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五部大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五部大论,为五部在印度所造的大乘佛教的论典,所指有两种,一为注解唯识经典的弥勒五论,另一是藏传佛教佛学院僧人必读的五部大论《现观庄严论》为主的显宗的论典、《入中论》为主的中观的论典、《释量论》为主的量理的论典、《俱舍论》为主的阿毗达磨论典、《戒论》为主的律论。
弥勒五论
依汉传佛教,这五部论是
- 《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
- 《大乘庄严经论颂》,十三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
- 《分别瑜伽论》,未翻;
- 《金刚般若论》二卷,秦罗什译[1],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经论》)、唐义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2];
- 《辨中边论颂》,一卷,唐玄奘译。
依藏传佛教,弥勒五论是
藏传佛教五部大论
藏传佛教通常所谓的五部大论为:
- 弥勒(Maitreya)的《现观庄严论》(Abhisamaya-alaṅkāra),一说是无著 (Asanga)的作品;
- 世亲 (Vasubandhu)的《阿毗达磨俱舍论》(Abhidharma-kośa);
- 功德光(Gunaprabha)的《律经》;(Vinaya-sūtra);
- 法称(Dharmakīrti)的《释量论》(Pramāṇavarttikakārika);
- 月称(Candrakīrti)的《入中论》(Madhyamakāvatāra)。
多为二胜六庄严所著作。
参考资料
参阅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