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于孔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于孔兼(1548年—1612年),字元时,号景素,别号大涪居士、浮云子,直隶镇江府金坛县(今属江苏)人,晚明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生平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二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七十五名,登三甲第一百七十二名进士[1][2]。户部观政,次年授九江府推官。十四年入为礼部主事,十七年调精膳司员外郎,二十年再调仪制司郎中[3]。万历十七年(1589年)神宗下诏诸子中并封三王。孔兼与员外郎陈泰来联名上疏,神宗不理,孔兼又谏,终于被采纳。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考功司郎中赵南星主持京察,罢免大量冗官,得罪首辅王锡爵。赵南星因此被削职,孙鑨被停俸。于孔兼上疏营救赵南星,皇帝恨他多言,谪为安吉州判官,遂辞官归。家居二十年,筑室于县城西郊,其堂曰“志矩”,其亭曰“八卦”,著书不辍,曾讲学东林书院。著有《春曹疏》、《山居稿》、《江州余草》、《浮云山居集》、《菜根谭题词》。
身后
家族
曾祖于镒,曾任知县 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祖父于湛,曾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右都御史;父于未,号励庵,曾任贡士。母吴氏[4]。兄于文熙,同科进士,曾官大名兵备副使。侄于玉立。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