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龙巴士45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本路线与241X线同为葵青区来往土瓜湾的巴士路线,两者在旺角以东的行车路线完全一致,同样经何文田一带前往九龙城码头。而此路线与46线亦同为取道九华径前往丽瑶的巴士路线。
Remove ads
历史
- 1976年3月1日:投入服务,当时是来往荔景(北)及九龙城码头。
- 1978年9月27日:配合地铁建造工程,改经钦州街,不再途经黄竹街。
- 1982年8月27日:改经弥敦道、荔枝角道、太子道、大南街及柏树街,不再途经砵兰街。
- 1984年11月4日:绕经祖尧邨以及不再途经汝州街。
- 1987年8月23日:改经红磡码头,成为唯一两条途经温思劳街隧道的专利巴士路线(另一条为41)。
- 1991年2月20日:延长至丽瑶。
- 1991年3月17日:因红磡码头搬迁,往丽瑶方向须改沿机利士南路及芜湖街折回马头围道前往佛光街,导致行车时间增加。
- 1996年11月21日:来回程改经玛嘉烈医院、清丽苑及九华径,不经葵涌交汇处:
- 往九龙城码头方向沿荔景山路直驶,经荔湾道与美荔道后,折返长沙湾道原有路线;
- 往丽瑶方向驶至荔枝角道后,改经美荔道和荔湾道前往荔景山路。
- 2000年7月16日:增设空调服务($5.6)。
- 2002年7月14日:全线以空调服务。
- 2004年12月27日:往丽瑶方向到达宝其利街后,改经孖庶街直往芜湖街,缩短行车时间。
- 2014年9月29日:受占领旺角影响,本线与九龙巴士18线、九龙巴士41线暂停服务,城巴E21A线又缩短至深水埗,导致何文田完全没有巴士来往旺角及深水埗。
- 2014年10月6日:受占领旺角影响,往九龙城码头:长沙湾道之后改行界限街天桥,窝打老道天桥,公主道天桥直驶往何文田返回原有路线;往长青:窝打老道之后改太子道西天桥,荔枝角道,黄竹街返回原有路线。
- 2014年10月15日:受占领旺角影响,往九龙城码头:恢复原有路线;往长青:窝打老道之后改行太子道西天桥,荔枝角道,黄竹街返回原有路线。
- 2014年10月17日:曾一度恢复原有路线。但晚上占领旺角卷土重来,再要跟随2014年10月6日之路线改道。
- 2015年1月31日:本线与九龙巴士41线实行定点班次,并削减班次至20至30分钟一班,大部分为30分钟一班。
- 2015年3月21日:增设到站时间预报。[1]
- 2015年9月26日:本线与九龙巴士7号线及九龙巴士8号线增设八达通转乘优惠。
- 2023年4月16日:因应41线取消服务,45线延长每日服务时间,丽瑶开05:35-00:15,九龙城码头开05:50-00:15。[2]
Remove ads
服务时间及班次
Remove ads
收费
全程:$7.9
|
乘客在登上本线巴士后150分钟内以同一张八达通卡转乘以下路线,或从以下路线登车后150分钟内转乘本线,次程可获车资折扣优惠:
- 45↔7、8
- 45往丽瑶 → 7往尖沙咀码头或8往九龙站,次程车资全免
- 7往乐富或8往尖沙咀码头 → 45往九龙城码头,回赠首程车资
Remove ads
使用车辆
由于本线受敬祖路路面影响(只允许不超过23公吨的车辆驶入),且途经专营巴士低排放区,故必须使用11.3米或以下及达到欧盟五型或以上排放标准的车辆行走。
在本线未设有空调巴士服务时,九巴一向都派旧型号的前置引擎巴士(利兰胜利二型、丹尼士喝采)行驶,1990年代后期,前置引擎巴士退役,九巴才改用1980年代生产的两轴后置引擎非空调巴士行驶(BL、MCW及丹尼士统治者巴士)。本线加入空调巴士行走初期采用丹尼士巨龙9.9米空调巴士行驶,后来逐步改以丹尼士三叉戟三型巴士行驶。驶经敬祖路的巴士路线曾于2017年11月到2018年2月获准以12米巴士行走,本路线亦出现该等巴士行走此路线的特见,包括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12米、富豪B9TL12米。
现时本线使用7辆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E6M)11.3米巴士,均属荔枝角车厂。此路线改用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400(ATSE)之后,由于ATSE载客量只有90人,下层很易没位坐。但是于2020年6月随着载客量达到125人的亚历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11.3米巴士投入服务后,此情况得以改善。翌月更上挂此路线,取代全数ATSE,曾为挂牌车车龄最低路线,平均车龄低至0.34年。[3]
此外,此路线会与6C和46线交换用车,方便作车务调动或班次调节,故ATSE仍会间中行驶此路线。(按:因6C线用车乃12米巴士,如须和6C线交换用车,使用6C线用车的班次将不经祖尧邨。)
Remove ads
行车路线
丽瑶开经:丽祖路、联接街、荔景山路、敬祖路、荔景山路、荔湾道、美荔道、长沙湾道、弥敦道、旺角道、洗衣街、亚皆老街、窝打老道、培正道、佛光街、忠孝街、佛光街、马头围道、土瓜湾道及新码头街。
九龙城码头开经:新码头街、土瓜湾道、马头围道、大沽街、宝其利街、孖庶街、芜湖街、马头围道、佛光街、忠孝街、佛光街、培正道、窝打老道、亚皆老街、弥敦道、长沙湾道、荔枝角道、美荔道、荔湾道、荔景山路、敬祖路、荔景山路、联接街及丽祖路。
Remove ads
-
本线及41线的走线图,当中啡线则表示只有本线驶经
客量
由开办至今班次都很疏落,而且路线迂回,沿途受到不少竞争,令本线整体客量仅属一般(与同样驶经荔景的46线相比,情况较好一些),不过此路线途经何文田学校区,上课日繁忙时间会有不少学生乘搭,加上此路线途经旺角心脏地带,仍然有一定的客量支持,乘客主要出现于长沙湾来往何文田及爱民,而学生亦在本线乘客中占有一定比例。但自从城巴把E21A线延至爱民邨,并设立美孚往爱民$4.8及太子往爱民$3.5的便宜单向分段收费后,此优势也受到动摇。
由于此路线途经几个人口老化的屋邨(丽瑶邨、荔景、爱民邨等),长者多数只会坐下层,2015年起全线采用下层载客量只有23人的ATSE及减班至半小时一班,下层很容易坐满,直至2017年11月下旬,九巴放宽驶经敬祖路的巴士路线可使用12米中轴驱动的巴士行走后,下层易坐满的情况可望得以舒缓。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