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何敬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何敬尧,台湾作家,写作散文、小说、评论、剧本、考古研究、神话传说研究者。
![]() |
何敬尧研究台湾神话传说,例如妖怪文化,成绩卓越丰富,多年来爬梳本土妖怪系谱,大规模整理与累积台湾妖怪文献数据库,呈现出台湾历史中妖怪与怪谈的多元纪录。何敬尧的妖怪研究是建构台湾妖怪学基础的重要起步,并且在创作上也将妖怪文化进行跨界连结,将台湾妖怪与奇幻文学、歌曲、音乐剧、漫画、桌游、手机游戏、影视作品等领域多面向结合,是促进台湾妖怪风潮发展的重要推手[1][2][3][4][5]。
2015年,何敬尧担任佛蒙特艺术中心驻村作家。2020年,何敬尧担任中正大学驻校作家[6]。2022年,台湾知名文学杂志《文讯》评选为21世纪台湾大众文学代表作家之一(2022年10月)[7]。2022年,日文翻译书《図说:台湾の妖怪伝说》在日本出版,将台湾妖怪文化推广至日本引起广泛注目,报导文章见于《达芬奇》、《怪与幽》、《东京人》等知名文艺杂志,在国际间引起瞩目重视。[8][9][10][11][12][13]
曾获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全国学生文学奖,写作主题包括奇幻、历史、推理,文章发表散见于《自由时报》、《联合文学》、《乾坤诗刊》、《幼狮文艺》、《幼狮少年》、《中国时报》等处。
Remove ads
著作
Remove ads
经历
- 2017年,金石堂书店评选当年度十大影响力好书,金石堂书店给予何敬尧的《妖怪台湾》得奖评赞,认为此书是建立台湾妖怪文献数据库的重要起点:“针对台湾史册中的神魔做大规模普查,并系统性爬梳,让不被注意到的台湾妖怪文化还魂,是建构台湾妖怪学重要的起步。”[2]
- 2018年,《妖怪鸣歌录》改编为手机游戏作品,登上“开拓动漫画情报志”杂志封面故事特辑、专题访问。[14]
- 2019年,日本知名妖怪专门杂志《怪与幽》介绍台湾妖怪特集,妖怪文化评论家村上健司来台湾专访作家何敬尧,并且评价何敬尧《妖怪台湾》的妖怪百科全书著作的重要价值。[15]
- 2019年,文化部中小学生读物选介,《妖怪鸣歌录》得奖评语:“台湾民间妖怪加上具现化性的奇幻乐团,在近年的妖怪文创中增添新意。”[16]
- 2019年,台中文学馆邀请作家何敬尧以台湾妖怪的奇幻想像为主题策展,介绍文学与艺术中的魔幻故事,举办“鬼岛探访:台湾妖怪奇幻文艺特展”,介绍台湾数百年以来的妖怪文艺史脉络。[17]
- 2020年,《妖怪台湾地图》获得文化部中小学生读物选介,评审认为此书:“有本土化的特色且具趣味性。”[18]
- 2020年,何敬尧与国立台湾交响乐团、故事工厂合作,推出国内近年少有的大型音乐剧制作《妖怪台湾》,台湾交响乐团团长刘玄咏说明希望借由此音乐剧让世界认识台湾的艺文软实力。[19]
- 2020年,协力作品之奇幻电视剧《妖怪人间》入榜Netflix台湾排行榜前十名。[20]
- 2021年,怪谈歌曲〈林投树下〉入选StreetVoice音乐网站、Spotify 台语尚青之编辑推荐。(合作:邱盛扬、罗香菱)
- 2021年,《妖怪台湾地图》入选德国法兰克福书展台湾馆展书。[21]
- 2022年,《妖怪台湾地图》日文翻译出版,获得日本知名小说家京极夏彦的认同与推荐,小说家京极夏彦认为何敬尧写作此书是认识台湾妖怪文化的绝佳指南书,书中充分展现了妖怪无国境之分、互相连结异文化的特殊性质。(京极夏彦:“お化けは国境で分断されるものではなく、文化としてゆるやかに繋がっているものだと教えられます。台湾を“识る”绝好のガイドでしょう。”,《図说:台湾の妖怪伝说》,原书房,2022年6月18日)[22][23][24]
- 2022年,日本知名文艺评论家东雅夫肯定何敬尧研究成果,认为他是推动台湾妖怪热潮的重要先驱者,何敬尧多年来持续发掘、介绍台湾妖怪[25][26],他的著作具备严谨且多样化、广泛且开放的田野调查精神,其学术理念承继了民俗学者柳田国男的传统研究方法学的现地调查主义、田野访查活动,如同柳田民俗学一样想借由妖怪文化来认识台湾本土历史与民俗[27][28][29],东雅夫并且观察到何敬尧扩大“妖怪”一词的解释,更容纳了一般认为的“鬼故事”、“怪谈”的多样种类,何敬尧采取谨慎也具有包容性的研究想法,获得东雅夫的认同。[30]东雅夫也评价何敬尧具备研究与创造的二元性,同时也将台湾妖怪文化推广至日本引起广泛注目,日本知名文艺杂志《达芬奇》专题报导何敬尧的妖怪研究与创作,认为他是推动现代台湾妖怪热潮的重要先驱者。[31][26][32]
- 2022年,何敬尧日文翻译书《図说:台湾の妖怪伝说》在日本出版,引起注目,知名小说评论家东雅夫认为何敬尧的著作呈现台湾多元性的妖怪脉络:“踏查全台湾各地搜集妖怪故事,作者亲身拍摄丰富照片,呈现出整个台湾各地奇异景观,是一部规模庞大的妖怪地图。”(东雅夫,《日本经济新闻》,2022年7月30日)[26]
- 2022年,《妖怪鸣歌录》第二部获得文化部中小学生读物选介,评审认为此书:“妖怪故事,历久弥新,台湾妖怪粉墨登场,结合歌曲节奏,风格独特。”[33]
- 2022年3月,知名书评媒体“Openbook阅读志”专栏介绍作家何敬尧,说明其研究与创作起点于清大台湾文学研究所,何敬尧认为:“怪物的型态与内涵,会受到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相异的人类社群文化所影响”,其认识妖怪的多元潜力如文学创作与美术设计的文艺脉络,受到作家西川满的影响,他认为妖怪“虽然是恐惧的来源,但是它也让人着迷,因为它代表着无限的探索空间。”[34]
- 2022年10月,法国里昂第三大学邀请何敬尧至校演讲,参与台湾光点计划工作坊,探讨台湾文学中的神灵文化。法国汉学家玛莉.卢荷雅(Marie Laureillard)也在研讨会中发表文章介绍何敬尧的台湾妖怪文献考察成绩以及特殊的图像风格,将其著作与江户时代鸟山石燕的妖怪图鉴书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他承继了日本妖怪学同时也开创台湾特色。[35]
- 2022年10月,台湾知名文学杂志《文讯》评选为21世纪台湾大众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台湾文学教授王钰婷评价何敬尧的文学创作与研究:“在台湾文坛对于本土奇幻与妖怪书写这类题材关注的风潮下,持续将台湾历史化作故事舞台,在类型文学的书写上投注心力,获得书市与读者的关注。他透过搜罗台湾典籍所编写的目录、踏查台湾妖怪出没地图,与从台湾歌曲爬梳妖怪奇幻故事,呈现出台湾历史中妖怪、鬼魅与怪谈的多元纪录,并进一步将妖怪文化进行跨界连结。何敬尧创作展示出跨界结合的多重向度,将台湾本土妖怪文化与奇幻文学、歌曲、音乐剧多面向结合,也改编成桌游、手机游戏与漫画,回应本土文创的趋势。”[36]
Remove ads
妖怪学研究
其研究受到日本妖怪学者柳田国男的民俗学观念影响,致力于整理历史文献,并且学习柳田国男田野调查的传统学术方法访查台湾各地。其研究初步将“妖怪”一词分为“妖、鬼、神、怪”四种类型[37],但为了让定义更清楚、纳入原住民文化分析,因此调整为“妖、鬼、灵、怪”之分类方法[38]。其分类概述如下:
- 妖:妖精、精怪,通常是物有其灵,魔物化变,拥有较为具体的形象。
- 鬼:鬼魅、鬼怪,形象暧昧不清,或人死成鬼。
- 神:神怪、阴神、精灵、阴灵,受到人们崇拜与信仰。
- 怪:怪事、怪谈,也就是怪奇而不可思议的故事。
其研究认为:“妖怪并非虚无缥缈,他们的真身是乡土记忆、国族历史、民俗精神,乃至于都市经验的累积。”[39]而妖怪则是人们内心恐惧的投射,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才得以存在,并且与人们的心理状态产生紧密连结。
根据其研究,台湾妖怪学发展可以追溯至日治时期曾景来的《台湾宗教与迷信陋习》一书[40],而台湾妖怪古绘画可以追溯至1830年善书《玉历钞传警世》,他也发掘台湾传统纸钱“外方纸”的妖怪版画艺术之价值[41],并且深入探讨原住民文化中的鬼灵信仰。[42]
2020年至2021年,在《自由时报》连载“台湾妖怪X档案”,介绍鲨鱼人[43]、狸女[44]、木龙[45]、白马精[46]、鸡角精[47]、巨蛇[48]、金鹿[49]、屎缸伯母[50]、红衣小女孩[51]等等台湾妖怪故事。
单篇作品
2016年8月,〈都市怪谈:梦食虫〉(皇冠杂志750期)
音乐作品
2019年,〈妖怪鸣歌录〉(作曲:邱盛扬,作词:何敬尧,演唱:符琼音)[54]
2019年,〈月相思〉(作曲:邱盛扬,作词:何敬尧,演唱:罗香菱,歌曲内容:台湾民间怪谈“周成过台湾”的古井魔女“月里”故事)[55]
2019年,〈郎君梦〉(作曲:邱盛扬,作词:何敬尧,演唱:罗香菱,歌曲内容:台湾妖怪“蛇郎君”故事)[56]
2021年,〈林投树下〉(作曲:邱盛扬,作词:何敬尧,演唱:罗香菱,歌曲内容:台南女鬼“林投姐”奇谭)[57]
戏剧作品
2020年,公视奇幻剧《妖怪人间》(民俗顾问,故事顾问)[58]
策展纪录
2018年,《魔幻鲲岛,妖鬼奇谭》(台湾文学馆特展)[62]
2018年,《台湾妖怪寻宝记》(台中国际动漫博览会)[63]
2019年,《鬼岛探访:台湾妖怪奇幻文艺特展》(台中文学馆)[5]
获奖入围纪录
- 2014年,〈梦魇犬〉刊登《幼狮文艺》青年作家类型文学平台。
- 2015年,《幼狮少年》文学漫画〈婆娑鸟〉故事原作,Kinono作画。
- 2015年,美国Vermont Studio Center 佛蒙特艺术中心驻村作家(Phantom Harbour)。
- 2016年,《怪物们的迷宫》(九歌出版)获国家艺术基金会创作补助。
- 2017年,《妖怪台湾:妖鬼神游卷》获金石堂年度十大影响力好书。[64]
- 2017年,《华丽岛轶闻》(合著)获博客来OKAPI年度选书。[65]
- 2018年,《妖怪鸣歌录Formosa:唱游曲》获台湾文学馆好书推广。[66]
- 2019年,《妖怪鸣歌录Formosa:唱游曲》获文化部中小学生读物选介。[67]
- 2020年,《妖怪台湾地图:环岛搜妖探奇录》获文化部中小学生读物选介。[68]
- 2021年,〈林投树下〉入选StreetVoice音乐网站、Spotify 台语尚青之编辑推荐。(合作:邱盛扬、罗香菱)
- 2022年,《妖怪鸣歌录Formosa:安魂曲》获文化部中小学生读物选介。[69]
- 2022年,《文讯》评选21世纪台湾大众文学代表作家之一(2022年10月)。
Remove ads
人物争论
2014年,其创作初期之小说〈七月七之夜〉(写作于2009年、发表于2014年)遭质疑与宫部美幸1994年作品〈神无月〉雷同。朱宥勋与知名小说评论家曲辰对此事发表评论[70][71]。何敬尧认为受宫部美幸的影响[72],解释这是为了与宫部原作对话的互文写作策略,对当时不谨慎写作策略向读者与原作者宫部美幸致歉,并将小说获得版税全数捐款社会公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