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人类冠状病毒HKU1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類冠狀病毒HKU1
Remove ads

人类冠状病毒HKU1(Human coronavirus HKU、HCoV-HKU1),是乙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可能是源于感染鼠类的病毒[1],于2005年1月由香港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香港两名肺炎患者的分泌物中发现[2]

事实速览 人类冠状病毒HKU1, 病毒分类 ...

HKU1病毒与同属的人类冠状病毒OC43以及甲型冠状病毒属人类冠状病毒229E人类冠状病毒NL63同为造成人类普通感冒的四种冠状病毒[3],也是四种病毒中最晚被发现的。此病毒与OC43病毒一样以9-O-乙酰基唾液酸(9-O-acetylated sialic acids、9-O-Ac-Sias)为受体感染细胞[1][4]

Remove ads

发现

2004年一月,一名从深圳返回香港的71岁的男子,因咳嗽发烧而入院治疗,经胸部X光检查证实有肺炎症状,其鼻咽分泌物的数种病毒检测均呈阴性,经检验发现新型的冠状病毒HKU1。该名男子在入院五天后因症状缓解而出院。后来研究人员检查样本发现另一名35岁、有肺炎症状的妇人鼻咽分泌物中亦有此病毒[5]

由于HCoV-HKU1的检出率低,导致学界对其认知有限。巴西研究人员于2011年宣布在一名于1995年冷冻的儿童鼻咽拭子样本中找到HCoV-HKU1,使得HCoV-HKU1的记录提前到1995年,并且研究人员通过进化树分析认为病毒早期可能存在其它分支[6]

基因组

人类冠状病毒HKU1的基因组约长30000nt,其GC含量仅32%,是冠状病毒中GC比最低者。其基因组编码冠状病毒皆有的复制酶(1a/1b)和刺突蛋白(S)、膜蛋白(M)、外膜蛋白(E)与衣壳蛋白(N)等四种结构蛋白,此外还有血凝素酯酶英语hemagglutinin esterase(HE)与ORF4和ORF8两个开放阅读框编码辅助蛋白,其基因顺序为1ab-HE-S-ORF4-E-M-N-ORF8,其中ORF8的开放阅读框位于衣壳蛋白的开放阅读框之内[5]

感染

冠状病毒感染细胞之前,其刺突蛋白一般需被宿主细胞的蛋白酶切割,使其介导病毒外膜和细胞膜融合的结构域露出以利感染。HKU1病毒刺突蛋白中具有一S1/S2切割位点,可能可以被弗林蛋白酶切割[7]。此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2–4天[8],在冬季较多[2],造成的症状通常包括流鼻水发烧咳嗽喘息等,严重者可造成肺炎细支气管炎英语bronchiolitis,另外有研究人员认为此病毒可能造成肠道症状[7][9]。还有研究显示被HKU1病毒感染的儿童发生热性痉挛的比例高于被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者[2][10]

分类

乙型冠状病毒属中,人类冠状病毒HKU1与乙型冠状病毒1型兔冠状病毒HKU14中国鼠冠状病毒HKU24鼠冠状病毒等共同组成一演化支支系A(lineage A),此演化支的病毒基因组中皆编码血凝素酯酶(HE),其他冠状病毒则无[11][12]。上述病毒中HKU1病毒可能与鼠冠状病毒的关系较为接近,互为姊妹群,序列分析显示HKU1病毒曾与鼠肝炎病毒(鼠冠状病毒的一型)发生重组,另外不同基因型的HKU1病毒间亦有重组发生[8]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