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天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天赐(英语:Lau Tin Chi,1948年3月10日— ),人称“赐官”、阿叔,是香港著名的媒体人和创意人士,曾任职香港多家媒体,并且担任过行政管理、节目策划、电影编剧等工作,包括香港丽的映声、香港无线电视、香港亚洲电视、香港佳艺电视、香港有线电视、香港now宽频电视、东方报业集团等等。他与萧若元、梁文道、陶杰、潘小涛等媒体人自称为新一代的“香港井底才子”。狄波拉因尊敬刘天赐,所以以古时称呼少爷的名称来为他取了“赐官”一花名[注 2]。
Remove ads
背景
刘天赐祖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出生于香港[注 2],是家中独子[注 2]。早年在九龙尖沙咀山林道47号的住宅成长[注 2][3][4],小学三年级移居红磡鹤园街附近的唐楼[5]。父亲刘伯华任职香港天文台科学官入职试与财政管理文员[注 2][6]。刘曾就读九龙塘学校(小学部)(1954年至1956年[7];小一至小二)和圣公会圣提摩太小学上午校[8](1956年小三起至小六),中学就读青年会书院[注 3][5][9](1961年入读中一[10],1968年中五[11])。1970年以中国历史优、中文英文良的大学入学试成绩获取录为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哲学系学生[注 4],1974年毕业[12]。
刘天赐读中学时是《中国学生周报》的编辑[13],另一方面跟陈振华、吴宇森、吕奇等人以《中国学生周报》话剧社成员经常参与舞台剧[14]。刘考了两次香港中学会考[注 3]。入读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活》电影会的成员,与许冠文、吴宇森等人拍摄实验电影[注 3]。1968年已在《大学生活》撰写影评[注 3]。大学毕业后未几加入嘉禾电影公司任制片经埋与编剧,至1980年离开。
Remove ads
在学期间,刘天赐已于1969年由周梁淑怡介绍予许冠文[注 5],为无线电视任编剧至1981年,1974年至1990年为电视台的剧本审阅、创作主任、制作总监和制作顾问。同时,他也得到时任香港商业电台第二台台长周聪介绍为电台编剧兼随胡沙学习制作广播剧(1968年至1972年)[注 5]。当佳艺电视于1975年开台时,刘天赐于1978年担任过总经理助理兼创作总监。同期,即1970年代服务过嘉禾电影公司两次[注 5]、为学生补习[注 5]、销售电视接收天线以及与邓伟雄、导演罗卡伉俪等人收购湾仔香港大舞台经营戏院[注 5]。在1980年代起到2010年代,他曾是香港大都会电影公司监制、总经理(1988年至1990年)、香港电台广播节目主持人(1989年至2013年)、香港东方报业集团的执行董事(1992年至2000年)及专栏作家(1984年至2008年)、香港明报月刊、信报、晴报等各大报章杂志的专栏作家(1974年至2013年)。此外,他亦当上创意产业协会副主席、创意通识联盟首席学术顾问、香港编剧家协会顾问、香港艺术家同盟会员以及香港作家协会会员。
刘天赐于任职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时期,协助许冠文创作《双星报喜》,后来随周梁淑怡转职佳艺电视[15],为“佳视六君子”之一[16]。佳视倒闭后获时任无线电视助理总经理林赐祥邀请[注 5],在与电视台前总经理罗仲炳有秘密协议下[注 5],回到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出任节目制作经理[注 5][17],1980年时升任创作总监、再任制作总监[18],1989年任制作顾问([19]),1990年时宣布退休,移民加拿大,并曾在加拿大中文电台主持节目,且由同年至2000年主理自己创办的加拿大《东方报刊》(Oriental Express News)[13][20]。此前于1989年获邀加入香港电台当主持[21]。他既是加拿大公民,又是香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主持过的节目计有2001与陶杰为无线电视主持的《犀牛俱乐部》、2007年9月签约亚洲电视后主持的的《斑马在线》、香港电台的《讲东讲西》等。有关节目以资讯和文化为主,兼顾资讯和娱乐。及至2011年加盟香港凤凰卫视香港台。
除了主持工作以外,刘天赐是一名专栏作家;他自1984年起撰写过多本书籍,包括《小宝神功》、《三国启示录》、《处世金钟罩》等。2009年出版《基督是我救主》一书。另外还会作讲座主持,参与过的项目包括香港大学校外课程电视编剧课、澳门东亚大学中文学位校外课程电视制作课、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训练学院编剧课、香港编剧家协会编剧课、加拿大基督教福音传播中心演讲、亚洲电视艺员训练口才课、北京电影学院特别讲座(2013年12月)、北京传理大学特别讲座(2013年12月)等。现时,刘天赐于加拿大多伦多过着退休生活[22]。
个人生活
刘天赐已婚[23],育有三名女儿[24]。此外,他的第五代祖宗刘华东是一名状师[25],与陈梦吉、方唐镜及何淡如合称“广东四大状师”。而独立唱作歌手刘均为刘天赐的侄孙[26]。
节目主持
编剧作品
- 1978年:名流情史(剧本审阅、故事创作)
- 1978年:哈啰夜归人(编剧)
- 1969年:群星会之趣剧
- 2006年:义无反顾(创作顾问)
- 1971年至1972年:双星报喜
- 1973年至1976年:七十三(兼任主演之一,角色陈有才)
- 1975年:唔出奇呀
- 1976年:唔使问阿贵
- 1976年:龙虎豹
- 1977年:家变(剧本审阅、故事创作)
- 1977年:大报复(剧本审阅)
- 1970年代:欢乐今宵(综艺节目)(剧本审阅)
- 1981年:香港八一
- 1983年:新锐剧场
- 其他
Remove ads
电影监制作品
演出作品
著作
教职
- 2002年至2013年、2015年: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兼职助理教授[28]
- 2003年至2007年:香港大学通识教育兼职讲师
- 2004年至2005年:香港浸会大学“阅读人生─师友计划”讲师
- 2004年至2013年、2015年: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电影电视系艺术硕士课程兼职讲师/硕士班导师
- 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院士
- 2008年:厦门大学传播学院访问教授
- 2006年至2008年:香港大学及联合书院中文系兼职通识课程讲师
- 2009年: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硕士班兼任导师
- 2011年、2013年、2015年: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高级文凭兼职讲师[29]
- 2013年、2015年:香港树仁大学传理系兼任讲师
- 2011年至2015年:澳门望德堂创意中心“马交影视新思维计划”策划人兼主任导师[30]
- 2015年:香港树仁大学客席教授/讲师[31]
节目嘉宾
- 2010年:正识第一(第31集;无线电视)
- 2011年:越扭越有计II(〈仲睇电视?〉;香港电台)
- 2017年:汪明荃50周年世纪盛宴(嘉宾;无线电视)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