,000万美元贷款计划,协助台湾推行四期经建计划;4月26日,贷款协定在台北签署协文;9月22日,1亿600万美元贷款发展台湾经济之技术协定在日本东京签署[9]:712。12月1日,总统府秘书长张群拜会佐藤荣作,代表蒋中正贺日、韩复交[9]:718文化大革命后,中共与日本贸易总额略有增加,因之日本投机政客积极从事与中共建交之活动[12]:210。由于周恩来敌视日本佐藤内阁,建交谈判迟迟未获具体结果[12]:210

1967年7月,中华民国、美国、日本、韩国领袖在汉城举行非正式会议,时任副总统严家淦衔命代表参加[7]:116。9月7日,日本首相佐藤荣作访台,两度晋见蒋中正商讨中日共同问题,并就当时世局及中国大陆中共情势交换意见[7]:116-117。9月12日,蒋中正接见日本记者发表谈话,指出中共内部必陷长期混乱,盼日本人尊重东方传统,不使共产主义有渗透之机会,唯有台日加强合作,始能达到此一目的[7]:117。11月27日,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蒋经国访问日本,日本天皇裕仁接见时表示永不忘怀蒋中正宽大德意[7]:117蒋经国并与佐藤首相、众议院议长石井光次郎、参议院议长重宗雄三外务大臣三木武夫防卫厅长官增田甲子七等人会面,谒吉田茂之墓,参访日产东芝等主要企业工厂,以及NHK与每日新闻社,12月2日返台。1万5千余名日本国民在东京举行感谢蒋中正大会[7]:117。12月,日本前首相岸信介率团谒见蒋中正[7]:118

1968年2月27日,驻日大使陈之迈日本政府严重抗议日本欲与外蒙建交企图[9]:750。6月8日,蒋中正接见日本新闻编辑访台团,重申坚决反对“两个中国”之一贯立场,并强调日本如果废除《吉田书简》,无异废弃《中日和约》;蒋中正指出中共为东亚灾祸之源,所谓中立共存,将贻无穷祸害,日本应合作消弭危机[7]:119

1970年1月,蒋中正接见日本外籍记者访问团时郑重指出:不论任何国家的政策如何转变,我保卫自由与安全的立场将永不改变[7]:123。并正告日本人民,中共图赤化日本,必须分清敌友[7]:123。7月,严家淦代表蒋中正访问日本[7]:123

Remove ads

断交后至蒋经国时期(1972年9月29日—1988年1月13日)

Thumb
紫色国家表示在1971年的投票中支持中华民国续留联合国,即《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其中包括日本。
Thumb
日本航空于1975年成立专营台日航线的日本亚细亚航空,2008年台日航约修正后并入日航。

1971年10月25日,日本在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表决时投反对票,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席次,但最终失败。

1972年7月7日,立场亲台的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宣布退休[12]:194。但退休前,衡量时局之变化(即中共进入联合国),代表日本政府全权同意美国尼克森政府所要求签订之密约以冲绳在冲绳返还后,可随时以美国式核武化之举措,以应对以往冲绳在美国军事上支援例如台海作战之作用[15]。后续周恩来乃利用时机主动发表双方尽速建交之声明[12]:210。7月6日,日本国会通过亲中的田中角荣继任首相,不顾日本民意,于9月25日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9月29日双方发表《联合公报》,建立外交关系[12]:194。日本政府同时与中华民国政府断绝邦交,当时日本政府之苦衷曾由大平正芳外相率直表示为“断肠之痛”,不仅是政府而已,甚至多数日本国民也有同样感慨[注 3]。同日,中华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宣布对日绝交。12月28日,关闭大使馆[17]。惟与日本民间及其反共人士仍维持友好之关系,双方贸易及文化交流继续发展[12]:194。1973年日本国会议员成立日华议员恳谈会,以维持双方交流。

1972年9月24日,中华民国陆军第一特种兵陆有京,疑因军中不当管教而逃出化学兵学校,由台北松山机场潜入一架国泰航空飞往日本东京羽田机场的客机鼻轮架,因高空缺氧低温冻死,其遗体归属问题曾引发中日台外交争议,总统蒋中正亲自介入调查,惟真相至今仍未明。[18][19]

1975年4月5日,蒋中正逝世。日本内阁官房长官井出一太郎代表日本政府发表一个“非官方”谈话称赞蒋:“在激动历史的转变中的日本国民之间所熟知而且亲密的人士,他是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人物……确信必将留住人们的记忆里……蒋总统是再造日本的大恩人,蒋中正以德报怨的对日政策,加速了日本战后重建与复兴。蒋总统的逝世对日本国民有如晴天霹雳,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莫不悲痛万分”[20],“……蒋总统在本世纪初曾留学日本,并有很多日本友人,为深受日本国民钦佩、敬爱之人物。渠(他)一生与现代中国历史息息相关,亦为一部中国现代史,深信其丰功伟绩将永远留存人类之记忆中。……”[21]:7同日,前首相佐藤荣作谈话称:“日本将永远难忘蒋总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给予日本的大恩大德。最令日本人难忘的一件事就是,蒋总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日本以德报怨的恩惠。”[21]:7日本经济新闻》说:“蒋氏之死是反攻象征的消失和国共对立抗争解决的好机会”[22]。4月7日,自民党干事会决定派遣前日本首相佐藤荣作为“自民党总裁代理”名义前往台湾吊丧。消息发表后,立刻引起中国大陆方面强烈谴责。中国大陆对日本政府两面讨好作风反应极大,认为“在此《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在交涉缔约的阶段,日本政府此举,实是给日后的中日友好关系予以恶劣的影响”。三木听到中国声明后,“为了不加深对中国方面的刺激”,改变主张,认为最好以私人名义前往吊唁。结果,在自民党会议上,佐藤荣作以自民党“友人代表”出席蒋中正丧礼。其余出席者尚有其兄岸信介、众议员石原慎太郎等人。

1978年6月12日,《中华周报》刊出蒋经国答记者问,表示不能接受采取日本模式,中止美国外交关系,但要广泛地维持贸易关系;美台关系日台关系完全不同[23]

1984年1月3日,新闻局宣布专案准许四部日本影片进口,为自1973年以来的首次解禁。

1985年3月16日,蒋经国总统接见前首相岸信介佐藤荣作遗孀佐藤宽子[24]。8月,日本民间在千叶县岬町建立“以德报怨”碑,以表示对蒋中正的感谢[25]。10月20日,宋美龄函电蒋经国:

“……据告日本自民党书记长等议员数人拟发起组织一感谢团于父亲生日纪念日来华感谢父亲战后对日本宽恕处理有所铭感表示呜谢此事岸信介之婿今外长安倍晋太郎表示反对乃惮匪共对中曾根参拜神社攻讦重演安倍热中逐鹿下届总理大臣不愿开罪共匪经反对自民党发起人热忱较前淡漠至今为止其公开态度尚称正确经斡旋主张敦请出面领衔由在野宿耆组织之中曾根拟此二年期满后再续一年之请安倍反对甚烈再证诸岸氏支撑其婿为下届总理甚为积极亦可见安倍本人羽毛已丰希饬我在日负责人应特别注意将来及目前应施祝心绪快乐十月二十日”[26]:598-599

1986年9月,为纪念蒋中正百岁冥诞,日本一批政治元老和工商巨头,由前首相岸信介牵头,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蒋公遗德显彰会”。初创成员高达6,000余人,包括岸信介、滩尾弘吉等人。10月下旬,遗德彰显会在日本名古屋举行首届纪念大会,名人政要云集,场面壮观[27]。岸信介本人更在蒋中正画像前,高举酒杯祝“中日两国友谊永固”[28]

Remove ads

李登辉时期(1988年1月13日—2000年5月20日)

1988年1月13日,李登辉中华民国总统后积极推动台日双边往来。

1988年11月6日,日本人增田寮将蒋中正手书“横扫千军”捐赠给台北中正纪念堂。此书法是蒋中正于1927年赴日本神户时,应旅馆主人增田宇三之助邀请所书[29]

1990年11月12日,中华民国驻日代表蒋孝武出席日本明仁天皇的“即位礼正殿之仪”[30]

1990年代,中华民国官方对日本流行文化解禁后,日本的电视剧、电子游戏、动画及漫画大量进入台湾,对台湾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1994年2月25日,中华民国总统府秘书长蒋彦士、亚东关系协会会长马纪壮及中国国民党秘书长许水德等人,前往日本参加自民党日华关系议员恳谈会前会长与名誉会长、蒋公遗德显彰会发起人之一滩尾弘吉的公祭仪式[31]

1994年4月26日,中华航空一架由台湾中正国际机场飞往日本名古屋机场的客机,在降落时坠毁,造成264名机组员与乘客死亡,包括153名日本籍乘客,仅有7人生还。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法务大臣永野茂门、日本亚细亚航空会长、社长以及多位参议员均向台湾驻日本代表处表示慰问。[32]

1995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日本大阪举行,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中华民国工商协进会荣誉理事长辜振甫以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委员名义代表总统李登辉出席会议。[33]

1996年台湾海峡导弹危机时,日本政府明确对中方提出“直接对话且和平的解决问题”之立场[34]

1997年8月17日,官房长官梶山静六日美防卫合作指南中所谓的“周边事态日语周辺事態”明确表示“周边事态包含两岸纷争”[35]

1998年4月30日,日本国会通过《出入国管理修正法》,恢复承认中华民国护照、取消断交后对赴日中华民国国民发行“渡航证明书”浮贴于护照内页取代一般签证做法,并恢复对中华民国国民的72小时过境免签证[36]1999年9月,日本政府进一步放宽对台湾游客赴日多次签证之规定。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大地震,日本政府和民众积极援助台湾救灾[37][38][39][40][41][42]

Remove ads

陈水扁时期(2000年5月20日—2008年5月20日)

Thumb
民间主办、两国官方协办的台日亲善大使人才培训。

2001年12月25日,日本外务大臣田中真纪子表示,有鉴于中国人以智慧和时间来解决政治性问题,如果台湾能像香港那样回归中国,将是十分好的结果。[43]26日,中华民国外交部政务次长吴子丹约见日本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长山下新太郎日语山下新太郎 (外交官),就田中有关言论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44]

2002年起,日本外务省修改内规,把可与台湾官员接触的日本官员级别由副课长级德语Referatsleiter以下提升至课长级德语Referatsleiter以下。

2002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引起关切。中华民国外交部强调历史虽不可遗忘,但更要以宽容的精神、前瞻的视野来面对。并了解到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有其内部政治考量,因此敦促日本应继续积极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45]对此,日本政府透过管道表达诚挚感谢。[46]

2002年5月14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在记者会中表示,日本支持台湾列席世界卫生大会担任观察员。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公开支持中华民国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47]15日,日本驻日内瓦代表团公使渡边优日语渡邉優表示,日本十分关注在地理上极为接近的台湾医疗情况,也了解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渴望,基于WHO为普遍化的国际组织,日本乐见在会员国的共识下,寻求解决台湾参与WHO的适当方式,包括以“观察员身份”参与。[48]

2002年9月1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发表演说并回答问题时,表示希望中国与台湾能够透过对话,不要行使武力,应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而营造此一环境也是日本应该扮演的角色。[49]

2002年10月15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以台籍原慰安妇不具告诉立场,且个人对国家不具请求权,在国际法上亦无案例可循为由,驳回台籍原慰安妇所提控诉。中华民国政府对此深表遗憾,并表示日本政府基于人道及人权立场,勿以民间基金补偿方式逃避责任,应对受害人正式道歉及赔偿,此立场不会改变。[50]

2003年1月18日,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在“国际国会议员亚太地区安全会议”上严斥日本知名经济学家大前研一所谓“中华联邦”的论述,认为“一国两制”台湾人民都无法接受了,何况比一国两制“更糟糕”的联邦[51]。12月,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台湾访问与总统陈水扁会见。

2003年5月11日,日本厚生劳动大臣坂口力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WHO。坂口力亦表示,因为台湾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似有扩大蔓延趋势,日本政府考虑派遣医生及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52]12日,外务大臣川口顺子亦表示支持台湾参与WHO的立场。[53]5月26日,日本派遣专家医疗团赴台。[54]6月6日,捐赠台湾总值5,600万日圆的医疗物资。[55]

2004年3月19日,陈水扁在总统选举前一日遭枪击受伤,首相小泉纯一郎曾致电慰问。

2004年5月,日本在WHA会议中,对于“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的提案表决,首次投下赞成票。[56]

2004年10月24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抵台访问,协助台湾宣传并推广观光客倍增计划[57]

2005年,日本政府恢复赠勋给予对增进台日经济文化交流有重大贡献之中华民国籍人士。2月,美日两国就安保协议达成“共通战略目标”时,首度明确提及台湾海峡问题。外务大臣町村信孝也明言美日安保的对象包含台湾。3月,日本政府公开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及反对欧洲联盟解除对其武器禁运措施。同年举行的爱知世界博览会期间,日方给予持中华民国护照旅客免签证优惠。9月26日,给予永久性免签证待遇。[58][59][60]

2006年11月,森喜朗再度访台,由总统陈水扁及行政院长谢长廷接见,并颁授特种大绶景星勋章[61]

2007年3月,中华民国外交部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谈话表示,没有证据显示前日军曾强征妇女到前线当慰安妇及不再为慰安妇案道歉,中华民国政府深感遗憾并表达严正抗议。外交部指出,慰安妇案是过去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所遗留尚未处理的问题,日本政府基于人道及人权立场,自应负起责任认真处理此一问题。[62]

2007年7月12日,总统陈水扁接受日本共同社专访,称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路线应比照1964年东京奥运圣火传递的路线,从马尼拉到当时的英属香港,到台北,然后再到日本那霸[63]。最终中华民国政府拒绝从越南到台湾,接下来进到香港、澳门的圣火路线计划。

Remove ads

马英九时期(2008年5月20日—2016年5月20日)

Thumb
311大震灾北海道钏路市商家所贴的“谢谢台湾”。

2009年5月,对于台湾获邀成为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WHA)观察员,日本外务省报导官儿玉和夫表示,日本正值全球对抗甲型H1N1流感之际,台湾成为WHA观察员别具意义,并表示日方将持续密切关注本案,盼台湾能顺利及持续地参与WHA。[64]

2010年11月,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台北市长郝龙斌的陪同下,参观国际花卉博览会。安倍晋三表示,非常感谢受邀来台北参观花博,回去日本后,也会要日本人多来花博参观游玩。[65]安倍晋三此行也与民主进步党人士会面,因为是私人行程,中华民国外交部人员并未陪同,是由日本交流协会人员陪同搭乘中型巴士前往,并同车返回旅馆。[66]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中华民国政府及台湾民间组织迅速做出反应,派出救难团队赴日抢救、踊跃响应捐输物资及金钱,捐助总金额居全球之冠,超过新台币70亿元。不过,震灾捐款第一的台湾,却遭到日本首相菅直人冷漠以对。对此一名日本设计师发起“谢谢台湾计划”,让日本人重视台湾人的贡献。

2011年9月和11月,台日双方先后签署《投资协定》及《开放天空协定》[67]

2012年7月9日起,日本政府废除向来的外国人登录证,实施对旅居日本外籍人士的管理新制,旅日台湾人的居留卡国籍栏记载为“台湾”,而非“中国”[68]。日本“李登辉之友会”事务局长柚原正敬表示,这是长年以来日本友台人士与台侨不断为“台湾正名运动”打拼,而引起日本国会议员重视并修法的结果,日本政府厘清“台湾是台湾,中国是中国”,对在日台湾人的权益非常重要。他说,2003年台湾在护照上加注“TAIWAN”字眼,是日本将台湾人的国籍正名为“台湾”的最大原动力[69][70]。倡议价值观外交自由与繁荣之弧安倍晋三麻生太郎两位首相卸任后访问台湾时都表示日本与台湾是有自由民主、基本人权以及法治社会等共同价值的友好伙伴,形成现在密切的台日关系[71][72][73]

2013年1月,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在日本交流协会成立40周年纪念庆典上表示:70%的日本人或台湾人皆对对方抱有亲切感[74]

2013年4月10日,台日双方签署《台日渔业协议》,共享钓鱼台列屿周边海域的渔权。

2013年5月13日,台北101大楼东京晴空塔合作,正式签署共同友好宣传计划,由旅台日籍艺人佐藤麻衣与台湾艺人李毓芬分别担任日本与台湾双方友好交流大使,在观光局长谢谓君及日本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副代表佐味祐介的见证下,由台北101董事长宋文琪及东武晴空塔社长铃木道明日语鈴木道明 (実業家)代表签署,共同完成“2013台日观光地标友好年”之签约仪式[75]

2013年9月12日,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抵台访问,强调此次台湾行以担任首相期间,面临福岛核灾的过程,忠实向外界报告。在其后的演说中表示“我们可以确定的说,就是没有一个技术可以完全避免核灾发生,以福岛最遭的状况要250公里避难,台湾一号二号四号核电厂,相当于台湾有三分之二必须要疏散与避难,如果想到这一个危机,应该就不会做这个选择。”菅直人此行还参访核一厂、翡翠水库,并拜会台北市长郝龙斌与新北市长朱立伦[76]

2014年6月,日本东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福冈九州国立博物馆举行名为《台北 国立故宫博物院-神品至宝》的特展,展出包括翠玉白菜肉形石在内的国立故宫博物院所收藏之大批文物。开展前发生东博的宣传海报上遗漏“国立”两字的事件。8月15日,前副总理冈田克也抵台访问,与总统马英九会晤。

Thumb
东京消防厅搜救队派员参加台北市“民安1号”防灾演习,2015年4月28日。

2015年4月30日,前首相野田佳彦率团抵台访问。赴宜兰及新北市参访[77]

2015年6月13日,文化部在日本的台湾文化中心脱离“台北驻日经济文化代表处”,在东京港区虎之门独立设置,日本超党派国会议员组织“日华议员恳谈会”会长平沼赳夫等政经文化各界人士大约两百人应邀出席观礼。[78]

2015年6月27日,台湾发生八仙乐园彩色派对火灾,两天后日本的富士系统株式会社表示愿意提供费用高昂的“不粘连硅胶纱布”做为援助,消息一出,大批的台湾网友涌入公司的Facebook表达谢意,更有许多人将之视为“台日友好”的象征。[79]同年7月2日,日本医界表态愿意派遣医师及护士抵台帮忙,也愿意提供人工皮肤等医疗器材帮助伤患。[80]7月31日,日本与台湾的医师协会在位外交部签署发生大规模灾害时互派医生的支援协定。允许日本医生开展最低限度的医疗活动。据日本医师会介绍,这是该组织首次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缔结类似协定。[81]

2015年9月19日,日本通过《安保法案》,中华民国外交部发言人王珮玲表示,此举是将新修订的“美日合作防卫指针”的内容法制化,巩固深化美日同盟,予以正面看待,希望日本政府以前瞻性思维和正面积极的态度,为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定和繁荣做出贡献[82]

2016年4月25日,台湾渔船东圣吉16号国际水域作业时遭到日本公务船扣押。日本限26日中午以前收到保证金170万元新台币,否则连人带船拖往日本,一旦人船扣进日本,将判决渔船侵入日本领海,到时就必须付更高额的罚金,引发中华民国政府不满[83]。29日,中华民国总统当选人蔡英文表示“全力捍卫”。[84]

Remove ads

蔡英文时期(2016年5月20日—2024年5月20日)

赖清德时期(2024年5月20日—)

注释

  1. 2012年9月1日,中华民国外交部为统一驻外人员内部职称,明定大使馆、代表处设大使、公使,代表处对外仍称代表、副代表;办事处设总领事、副总领事,对外仍称处长、副处长。[3][4]
    代表处馆长为特任或简任第十三职等至第十四职等者任大使衔代表、简任第十二职等至第十三职等者任公使衔代表;办事处长为简任第十二职等者任总领事衔处长、副处长为简任第十职等至第十一职等者任副总领事衔副处长。[5]
    注:部分驻外机构名称虽使用“办事处”,但层级等同“代表处”,馆长为代表。
  2. “经过我们这一次抗战之后,大部分日本人就都感悟中国真是他们一个兄弟之邦,而一般有识之士,更深切了解,亚洲如果没有一个独立自由的中国,日本决不能单独存在。我们只要日本军民真正觉悟到这一点,中日之间就有了合作的基础;同时我们自己也要认清,如果亚洲没有一个独立自由的日本,中国也是不能单独存在的。现在事实摆在眼前:日本经过八年战争,已经彻底失败了,我们虽然获得一时的胜利,但是因为苏俄指使共匪作乱,到如今也是彻底失败了。这两个国家现状,实在都等于亡国,过去所谓‘同归于尽’的话,不幸而中了。现在中日两国既已明白日本不能侵略中国,中国亦不可敌视日本,两国必须亲睦合作,才能达到共存共荣的目的,至此 总理的外交政策,亦才有实行的可能了。当前国际上没有真正帮助我们的国家,我们重新研读 总理遗教,越发觉得中日合作的重要。当然目前日本亦没有力量来帮助我们,但就技术人员一项而论,日本的数量比我们多,程度比我们高。日本人作战的经验与能力的优良,是人人所共知的,尤其是他陆海空军军人视死如归的精神,和他协同一致的行动,除了德国以外,世界上没有其他的国家可与相比,所以我这一次决定请日本教官来担任我们军事训练。这些日本教官自到台湾以来,对我们各方面的贡献,十分诚挚,他们都知道中国今日的灾祸,无异是日本的灾祸,复兴中国的工作,就是复兴日本的工作,所以他们在这里担任教官,和在日本训练他本国学生一样的精诚,因此我们脑筋里再不可留有过去的敌意,更不能存一种轻视的心理,以为他们是打败仗的,不值得我们的尊重。我们要反省在抗战中我们究竟凭什么来打败日本?老实说我们抗战的胜利,一半是靠着总理的主义和正确的国策,一半是靠着友邦美国的援助,才有此徼幸的胜利。难道日本真是被我们打败的么?现在我们国家在这样存亡危急,到处受人欺凌,被人侮辱的时候,而日本教官反肯冒险来台,且能以其一片至诚,来帮助我们反共抗俄,教授我们作战的精神技术,以及其他各国所不能学得的学问,愿与我们共患难、同甘苦、同仇敌忾、同舟共济,那我们更应该特别优礼他们,尊敬他们。”[10]:257-259
  3. ……日本政府于一九七二年九月与中共“建交”,同时与蒋先生的中华民国政府断绝了邦交。当时日本政府的苦衷曾由大平外相率直的表示为“断肠之痛”,不仅是政府而已,甚至多数的国民也有同样感慨。…… [16]:7

参考资料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