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一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一焜(1567年—17世纪),字元丙[1],号石闾[2]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历仕吏部太常寺四夷馆,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浙江巡抚,赠工部右侍郎。事迹具《明史》,侧传于刘一燝本传。[3]

事实速览 刘一焜, 籍贯 ...
Remove ads

出身

刘一焜乃同朝朝臣刘曰材之子,刘一煜刘一燝之兄长。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江西乡试举人,二十年(1592年)举壬辰科进士,得第三甲第七名,大理寺观政,初授行人[4]。二十八年升任吏部主事,二十九年养病。三十二年升员外郎,调考功司郎中[4]。三十三年京察后改吏部文选司郎中[5]。三十四年(1606年),迁太常寺少卿[6],加提督四夷馆[6]。三十八年以忧归[4]。丁忧服阕,四十一年以故官太常寺少卿兼提督四夷馆[4]。四十二年(1614年),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7],巡抚浙江[7],丁忧归。卒赠工部右侍郎[4]

事迹

上疏请停建佛寺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刘一焜上任浙江巡抚后,神宗遣派宦官曹奉普陀山兴建镇海寺。刘与当时为浙江巡按李邦华一同争指不许建寺,但曹奉却不听,最后依神宗意旨照办。[4]

多次与吕贵抗衡

万历后期,时任织造中官且为郑贵妃的手下太监刘成去世。刘此时屡上疏神宗请勿遣代其他宦官代任此职。但实则神宗早已会请另一太监吕贵任织造中官,并命其加护刘成遗装。适时朝中有中官力挽吕贵督任织造,而刘之奏疏又刚巧上报于神宗,又使神宗龙颜不悦。后刘与李邦华一同“极论其罪”,但神宗不听,依然任命吕贵管督织造。刘于是三次上疏抗争,却未获上报。

吕贵上任织造中官后,即条行十事,多为侵扰害民之施。刘见状即加以疏驳,兼禁治吕贵之爪牙,方驱使吕贵威焰稍敛。自此,吕贵等宦官与刘、李等被视作东林党,便形同水火。[4]

利浙民反惹诬讦

刘官任浙江巡抚期间,又曾构筑龛山海堤,达一千二百丈,并下令挖深余杭南湖,乃便民之策。这时,有御史沈珣诬讦刘赃私,刘自引告去。后卒,赠工部右侍郎。[4]

著述

刘一焜著有其担任浙江巡抚期间之奏疏集《抚浙疏草》十八卷,以及诗文集《石闾山房集》。

家族

曾祖刘廷章。祖父刘仕沃,封礼部主事。父刘曰材,癸丑进士,陕西右布政。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