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修泽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修泽兰(1925年8月15日—2016年2月27日),中华民国建筑师,湖南沅陵人,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就读迁至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曾荣获“十大女杰出青年”、第五届杰出建筑师奖[1],2016年获教育部颁建筑贡献奖。[2]1949年因铁路局招考人才的机缘抵达台湾,在联勤总部工程处担任副工程师。[1]1965年担任阳明山中山楼修建设计师,并因而获得台湾建筑成就奖,有“台湾第一女建筑师”之誉。1967年4月30日荣获第一届建筑金鼎奖(同届获奖的还有林庆丰、王大闳、陈其宽、陈仁和、沈祖海、杨卓成[3][4])
![]() | 此条目的语调或风格或许不适合百科全书。 (2023年11月23日) |
Remove ads
生平
1925年出生于湖南沅陵。[5]
1937年(民国26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的缘故,国立中央大学自南京迁往重庆,修泽兰在这个时期入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就读,并结识当时出任校长的蒋介石。[6]毕业后即投身建筑设计,并在1947年进入台湾省交通处铁路局(时由联勤总部辖属)任职。
甫入铁路局,便获得独立设计、监工整建板桥火车站的机会,是为其事业首发。[7]于铁路局任职期间,参与许多铁道相关建设,例如北投员工训练所、旧板桥车站(1951年)、东势车站等。[8]也和铁路局里专精土木工程的同事傅积宽结识,两人结婚后辞去公职,在1956年成立“泽群建筑师事务所”。[9]

1965年,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为纪念中华民国国父孙文百年冥诞,决定在阳明山兴建中山楼,指定修泽兰为建筑师,即因为设计中山楼而成为台湾当时最有地位的建筑师之一,此后设计许多校园及公共建筑,包括花莲师范学院图书馆、景美女中行政大楼与图书馆、台中卫道中学教堂、日月潭教师会馆等。
1968年,夫妻二人推出新店花园新城,为台湾第一个整体开发山坡地兴建而成的美式花园住宅社区,轰动一时。动工前夕,傅积宽遭指控曾参与学生运动,被捕入狱长达六年余。
风格

战后的台湾建筑界,执业者大多为男性,标榜理性方正格局的现代主义建筑主流里,以复古主义经典作品阳明山中山楼闻名的修泽兰,是少数台湾表现主义建筑代表人物。[10]
修泽兰的执业高峰期间约在1956年到1970年之间,该时期是台湾现代主义建筑重要的发展阶段。和修泽兰同一年代的建筑师,有王大闳、金长铭、张肇康、陈其宽、贝聿铭、贺陈词、黄宝瑜等人,皆是战后中国第一代接受现代建筑教育者。和修泽兰同期就读中央大学并对台湾战后建筑及教育影响深远者有陈其宽、黄宝瑜,不过相较陈、黄二人先后赴美接受现代主义建筑与城市规划思潮洗礼而开展出与中大时期不同的建筑专业实践论述方向,修泽兰抵台直接进入台铁公务体系,在建筑的论述与教育相对着墨较少,却因此对台湾战后政治与技术在现代化招逢困顿的时候,在公共建筑的实践上能有更务实的贴近性。而其对于建筑学理性的系统性认识主要也以中大时期的训练为主。[1]
Remove ads
代表作品
- 已拆除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