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亚洲职棒大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亚洲职棒大赛(英语:Asia Series;简称亚职、亚职大赛)是以东亚区为主的国际职业棒球竞赛,自2005年开始举行,固定于每年10月或11月举办。比赛由日本职棒(两个职棒联盟冠军队间“日本大赛”优胜队伍)、韩国棒球委员会(“韩国大赛”优胜队伍)、中华职棒(“台湾大赛”优胜队伍)与中国棒协优胜队伍的总冠军队参加,第5届时澳洲职棒总冠军首次参赛。首先进行单组预赛,然后由胜率前两名的队伍进行总决赛,争取“亚洲第一”的优胜头衔。2013年后停办三年,2017年起改为亚洲职棒冠军争霸赛。
Remove ads
沿革
为了将棒球运动推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计划,近年来不断出现这样的构想:在原有的亚洲棒球锦标赛(两年举办一次。各国自由征召球员组代表队参赛,但球员限本国籍)外,举办区域性职棒比赛。日本自1932年成立职棒联盟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韩国与中华民国(台湾)也分别于1982年与1990年成立职棒联盟;中国大陆虽无正式的职棒联盟,但亦自2002年开始举办棒球联赛。
直到2005年3月22日,在日本棒球机构主导下,其代表与韩国棒球委员会(韩国)、中华职业棒球联盟(台湾)及中国棒球协会的代表,于东京帝国饭店共同召开记者会,宣布将举行第一届亚洲职棒大赛,并成立执行委员会。协办单位读卖新闻(亦即日本职棒读卖巨人队的经营者)提供一亿元日币的总奖金:冠军队奖金5000万元日币,亚军队3000万元日币,剩下的两支队伍也都各有1000万元日币。
2011年亚洲职棒大赛因为中国棒球协会的改组与组队问题所以将缺席本届比赛,空下来的位子确定由澳洲职业棒球联盟排出冠军队递补,因应日本职棒因为大地震延后两周开始,所以举办日期也顺延两周。更是首度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举行,本届赛事是由台湾所举办。

2012年亚洲职棒大赛在韩国釜山举办,更增加到有6队参赛,由中华职棒、日本职棒、韩国职棒、澳洲职棒与中国棒协的冠军队伍及身为釜山地主队的罗德巨人角逐第6届亚洲冠军。[1]
2013年亚洲职棒大赛本年度亚洲职棒大赛原定于日本福冈举行,由于中华职棒积极争取主办权与日本的礼让, 因此亚职大赛营运委会在2013年2月20日的会议中协议后,于2013年3月15日确定由台湾举办本年度赛事。9月23日下午,中国棒球协会来函,表示因组队问题,无法前来参赛。中华职棒在获得中国棒协该讯息后,除紧急通知各参赛联盟, 并立刻连络本年度欧洲棒球联赛冠军队(意大利职棒联盟所属 Fortitudo Bologna波隆那队)并邀请参赛。于此届亚洲大赛初登场的欧洲球队,参赛队伍6队,由中华职棒的冠亚军球队,欧洲联赛冠军及日本、韩国、澳洲的职棒总冠军队。
2014年6月2日,国际棒总会长法卡利在来台参访中华职棒时表示,未来国际棒总将会认证亚洲职棒大赛为正式国际赛事,并希望成为像国际足协世界冠军球会杯与欧洲冠军联赛类似的国际赛事。而在认证后,其参赛表现将会影响各国棒球排名[2]。
日韩职棒总冠军对抗赛
亚洲职棒大赛因缺乏赞助厂商资助,导致财务不堪负荷,2009年停办一年,改用‘日韩职棒总冠军对抗赛’取代,原本将由台湾于2010年接办亚洲职棒大赛,但因为该年度适逢亚运,与赛程撞期故决定再度停办。
亚职假球疑云
2013年11月,台湾中职承办亚洲职棒大赛,赛后澳洲堪培拉骑兵队球员却爆出有人付钱请他放水[3],对此,中职展开调查,调查后发现此次亚职利诱放水案是该名球员捏造的谎言,严正要求澳洲职棒联盟公开道歉[4]。12月17日,澳洲职棒联盟执行长沃玛斯(Peter Wermuth)致电回应,认为该球员行为“不应当”[5]。2014年1月6日,澳洲职棒联盟再度来函,对于澳洲球员“蓄意误导”的作为表示歉意,并决定立即中止该球员布雷辛斯基(Matt Blazynski)的球员合约[6]。
比赛规章
- 参加者为日本、韩国、台湾与中国的职棒联盟或联赛的总冠军队,4支代表队于三天内,与自己队伍以外的其他3支代表队各对战一次,共进行6场单循环式的单组预赛。之后由胜率前两名的代表队,于第四天进行一场总决赛。胜率第三、四名的代表队则不再另外进行季军赛。(在第六届变成参与六支球队分成两组,每组三队,与自己队伍同组的其他2支代表队各对战一次,共进行6场单循环式的预赛,取两组的第一名打最后一天的总决赛。)
- 若于正规9局比赛中未能分出胜负,预赛最多可以延长至第15局;总决赛则不限延长局数,直到分出胜负为止。
- 若打完7局双方比数差距超过10分时,比赛提前结束。
- 各代表队球员数限制为30人;球员资格限定为与其所属代表队间有合约关系者,所以不能从其他球队征召球员参赛。
- 比赛中场上洋将的人数限制,依各国职棒联盟或联赛的规范而定。
- 所有比赛皆适用指定打击(DH)制(亦即投手无需上场打击)。
- 预赛结束后,若有两队胜率相同的情形,此时该两队即依以下4项团队纪录的顺序,逐一进行比较以决定排名先后,纪录较优者即取得较高名次:
- 两队间于预赛直接对战后的胜败
- 预赛赛程总失分数的多寡
- 预赛赛程总得分数的多寡
- 预赛赛程团队总打击率的高低
Remove ads
历届大赛概要
Remove ads
历年纪录
参与国(联盟)统计
- 1: 2006年旧名La New 熊
- 2: 2005年旧名兴农牛
- 3:中国之星并不是单一球队所组成参赛 ,为 中国棒协以明星队性质组成参赛.
Remove ads
- 第一支全垒打:张建铭(2005年,兴农牛 VS. 中国之星)
- 第一支满贯全垒打:陈金锋(2006年,La New熊 VS.中国之星,5局上)
- 第一支胜利打点:许国隆(2005年,兴农牛 VS. 中国之星,4局上)
- 第一位胜利投手:战玉飞(2005年,兴农牛 VS. 中国之星)
- 单场最多全垒打数:班尼·阿巴亚尼(2005年),陈金锋(2006年),]](2007年)]])陈连宏(刘芙豪(2008年),2支
- 单届最多全垒打数:井上一树(2007年),刘芙豪(2008年),3支
- 历届最多全垒打数:井上一树,刘芙豪,陈连宏,3支
- 单场最多垒打数:陈金锋,10个(2006年,La New熊 VS.中国之星)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