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临港新片区中运量系统

上海浦东新区的数字轨道电车系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临港新片区中运量系统
Remove ads

临港新片区中运量系统,简称临港中运量,是服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临港新片区数字轨道电车系统(目前实际采用常规公交),目前有运营线路3条,设站20座,运营里程47.95公里。

事实速览 临港新片区中运量, 概要 ...
Remove ads
Remove ads

规划历史

临港中运量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代。2012年07月19日,时任上海市交港局局长孙建平透露,上海将在徐汇滨江、松江、临港新城、虹桥商务区等地建设一批快速公交、有轨电车等中运量公共交通方式[1]。2013年,曾提出在临港和世博区域建设有轨电车[2],后无下文。至2016年,确定了临港大道-环湖西三路-橄榄路-同顺大道-江山路一条中运量公交通道,并提出预留未来改为大运量的条件[3]。2018年,公开了5条共约82公里的中运量公交线,所有线路均可换乘地铁16号线[4]。2020年4月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交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中,线路数量增加到6条,里程115公里;7月首次提出“数字轨道电车”(Digital-rail Rapid Transit, DRT)概念[5]。2020年8月18日上午,首条线路T1线开工,计划初期采用纯电力运行,未来试行氢动力车辆[6]。按照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临港中运量系统运营里程将达到50公里以上[7]

Remove ads

“数字轨道电车”

导向

临港中运量使用的导向技术被称为“数字轨道电车”,有时也称为“数字轨道磁钉技术”。该技术总体上与智轨相似,即由某种程序导向方式控制胶轮铰接公交车沿虚拟轨道前进,区别在于临港中运量主要使用地面设置磁钉而非图像识别进行导向[8]。临港中运量车辆同样由中国中车旗下企业总装,具体单位略有不同。智轨由株洲厂研发,临港中运量车辆由中车南京浦镇制造[9];导向组件由上海电气旗下企业提供[10]

动力

临港中运量1号线的“列车”采用超级电容的纯电动力驱动,而2、3号线的“列车”为氢燃料电池动力,T1线也有更换氢动力车辆的计划[11]

结局

Thumb
运营临港中运量1号线的普通双开门公交车。目前原有智轨列车下落不明

2023年7月1日起,1、2号线开始采用普通双开门公交车,随后3号线也开始采用普通双开门公交车,原有智轨列车状态不明。

线路列表

Thumb
临港中运量系统地图(截至2023年7月)

运营线路

2023年7月1日起,临港中运量1号线,2号线调整走向,以下信息为调整后的信息。7月5日,3号线开通运营,临港中运量首次进入奉贤区境内。

更多信息 线路名称, 开通日期 ...

运营

目前除滴水湖和鸿音广场两座枢纽站以外,临港中运量其余所有车站均为道路中央的岛式车站,乘客需走人行横道进入站点。所有线路均采用2元单一票价,享受公交、地铁换乘优惠。2023年7月1日起,两线(以及稍后开通的3号线)暂时票价免费。2023年11月1日起,所有线路恢复2元单一票价。

争议

临港中运量运营中车辆颠簸、行车速度较慢,沿线不少区域尚未开发,导致乘客稀少,被部分私家车司机批评浪费且占用道路。对此南汇新城政府从城市规划角度给出的解释是“适度超前”,未回应颠簸问题[12]

参考资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