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分发网络

涵蓋不同類型的內容交付服務的總稱:視頻流,軟件下載,網頁和移動內容加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內容傳遞網路

內容分发网络(英语: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ontent Distribution Network,缩写:CDN)是指一种透过互联网互相连接的电脑网络系统,利用最靠近每位用户的伺服器,更快、更可靠地将音乐、图片、影片、应用程式及其他文件发送给用户,来提供高性能、可扩展性及低成本的网络内容传递给用户。

Thumb
单一伺服器(左)与内容分发网络(右)

优点

内容分发网络的总承载量可以比单一骨干最大的带宽还要大。这使得内容分发网络可以承载的用户数量比起传统单一伺服器多。也就是说,若把有100Gbps处理能力的伺服器放在只有10Gbps带宽的数据中心,则亦只能发挥出10Gbps的承载量。但如果放到十个有10Gbps的地点,整个系统的承载量就可以到10*10Gbps。

同时,将伺服器放到不同地点,可以减少互连的流量,进而降低带宽成本。

对于TCP传输而言,TCP的速度(throughput)会受到延迟时间(latency)与数据包漏失率(packet loss)影响。为了改善这些负面因素,内容分发网络通常会指派较近、较顺畅的伺服器节点将资料传输给用户。虽然距离并不是绝对因素,但这么做可以尽可能提高性能,用户将会觉得比较顺畅。这使得一些比较高带宽的应用(传输高清影片英语High-definition video)更容易推动。

内容分发网络另外一个好处在于有异地备援。当某个伺服器故障时,系统将会调用其他邻近地区的伺服器服务,进而提供接近100%的可靠度。

除此之外,内容分发网络提供给服务提供者更多的控制权。提供服务的人可以针对客户、地区,或是其他因子调整。

技术

内容分发网络节点会在多个地点,多个不同的网络上摆放。这些节点之间会动态的互相传输内容,对用户的下载行为优化,并借此减少内容供应者所需要的带宽成本,改善用户的下载速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内容分发网络所需要的节点数量随着需求而不同,依照所需要服务的对象大小,有可能有数万台伺服器。

伺服器的运作方式一般是基于nginx的模式,通过HTTP头的Host字段等方式区分服务域名来提供HTTP服务。不过,随着2017年世界各地CDN服务商纷纷推出HTTPS加速功能,运作方式也变得略有不同,变成了nginx+SNI模式,同一个CDN节点上可以借此机制绑定多个域名而为不同域名提供HTTPS服务。同时,BGPanycast技术也逐渐引入了CDN领域中。

P2P CDN

因部署或租用机房带来的多方面高昂成本和管理压力,学界和业界也研究了将P2P技术融入CDN部署和管理的技术,以降低运营成本和通信时延[1][2][3][4][5]中国大陆迅雷优酷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就在2010年代多次尝试用户端运行的P2P众包类CDN服务、专用装置,模式为用户自愿以PC或专用装置利用闲置上行带宽充当CDN缓存节点,提供服务并赚取积分,而积分可兑换现金红包、特定商品或服务[6][7][8][9][10]

由于P2P CDN(或简称PCDN)的泛滥,包括大量占用家用宽频在局端的上行带宽而增加运营压力,蚕食电信运营商的传统CDN业务收益份额等,在2023年至2024年左右开始,中国大陆中同时作为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角色的电信运营商开始通过技术或合同规定来整顿此类行为;通过与用户提供服务的合同和相关法规中禁止无许可的互联网内容分发行为的条款,技术上检测接入用户的流量上下载比例,上行量超过一定阈值则限速甚至中断用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如果用户发现投诉的话,则要求用户保证没使用或者移除PCDN相应接入装置来换取恢复正常使用接入服务;从而阻止接入用户过度利用家用宽频侵害电信运营商的利益。[11][12]

著名的内容传递服务提供商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