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佛耳岩石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佛耳岩石窟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清。2012年7月16日公布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事实速览 佛耳岩石窟, 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佛耳岩石窟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民胜镇新场村四组,分布于长8米,距地面高1米的白砂岩巨石上。坐东南向西北,共有金窟3个,造像32尊,分布面积约8.59平方米。从左至右,1号龛为外方内屋形龛,外龛龛楣阴刻楷书“古峒云深”4字,龛高1.57米,宽1.28米,深0.98米。内有造像9尊,由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二力士组合。主尊头后有桃形头光,头饰磨光肉髻,结蜘跌坐于束腰仰覆莲台上,主尊高0.8米,肩宽0.12米,座高0.25米。二弟子、四菩萨分别侍立于金两侧壁覆莲圆台上。外金两侧壁浮雕折枝花卉、松鹤及人物图。2号龛为外方内圆龛,高1.36米,宽1.31米,深1.06米。外龛龛楣雕横匹折叠式匾,内雕福禄寿三星,龛两侧上部浮雕莲花形垂花柱,内龛尖拱龛楣,凹雕忍冬纹饰。内有造像10尊,由二佛、阿难、迦叶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组合。3号龛为外方内帐形龛,金高1.56米,宽1.29米,深0.83米。龛楣阴刻楷书“法海无边”4字。内有造像13尊,由一佛四弟子二力士及其它六尊造像组合。造像头均毁,佛身穿双领下垂式佛衣,善跏跌端坐龛中央方座上,双足踏仰覆莲台。四弟子及六尊其他造像均侍立两侧平台,龛口二力士把门。龛间外柱上均刻主次两幅对联。佛耳岩石窟造像造型生动,对研究当地佛教雕刻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1994年,佛耳岩石窟被通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

Remove ads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