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内江市

中国四川省的地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内江市map
Remove ads

内江市四川话拼音:Nuei4jiang1国际音标:[nuei213tɕiaŋ5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偏东南。市境东邻重庆市,南接自贡市,西通眉山市,北连资阳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境内多为丘陵区,沱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流经主城区。全市总面积5,385平方公里,2023年末,户籍人口396.7万,常住人口374.7万,城镇化率46.70%[1]。内江是成渝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川南咽喉”、“成渝中心”之称。形成了南北贯通、东西相连、纵横交错、水陆空立体发展的交通网络。因为种植甘蔗和制历史悠久,故内江也有“甜城”之别称。

事实速览 内江市, 国家 ...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殷商以前,境内是蜀族部落活动的地区。西周战国,为蜀国的东部地域。秦代蜀郡地。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设资中县东汉顺帝年间(126—144年)分资中县地置汉安县,取义汉政权长治久安的意思,治今城区西,属犍为郡蜀汉西晋初属江阳郡永嘉后期废汉安县。北周天和二年(567年)复置汉安县;同年以汉安位于中水(今沱江)之滨改名中江县,属资中郡

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为避其父杨忠讳,改中江县为内江县,《郡县释名》:“览图见江水自三堆而环绕至黄市,遂改中江为内江”,属资阳郡。隋末分内江县增设牛錍县。初改牛錍县为清溪县。唐代至北宋内江、清溪两县同属资州。北宋撤清溪县,并入内江县。南宋初内江县移至今治。元朝初内江人口大减,县废。洪武中复置,属成都府雍正五年(1727年)改属资州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内江县属下川南道,次年改属永宁道。1928年废道制。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内江县属四川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川南行署区资中专区。1950年专员公署迁内江,改名为内江专区。1951年,分内江县城和近郊设县级内江市,专、市、县同驻一城。1952年内江专区由四川省直接领导。1968年内江专区改称内江地区。1985年,撤销内江地区和县级内江市,改设地级内江市;原县级内江市改为市中区。1989年7月,撤销内江县,设立东兴区。1993年1月,撤销资阳县,改设资阳市,1994年4月,撤销简阳县,改设简阳市。1998年2月,由内江市析置资阳地区,将资阳、简阳两市及安岳乐至两县划归资阳地区。2017年4月,撤销隆昌县,设置县级隆昌市,由内江市代管。2018年,内江市与自贡市正式签订《推动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省委省政府做出“支持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协同打造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的决定。2021年10月20日,四川省政府批复了《内江自贡同城化发展总体方案》,规划范围为两市全域。提出到2025年,两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同城化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200亿元。

Remove ads

地理

地形

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沱江干流自西北向南贯通市境。

气候

更多信息 内江市东兴区气象数据(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
Remove ads

政治

现任领导

更多信息 机构, 中国共产党 内江市委员会 ...

历任领导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内江市下辖2个市辖区、2个,代管1个县级市

此外,内江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国家级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内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内江农业科技园区[9]

更多信息 内江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10] ...
Remove ads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户籍人口为4,278,501人,常住人口为3,702,84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十年共减少457,458人,减少11.0%,年平均减少1.16%。常住人口当中,按性别,男性人口为1,878,205人,占50.72%;女性人口为1,824,642人,占49.28%。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94。按年龄段,0-14岁人口为615,740人,占16.63%;15-64岁人口为2,648,468人,占71.53%;65岁及以上人口为438,639人,占11.84%。[14]

2017年末,内江市户籍总人口414.73万人,比上年减少5.3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67‰,人口死亡率为10.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6‰。年末常住人口375.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7万人。城镇化率47.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140,678人[15]。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02,84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562,169人,下降15.18%,年平均增长率为-1.63%。其中,男性人口为1,578,533人,占总人口的50.26%;女性人口为1,562,145人,占总人口的49.7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05。0-14岁的人口为488,236人,占总人口的15.55%;15-59岁的人口为1,859,882人,占总人口的59.22%;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92,560人,占总人口的25.24%,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29,108人,占总人口的20.0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572,595人,占总人口的50.0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68,083人,占总人口的49.93%。

202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96.70万人,[16]比上年末减少2.1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04.21万人,减少1.1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8万人,出生率为4.98‰;死亡人口2.36万人,死亡率为5.94‰。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124,107人,占99.4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6,571人,占0.5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572,066人,下降15.48%,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3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9,897人,增长148.2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35个百分点。

交通

内江是川东南交通的重要交汇点,境内有成渝铁路成渝高铁隆泸铁路资威铁路归连铁路内昆铁路绵泸高速铁路等铁路线和G93 成渝环线高速G85 内宜高速公路G76 隆纳高速公路遂宜毕高速公路内威荣高速公路自隆高速公路内江绕城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是重要的交通枢纽。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居全省第二,为川中南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经济

地区生产总值

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1,297.6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04.52亿元,占比15.76%;第二产业741.62亿元,占比57.15%;第三产业351.53亿元,占比27.0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667元。[1]

农业

内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粮、油、猪、蔗、麻、丝和多种农副产品,也是中国优良地方猪种“内江猪”的生产地。所辖隆昌市是国家级水禽基地县,东兴区资中县是省级水禽基地县。市中区东兴区蔬菜水产养殖,隆昌水禽夏布资中枇杷威远柠檬等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已初具规模。

内江市甘蔗种植历史悠久,明清以后,甘蔗种植区逐步从以遂宁为主的涪江流域向气候、雨量、交通优于遂宁的沱江流域(以内江、资中为主)转移。清朝道光年间曾任知府的王果私人修纂了县志《内江县志要》,其中对嘉庆年间内江的种蔗制糖盛况作了详尽描述:“中川当蜀省东西之交,南北接壤,江流萦带,地气中和,故庶物蔗生......沿江左右,自西徂东,尤以执蔗为务。平日,众夫力作,家辄数十百人。长喙短锹,几于刊山湮谷。入冬辘轳煎煮,昼夜轮更。其壅资工值十倍.....通鬻远迩,利常倍称。”请看:沱江两岸自西至东,所有的土地都种甘蔗,经营者雇工达“数十百人”,出工时“长喙短锹,几于刊山湮谷”。《资州县志》记:“资中土多田少,(清)咸同年间,多种罂粟,嗣以禁例,改种甘蔗、番薯及各种杂粮。”

工业

内江借助传统工业基础,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形成了冶金建材、机械汽配、食品饮料、电力能源、医药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2008年这五大产业的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83%。一批新的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如方向光电内江峨柴银山化工川威康达白塔等已经形成。还有内江蓝剑内江正大内江华诚中投制药发电总厂松林丝厂等一批辐射和支撑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一大批优势拳头产品如小型柴油机玻璃球墙地砖钢材水泥磷铵稀土制品、高支高密织物、饲料添加剂红霉素系列、双宫丝等在国内市场占有较高份额,而且远销国外。

历史上,内江曾为重要的制糖工业基地,清朝期间,手工制糖就已经比较发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内江建立了现代化的制糖工厂,其繁荣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糖业市场饱和,内江糖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内江制糖业严重衰退。2001年,内江最后一家制糖工厂破产,内江制糖业完全沉寂,“甜城”之名走入历史。

城市建设

  • 到2015年,内江中心城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75万,全市城镇化率45.81%。[17]

物产

文化

境内现有本科师范院校1所,中专13所,包括省重点中学在内的普通中学214所。全市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校上线率、录取率历年名列全省前茅。市内有科研机构3所,大医院3所,有各类高中级专业人员2万余人,从事技术开发科研人员3000多人。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馆、房、池800余个,曾先后向省、国家输送了以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级冠军唐琳、国家女排主力队员巫丹亚运会女子100米短跑冠军刘晓梅奥运会男子单人10米跳台亚军邱波等为代表的优秀运动员100余名,被国家体委命名为“田径之乡”。

风景名胜

内江旅游资源丰富,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处,风景名胜较多。佛教圣地西林古刹、“川中第一禅林圣水寺张大千纪念馆喻培伦大将军纪念馆、四川长江森林公园、“川中林海”白云山重龙山、驰名中外的“范长江故居清代一街”、古宇湖船石湖三元塔高寺塔等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

赵逵;顾汝修;赵贞吉;骆成骧;龚懋贤;张潮;喻培伦;余燮阳;张善子;晏济元;张大千;范长江;杨崇俊;李华梅;刀郎(罗林);刘晓梅;邓家佳;苌弘;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